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enms wrote:
就是包了不少東西在一...(恕刪)
你是基於短期硬體成本在做考量,所以你會發這種文章 。
================================
我在當學生的時候也是用 FreeNAS ,後來用 Ubuntu ,這些出發點都是用 (我的時間) 來節省 金錢。直到工作幾年後稍微有了預算,才改投 Synology 的懷抱,
因為相同的時間,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就不值得再花時間來 DIY 這些東西。
整個過程中,隨著時間成本的變動,採取的策略也不會一樣。
如果你的時間不值錢,那你一定會覺得買 NAS 來解決你的需求是很貴的行為,因為你只要花上大量的時間,還是可以達到那些 NAS 提供給你的功能。
我完全理解,這是正常的。
以我本身的例子而言:要容納下所有的硬碟,需大的機殼,而大的機殼自然需要足夠的空間,當時的確省下 NAS 機器的錢,但我付出了以下的代價:
1. 必須準備足夠大的機殼,一方面為了裝硬碟,一面方面為了散熱
2. 承上,於是用掉我書房大量的空間
2. 相對耗電
3. 噪音問題
4. 沒有設計良好的 GUI 和軟體 ,只能透過 SSH 自行管理和安裝功能
5. 想要什麼功能都要自己來,而且整合性並不好
6. 沒有客服和工程師幫我服務
所以在我發現自己時間比較值錢的情況下,基本上我是毫不考慮的升級到 NAS 了。
現在,我最多可以裝下 10 個硬碟,但至多只要 60cm * 30 cm * 30cm 的空間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