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Synology重建速度RAID6 111MB/s

總結你的發言
就是因為S牌軟件比其他家好
所以硬體做到屎一樣都沒問題
喂喂,那只是你沒問題不代表我沒問題
而且我一直認為S牌軟件確實比其他家好
那不代表我不能對硬體有要求吧!
而且其他家有HDMI能當HTPC用已經讓我重視這些S牌「沒有」的功能

而且在硬體規格上S牌不只是低規高價
還不好好說明規格如何
其他家都有明示SATA的規格是II還是III
只有S牌用SATA一字略過
當然還有918+的M.2 NVMe
如果這不是NAS是一台電腦
這樣的標示誰敢購買
即使是NAS
不是S牌都可能受質疑
那為什麼S牌就不能受質疑
難道軟件比別家好就是免死金牌?
(連HDMI死活都不造出來的軟件功能?)
而G大雖然發言和行為都令人側目
但他所造的測試數據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去釐清S牌不肯公開的硬體規格
要批評G大前能不能叫S牌好好說明一下他家的NAS系統架構圖如何
SATA是什麼規格M.2是什麼規格
不要讓人等開售後才見別人放拆解圖和「推斷」的架構圖
不是因為S牌的資訊這麼不透明G大才需要日測夜測嗎?
的確G大的言行不好
但我看看他的反駁者有人連內部IO和網路交換速度都分不清楚
有人認為內部IO只需滿足網路交換速度就夠了
喂喂你認為夠了不代表我認為夠
為什麼要發一些言論說G大的測試數據沒有意義?

首先在這版討論的是NAS而不是G大
再者即使你有多討厭G大一定要批評他
只要他的測試沒做假
你就不能批評他的測試
所有有關對測試的批評只會讓人認為是S牌有關利益者打算妨礙G大公開數據的言論
不要用一些類似內部IO只需滿足網路交換速度就夠了妖言惑眾
看清楚其他家把IO做高後提供的非網路應用是有多麼吸引人
我可以說,當G大不再測試S牌產品的一天
就是S牌正式從NAS舞台上絕迹之時
a19560714 wrote:
Michael.L wrote:
我認為G大的態度如何並不重要
來這版討論的是NAS的問題重要的是廠商的態度
難道因為G大批評S牌的NAS導致S牌NAS性能變差嗎?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2016年國外有人不滿銀行太多人,讓他排隊等太久,因此買了一桶汽油去銀行縱火,這行為只讓大家短暫的往外衝,也沒讓該銀行的排隊等待狀況有所改善。

我很佩服阿米溝大大,他發現 ASUS 分享器有問題,廠商要免費升級用更高階的產品跟他換,但他就是不肯,經過一段時間後終於找到問題關鍵,讓其餘很多的產品都獲得改善,這才是良性的互動。

反觀G大,他除了一再的利用他認為很合理的測試數據來指責外,再將一些不願意附和人列入黑名單,造成一言堂狀況外,他有何貢獻?買蘋果手機的,不見得會看上它的硬體效能,除了潮之外,簡易的軟體操作介面我相信也是許多人的選項。相同的道理,會買S牌的人,有多少是看上它的軟體支援度而去購買的?為何G大都不從站在軟體面去比較?Q牌硬體的性價比再高,也比不上我自組電腦安裝 Linux 的系統,買NAS不只買硬體,還包含他的軟體,若軟體不計價的話,微軟早就關門了。

Michael.L wrote:
廠商的態度決定你能買什麼樣的產品難道這不令人重視?
而花時間去在意網路上一位遊人的言行

別把G大看得太偉大,他比P大遠遠不如,最起碼P大幫大家解決了不少的疑難雜症,也提供不少機器的開箱資料,不偏不倚,接受大家的詢問和討論。G大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去告群輝又告輸,也怕被打臉不敢將不起訴書公布讓人看看,本來還想看看他的一些測試數據,就如同我想看看龍介兄如何去監督賴清德一樣,龍介兄沒罵過任何一個讚賞賴清德的人,但G大卻把一堆不附和他的人列入黑名單。
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更影響他的可信度。

術業有專精,聞道有先後,每個人都有其專長和罩門,我對硬體不熟,因此硬體的事情我向來很少置喙,我只在G大的文章中建議他不要無限上綱的亂打一通,直到昨天看到有人說無法回文,我試試看之後,才發現也被列入黑名單之內,以前不知有這功能,只能遠遠避開不想看的文章當作無視,現在知道這功能,禮尚往來的也順便過濾一些垃圾,可多看到一些有益文章,或利用我的經驗去幫一些人。
套用G大的做法,我是否該回個 謝謝指教,然後把你加入黑名單?

不過我不會這樣做,因為每個人有他的言論自由,我尊重你的論點。

在此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產品能繼續暢銷,一定有他獨特的地方讓人能接納他。套句民視的宣傳,用更高的角度看台灣,你才能看到台灣的美。

至於誰先歪樓,自己往上翻一翻吧。

好吧,為了避免G粉的反彈,我跟著大家說。
感恩G大!讚嘆G大!G大永遠是對的,有G大的存在,大家都可不愁吃不愁穿,在G大英明的領導下,我們連美帝那個邪惡帝國都不怕。G大萬歲,G粉萬歲。

Michael.L wrote:
為什麼要發一些言論說G大的測試數據沒有意義?

有人說過這段話?我怎沒印象。測試的數據有沒有意義,對於硬體不是很熟的我來說,我不于置喙,也不是我說的就算(坦白說大部分數據,我是有看沒有懂)。但自然還有一些專家會去驗證,不過我想許多專家應該都在黑名單內了。

我本來就很少介入有紛爭的討論,這次是剛好有一台 415+ RAID5 硬碟異常,討論的又是重建時間,因此我將我的重建數據提出來討論,說明一下真正重建可能不需要數天的時間,而目前大家測試的方法,可能只是讓系統進行比較耗費時間的 同步位元檢查而已。至於原理如何,再次重申,這不是我的專業所在,我只提供數據和懷疑而已。

可以去查查我的資料,我大都只會藉著相同或是類似主題去發文,沒有絕對必要,或以前都沒有人討論過,經過搜尋都找不到相關主題,我大都不會另開主題,這也是我從接觸 BBS 後的一貫做法,不像某人,三天兩頭就是一個主題,這在有些論壇,應該是屬於 洗版 的行為。

Michael.L wrote:
而且其他家有HDMI能當HTPC用已經讓我重視這些S牌「沒有」的功能

要玩遊戲,請購買PS4,或是其他相關產品......別拿NAS的虛擬機來玩遊戲......人要找專職的,設備當然也要找專業的,你不覺得拿一台flie server來看影片唱卡拉OK,很奇怪嗎?這好像是一般家電的工作吧。

當然我也真的很希望有一台NAS是萬能的,甚至能幫我撿土豆。
但是叫小戴和鄭兆村比標槍,或是請鄭兆村和小戴比羽球,有意義嗎?
以前只要一個赤腳醫生就可包辦一切,現在還分左耳科和右耳科(當然是笑話),要柯P去幫人拔牙齒,幫人整容,我看就算柯P不會發抖,患者可能也會嚇暈。

再次強調,術業有專精,聞道有先後,廠商的商品熱不熱賣,不是誰說了算,這也需要使用者買單。

Michael.L wrote:
我可以說,當G大不再測試S牌產品的一天
就是S牌正式從NAS舞台上絕迹之時

錯了,就算龍介兄不去監督賴清德,還有眾多的選民會去監督他,賴清德好不好也不是龍介兄說了算,且龍介兄最起碼不會去罵那些支持賴清德的人。 龍介兄 加油!就算我不支持G大,我也還會支持你。
我也來結論....

如果今天S的數據落差不大,那G大就不會存在~

在fb相關社團已經越來越多資深老手出來說明今天918+效能上不去(RAID0/5/6)

已經是硬體背板頻寬不足的問題~並非系統問題~是不是有待原廠提供架構圖來反駁或舉證了~

所以再次證明為了利潤,直接costdown硬體,

然後用些看似增加高規格來讓消費者買單....

再來說軟體,以對手Q來說~光一個m2 ssd的擴充性遠遠大於S

人家m2 ssd可以當快娶、分配高低覆載區(Qtier)、一般空間用

甚至快取可以自由挑選給各區塊使用,S的快取只能限定一個區塊使用....

所以軟體比較強??別人還可以卡啦ok、接螢幕看影片...S呢?

eray1105 wrote:
所以軟體比較強??別人還可以卡啦ok、接螢幕看影片...S呢?.......(恕刪)

糟糕,我好像搶了你的賣點,萬分抱歉。
Michael.L wrote:
別說Celeron J3455就只有那個速度
我相信不熟讀Intel ark的人不一定知道Celeron J3455只有6條PCI-E 2.0
而S牌的宣傳就只有M.2 NVMe
這容易讓別人產生918+的M.2和別家的M.2有近似性能的錯覺
雖然我不能說S牌是故意這樣宣傳但絕對有權指出918+的M.2不及別家的M.2
G大用詞上確實有問題但他指出這個事實並沒有錯誤...(恕刪)

其實Q也有推出J3455 + M2 SSD的機種 TS-453B
兩台都沒買
只從官網書面規格來比較

918+, PC家售價$16999
主機內建兩個M2插槽
沒特別標明PCI-E通道數

TS-453B, PC家售價$22900
M2需要另外買QM2擴充卡
由主機提供一個PCI-E 2.0 x2插槽
讓兩條M2 SSD和一埠10GbE網路三者共享

除了少了HDMI外
不太清楚你所謂918+硬體規格爛
是爛在哪裡?
其實你到底是在討論NAS還是G大?
我認為這帖是討論NAS的
如果你要討論G大能不能去合適的版塊發文
你可以看看別的貼文
有人用官方測的「網路交換速度」去質疑G大測的「內部IO速度」
還說只要「內部IO速度」能滿足網路介面就夠了
如果這成立G大的測試還有什麼意義?

或者我直接問一句
雖然你不一定能理解G大的測試數據
但是對於S牌不公開詳細的硬體數據偏要等像G大這些人自行測試有何看法
硬件參數是否不能在網上公開
作為消費者是否只能注意NAS的軟件功能而無需注意硬件性能

其實你才是一直在歪樓吧!
原PO在討論S牌的問題
我也在討論S牌的問題
就是你在說G大點點點只比較硬件不比較軟件
無論我或者G大都沒說過S牌的軟件不優秀
我甚至認為S牌的軟件確實值得低配高價
但這不是能在硬件上打馬虎眼的藉口
你看看S牌的宣傳
SATA無版本
M.2無介面類型
沒有人做白老鼠去公開硬件規格就好像黑盒子一樣
這不是iPhone用的不是專用晶片
無論是CPU,RAM,SATA晶片全是市場上有的東西
就算是iPhone也會公佈Lightning是用USB2還是3
能不能支持USB PD等等
S牌NAS我連SATA最大速度都不知道
規格上的不透明比低配高價更可惡
而G大做的事是將規格透明化
但總是有一群人說G大你做這麼多干什麼
惡意中傷S牌
我不介意SATAI和PCI-E 2.0 x2的M.2
喂喂你不介意有人介意的
不介意看完就算吧
留句話用意是什麼?

最後本來我是回應原po指出不同廠商的重建設定不同導致時間上差異
但這沒有絕對的好壞問題
這時我還沒留意你那篇415+重建的例子
直到你回應我的貼文中引用這例子時我才看看
簡單說說,無論是機種,硬碟大小,硬碟數量都不同
你連IO速度都不算一下就直接比較?
你真是完全不懂了我建議你只看軟件功能就好了
無論是我說的G大說的原Po說的其實都在你理解範圍外你不用在意
G大說的問題只有在意的人才有影響你是不用管的
a19560714 wrote:
套用G大的做法,我是否該回個 謝謝指教,然後把你加入黑名單?

不過我不會這樣做,因為每個人有他的言論自由,我尊重你的論點。

在此我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產品能繼續暢銷,一定有他獨特的地方讓人能接納他。套句民視的宣傳,用更高的角度看台灣,你才能看到台灣的美。

至於誰先歪樓,自己往上翻一翻吧。

好吧,為了避免G粉的反彈,我跟著大家說。
感恩G大!讚嘆G大!G大永遠是對的,有G大的存在,大家都可不愁吃不愁穿,在G大英明的領導下,我們連美帝那個邪惡帝國都不怕。G大萬歲,G粉萬歲。

Michael.L wrote:
為什麼要發一些言論說G大的測試數據沒有意義?

有人說過這段話?我怎沒印象。測試的數據有沒有意義,對於硬體不是很熟的我來說,我不于置喙,也不是我說的就算(坦白說大部分數據,我是有看沒有懂)。但自然還有一些專家會去驗證,不過我想許多專家應該都在黑名單內了。

我本來就很少介入有紛爭的討論,這次是剛好有一台 415+ RAID5 硬碟異常,討論的又是重建時間,因此我將我的重建數據提出來討論,說明一下真正重建可能不需要數天的時間,而目前大家測試的方法,可能只是讓系統進行比較耗費時間的 同步位元檢查而已。至於原理如何,再次重申,這不是我的專業所在,我只提供數據和懷疑而已。

可以去查查我的資料,我大都只會藉著相同或是類似主題去發文,沒有絕對必要,或以前都沒有人討論過,經過搜尋都找不到相關主題,我大都不會另開主題,這也是我從接觸 BBS 後的一貫做法,不像某人,三天兩頭就是一個主題,這在有些論壇,應該是屬於 洗版 的行為。

Michael.L wrote:
而且其他家有HDMI能當HTPC用已經讓我重視這些S牌「沒有」的功能

要玩遊戲,請購買PS4,或是其他相關產品......別拿NAS的虛擬機來玩遊戲......人要找專職的,設備當然也要找專業的,你不覺得拿一台flie server來看影片唱卡拉OK,很奇怪嗎?這好像是一般家電的工作吧。

當然我也真的很希望有一台NAS是萬能的,甚至能幫我撿土豆。
但是叫小戴和鄭兆村比標槍,或是請鄭兆村和小戴比羽球,有意義嗎?
以前只要一個赤腳醫生就可包辦一切,現在還分左耳科和右耳科(當然是笑話),要柯P去幫人拔牙齒,幫人整容,我看就算柯P不會發抖,患者可能也會嚇暈。

再次強調,術業有專精,聞道有先後,廠商的商品熱不熱賣,不是誰說了算,這也需要使用者買單。

Michael.L wrote:
我可以說,當G大不再測試S牌產品的一天
就是S牌正式從NAS舞台上絕迹之時

錯了,就算龍介兄不去監督賴清德,還有眾多的選民會去監督他,賴清德好不好也不是龍介兄說了算,且龍介兄最起碼不會去罵那些支持賴清德的人。 龍介兄 加油!就算我不支持G大,我也還會支持你。
抱歉,因為我之前接觸支持NVMe機種都能走PCI-E3.0 x4的
想不到跌到這價位會有這麼大差別
不過Q牌直接在官網上標示是PCI-E2.0 x2了
未知沒有G大的測試時我要如何得知918+M.2的介面規格?
betoptic wrote:
其實Q也有推出J3455 + M2 SSD的機種 TS-453B
兩台都沒買
只從官網書面規格來比較

918+, PC家售價$16999
主機內建兩個M2插槽
沒特別標明PCI-E通道數

TS-453B, PC家售價$22900
M2需要另外買QM2擴充卡
由主機提供一個PCI-E 2.0 x2插槽
讓兩條M2 SSD和一埠10GbE網路三者共享

除了少了HDMI外
不太清楚你所謂918+硬體規格爛
是爛在哪裡?

Michael.L wrote:
這不是iPhone用的不是專用晶片
無論是CPU,RAM,SATA晶片全是市場上有的東西
就算是iPhone也會公佈Lightning是用USB2還是3
能不能支持USB PD等等


蘋果不是也有過不公布裏頭用的是三星還是台積電的晶片嗎?這樣有影響蘋果當時生產的手機效能嗎?
高速公路,只給你一線道,跟給你三線道,都叫高速公路,你覺得有差嗎?

有人願意花錢實測希望原廠重視並提出改善,是造福大眾,個人覺得沒有什磨不好~

有人愛看業配開箱文,有人愛看實測文,隨緣了~

waynedd wrote:
蘋果不是也有過不公...(恕刪)
大家平心靜氣的純討論吧

表面上看 規格是一樣(J3455) 實際差異很大

Intel® Celeron J3455 SATA連接埠總數 x2
要做出 4Bay 的產品
只能增加 SATA 控制器
 
圖 1 AS6404T 的 lspci 列表 其中我們可以發現 SATA 控制器 有一個是 叫做 ASM1062 ...
 
圖 2 ASM1062 說明中 表示 支援 PCI Express 2.0 x 2 也就是相當於 兩個 SATA 槽 是共用 理論值 為 1000 MB/s 的頻寬... 就算上了兩個 SSD 應該沒啥太大問題
 
圖 3 DS918+ 的 lspci 列表 其中我們可以發現 SATA 控制器 有一個是 叫做 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Device 9215 ...
 
圖 4 Marvell 88SE9215 中表示 支援 PCI Express 2.0 x 1 也就是相當於 兩個 SATA 槽 是共用 理論值 為 500 MB/s 的頻寬 ...











再拿 低階的ARM 來PK 高階的X86 吧

TS-531X RAID-5 讀取 2013 MB/s
DS918+ RAID-5 讀取 859 MB/s
 
TS-531X RAID-5 寫入 579 MB/s
DS918+ RAID-5 寫入 233 MB/s

Q M.2 NVMe SSD 可以衝到 2013 MB/s
S M.2 NVMe SSD 卻連 1000 MB/s 都沒有

這樣 應該看的出來 I/O背板的頻寬 嚴重不足...

實測記錄
https://www.facebook.com/gate.studios/videos/10214692080077188/

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
Q 可以當快取 也可以當儲存區
S 只能當快取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