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家用 NAS要設 RAID 1 or 5?

uglycat wrote:
小弟的問題,倒不是說...(恕刪)


用過的例子之一

我6台老NB CPU 單核1.7G~2.2G, RAM 1G DDR, 20G~40G IDE HDD, USB1.1,LAN 100M

下載免空(一個IP 只能下一個檔案)

用NAS 前10分鐘只要連pppoe 輸入免空驗證碼

用外接式? 那我要先買6片USB 2.0 PCMCIA 來裝...

-------------------------------------------------------------------

用過的例子之二

備份軟體True image 有支援內建的網路卡

recovery file 可以是\\cs407e\image_back\ASUS_NB.tib

當然外接式HDD 也可以做到

-------------------------------------------------------------------

用過的例子之三

幫人救一顆500G 的內容 只是分割區被病毒砍了而已

我的NB 只有120G 怎麼可能放的下500G 的內容...

當然也可以選擇外接式HDD 放救回的檔案...

-------------------------------------------------------------------

以上三個例子 選擇NAS 是可以同時做的

雖然外接的也可以同時做到上面說的

但是外接式勢必要準備很多顆HDD

NAS 則一顆HDD就可以了

當然單一電腦只選擇用外接式的方案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考慮到上限 一台電腦頂多內建8個USB port(NB 最多4 個)

class C 的範圍1~254 扣掉電腦 和AP 的數量 怎樣也比8個還多

(我就試過9台NAS online...)

就我的經驗來看 用外接式容易有一些狀況

1. USB HDD對OS 來說loading 很重,BSOD 機率增加.

2. 隨身碟病毒 開機型病毒 (還有些病毒似乎只會主動感染主機端的硬碟)

3. 放在桌上容易碰撞到(還要忍受噪音...)

4. 3.5" 一定要接電源, 2.5"直接佔掉一個USB port

-------------------------------------------------------------------

備份方式有

1.電腦一份
2.外接一份
3.NAS一份
4.光碟一份

先忽略是不是手動備份和是不是即時備份

空間方面

電腦主機內接幾顆 不會影響主機的體積

若外接x4 同時使用 應該是一字排開開 放到桌上

面積不小 而且上面不可能擺其他東西...

(有人會為了省空間 用疊起來的方式同時使用嗎?)

用光碟備份 100片DVD 也才500G 容量 布丁桶50片x4 就比NAS 體積還大

用4bay NAS 則可以在上面擺東西...

-------------------------------------------------------------------

備份成本(包含時間成本)

電腦有內接最省

外接式第2 一個座打天下

NAS 第3,後面的USB 也可以接一個座

燒光碟最貴 因為還要分類 分配剛好的容量 才不會浪費

就算一片燒15分鐘 不會燒壞 1500分鐘 相當於三天8小時的班...

(光碟存照片3份 也不錯 光碟適合存不會改編的資料)

簡而言之...raid1,5就是最簡單最少人工介入、相比之下較不會出問題的"備份"方式
用兩顆不同硬碟<--手動同步?
或兩台NAS的資料同步功能<--既然你覺得"家"用不需要raid...怎麼會認為一般家庭會有兩台NAS?
乃至於定期備份<---誰執行?忘記?懶?
又假如你一個月備一次,這個月到下個月之間的新增或異動呢?
不要跟我說天天備周周備....
大家都知道要備份,但是真正可以做到手工定期備份從不間斷的有幾人?
不要說家庭環境了,就算在公司都很少人能做完全。

家用的狀況

一般家庭所用的資料,不過就是照片,或是工作上的文件

的確使用定期的硬碟備份

足夠能夠應付一般家用

但是,有一點卻是得要在家用狀況下提及

那就是方便性

試問,家用的狀況下,對於一般人,他是要如何的備份硬碟?

想當然,一定是買個隨身碟來備份(自己接個硬碟?我想應該沒人想這麼麻煩)

但是備份的方式呢?

整體複製?每次都要格式化一次隨身碟或是整個將檔案取代?這得要花多少時間?

比對複製?要用哪套軟體,要用多少時間?

ghost?ghost一次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而且我要怎麼拿取我的備份檔案?

姑且不論這些方式的便利性或者一般人會不會使用,光是所花費的時間就不是你跟我想去浪費的!

光是你要挑何時定期來備份就是個問題

因為硬碟想要壞,不是你說哪天壞就是哪天壞

總不能說今天硬碟壞,我只有前天的備份,昨天新增的照片全部毀損沒差

這不能夠預測,也不能夠去賭,也許下一分下一秒,你的硬碟就當場掛給你看~

今天利用raid 1或5

raid 1的方式,直接鏡像備份,節省了使用者的時間

使用者也只需要像使用一般硬碟般的使用

至於raid 5的使用,拋開他的技術不談

我想一般人會使用,不過就是為了要有更大的硬碟空間(傳輸速度?我想大多數人沒啥感覺)

想想,如果你知道使用raid 1可以鏡像備份,但是你用幾個硬碟就要有相同數量的備份硬碟

等於用幾個,就浪費幾個使用空間

而使用raid 5,則只會浪費一顆硬碟的空間來做備份(當然不是這樣簡單的方式)

你會做何選擇?

我們不能夠說家用狀況用不到如此大的空間

畢竟現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hd畫質的錄影到處都是、高像素的相機天天都有新機

多拍幾張孩子的照片、家人的照片,錄下他們的聲音、影像,這都是值得保存以及紀念的

光從這點考慮上

家用狀況就值得我使用「方便的」raid 1或是「方便的更大空間使用量」的raid 5來儲存我的資料
pctine wrote:
根據小弟之前使用的經...(恕刪)


講反了 INTEL的不能算純SOFTWARE 因為它有BOOT ROM
反而是S牌跟N牌是SOFTWARE的..

救援當然是SOFTWARE比較有機會..
這篇真的好多經驗分享啊....
雖然我有三台NAS,不過我還沒有用過4bay以上的,

請教各位大大,如果我有一台5bay的NAS,先假設只裝了1TB,1TB,500GB三台硬碟,我可以將其中的bay1,2,3各切500GB來作raid 5,然後bay1&2各剩下500GB拿來作raid 0或是不作任何raid嗎?
我知道這樣子在raid 0的部份就會沒有保障,但如果raid 5其中一顆壞了,在raid 5裏的資料還救的回來嗎?
其實很多人只是用爽的
並沒那個需求
就像有人買 SSD,開機快很爽
或買一堆 DRAM,搞 ramdisk,檔案搬來搬去很爽
如此而已

家用資料如照片,我都一個月備份一次而已
win7 有內建
它每個月自動從 c 碟備到 d 碟 (不同硬碟)
簡單的很

以上是沒錢買 nas 也沒錢搞 raid 的人的小小心得
我自己就是買沒有NAS功能的機器來做2BAY RAID1 備份
做BACKUP很單純, 又有硬碟檢查功能
平常沒要備份的時候那台機器也不打開~~
因為我考量到家裡只有我會存取到那些資料
所以當初完全沒有考慮NAS功能的機種

但是NAS順便做RAID1,5~~我覺得並不衝突啊
看每個人對自己資料的處理方式怎樣而已
https://jin.tw

uglycat wrote:
設 RAID的用意當然就是硬碟資料的備援,但是資料備份與備援卻不見得要用 RAID 來解決。


市集達人 wrote:
將其中的bay1,2,3各切500GB來作raid 5,然後bay1&2各剩下500GB拿來作raid 0或是不作任何raid嗎?


這兩句話 讓我有新想法...

NAS 現在的做法是

1.取要分享的名稱
2.指定在哪個磁碟上
3.設定各帳號的存取權限

ex:
4 bay set RAID <-- total size 100%
\\cs407e\public <-- share 100%
\\cs407e\movie <-- share 100%

若public 先用掉5% 則剩下95% 給movie 和public 共用


新想法

1.取名稱
2.指定在"哪些"磁碟上 設定資料和容量的關係
3.設定各帳號的存取權限

ex:
4 bay set non-RAID for each disk
取"public" 設定disk 1234 的關係是combo
取"photo" 設定disk 1234 的關係是backup
取"homework" 設定disk 12 的關係是backup
取"download" 設定disk 34 的關係是combo

若連線成網路磁碟機 則會看到
W:(\\cs407e\public) --> 2000G
X:(\\cs407e\photo) --> 500G
Y:(\\cs407e\homework) --> 500G
Z:(\\cs407e\download) --> 1000G

如果先放10G 照片 到 \\cs407e\photo
W:(\\cs407e\public) --> 1960G
X:(\\cs407e\photo) --> 490G
Y:(\\cs407e\homework) --> 490G
Z:(\\cs407e\download) --> 980G

再來BT 下載20G 到 \\cs407e\download
W:(\\cs407e\public) --> 1940G
X:(\\cs407e\photo) --> 480G
Y:(\\cs407e\homework) --> 490G
Z:(\\cs407e\download) --> 960G

如果disk 1 or 2 壞了
W:(\\cs407e\public) --> 讀不到資料
X:(\\cs407e\photo) --> 讀到資料
Y:(\\cs407e\homework) --> 讀到資料
Z:(\\cs407e\download) --> 讀到資料

如果disk 3 or 4 壞了
W:(\\cs407e\public) --> 讀不到資料
X:(\\cs407e\photo) --> 讀到資料
Y:(\\cs407e\homework) --> 讀到資料
Z:(\\cs407e\download) --> 讀不到資料

如果壞其中3顆 則照片還在...
W:(\\cs407e\public) --> 讀不到資料
X:(\\cs407e\photo) --> 讀到資料
Y:(\\cs407e\homework) --> 讀不到資料
Z:(\\cs407e\download) --> 讀不到資料

這樣舉例應該懂我的意思吧
uglycat wrote:
大大您是 NAS 達...(恕刪)


你在這版發表如此言論
真的需要一些勇氣

raid不等於nas
nas是一台軟硬體特製化的主機
raid是一種硬碟處理介面

raid在管理上有一定的複雜度與成本上的需求

目前我就是由raid換回異碟定期備份或是同步備份

就資料備份而言
一般家用使用者真的只需要一個同步資料備份軟體並且熟練它就足夠
家用NAS是一定要出示戶口名簿才可購買的嗎? 我想應該沒有吧
很多小企業、工作室、SOHO也是採購家用等級的NAS 不是嗎?
再者NAS上有RAID的功能 但是安裝啟用後有"一定"得安裝RAID設備才能動嗎?
RAID也不全然是資料備援 例如
一顆1TB的資料碟
二顆1TB組RAID1的資料碟
兩者容量一樣 在只壞一顆硬碟的條件下
但是前者硬體故障 資料不見的風險有100%
後者只要換上新的硬碟重建 風險只有50%

樓主舉的例子
uglycat wrote:
但如果家庭使用,只有一兩人,主要資料存在PC裡頭,也沒有什麼多人應用程式在跑,NAS只是放例如影片,音樂,或PC的資料備份,似乎沒有用到 RAID的需求。

這樣的環境買NAS算是多花錢

NAS上的功能何其多
又會有幾個人能100%使用所有功能?
也就是說有大部份的功能對一般家用是多餘的
這些多餘的功能以樓主的理論來看待 是否又有存在的必要?
會跟你買同型號的NAS的消費者在需求上並不完全跟你的應用相同
NAS的功能多樣化也只是為了迎合多數人的需求
而不用在特定功能上再多開一個型號出來

反過來看 若是NAS沒有RAID功能 是不是又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有RAID?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