• 10

買NAS除了使用RAID保全資料,還要考慮機器本身的妥善率

其實問題就在於要懂得多重備份,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老話。
硬碟可能壞,陣列可能壞,NAS也可能壞,那就多做二道保險、三道保險....

我以前硬碟突發性故障損失過寶貴資料,所以都是採取多重方案。
不買只有網路硬碟功能的簡易NAS,用有APP或管理軟體的NAS會很省心。

線上使用即時資料在NAS,雙硬碟作RAID 1,允許一次故障一顆硬碟。
一顆小UPS不斷電系統(能與NAS連動通知NAS自我關機),允許斷電緩衝關機。
NAS外接一顆USB外接硬碟,NAS的APP每小時自動作差異化備份到USB外接硬碟,
即使NAS突然整座掛了,外接USB硬碟上面還有一份可讀取資料(最多損失一個小時內異動資料)。
同時針對另外特別重要的資料夾NAS也會透過APP上傳到雲端Dropbox/OneDrive等網路硬碟空間。

懂得妥善運用NAS APP的擴充功能與備份排程很重要。
只要硬碟沒壞,NAS壞了資料都在, Synology官網都有教怎麼處理,把硬碟拔下來接電腦上就好了
基本上NAS+雲端同步備份,除非地球末日,資料都在,不然就勤勞點燒藍光光碟。
還有一點很重要...備份...現在NAS都有提供方便的備份軟體(增量備份不浪費空間),誰都不能保證NAS不會壞,每天做備份是必備的功課。
clarinet2055 wrote:
原本買NAS就是為了(恕刪)
感謝前面這麼多先進提供這麼多寶貴的意見,其實大家說的都很正確,也希望可以提供已經買或者準備買NAS的朋友一些參考。

有關資料救援部分做簡單的回答,因為機器已經沒辦法開機,所以插隨身硬碟到機器上已經不可行,Linux讀取資料方式原因硬碟共有七顆,找尋這樣的電腦不容易,所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同型號的NAS來還原資料。
其實自己用電腦架設FreeNAS,使用上彈性會大很多,也不會被品牌、特定型號的硬體綁住。基本上NAS的CPU不用非常快,只要記憶體給多一點就是,而且自己組NAS電腦可以用淘汰的電腦來組,對NAS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而且是非常高端了(看看那幾家大廠給那什麼硬體?)
自己用FreeNAS組的NAS,就算電腦壞了也可以再組一台,或是換掉壞的零件,直接再上。重組一台要再匯入原本的陣列也沒什麼難度。
至於資料的安全性,用RAID-Z基本上蠻安全的,任意壞二顆硬碟都OK;再加上內建可同步各大網路空間,因此可以隨時上Google雲端硬碟取用自己的資料,也夠方便。
不過缺點就是在軟體功能上比較陽春,也比較需要有資訊能力的人才適合搞這個,但是弄好一台後,就可以用好多年了,還可以讓舊電腦有第二春。(不過最好是用料好一點的舊電腦,不然常壞也是自找麻煩)
可以用舊電腦來架nas

這樣壞甚麼都可以自己換
clarinet2055 wrote:
Linux讀取資料方式原因硬碟共有七顆,找尋這樣的電腦不容易

所以问题出在这里
一开始就用raid 1或者不用raid两块硬盘互相拷资料,那么每块硬盘就都能单独读取了
呵呵,我的QNAP上個月才發生這種事
風扇突然壞掉導致機器掛點,順便帶走了我一顆WD紅標

致電給客服要申請送修,自費也沒關係
結果跟我說沒料
一台4年的NAS沒料?
clarinet2055 wrote:
感謝前面這麼多先進提(恕刪)


NAS的優勢就是就算機器壞了

裡面的資料通常一定救的回來

就像你說的 大不了機器再買一台 應該也用到夠本了

你不用NAS 要是硬碟資料壞了 是真的救不回來的...

如果很重視資料(像我) 還是只能裝吧 成本已經比幾年前低很多了

電腦接七顆HD不難啦 買個便宜的硬碟櫃就好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