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BTRFS 在 kernel 4.12 效能依然嚴重低落於 EXT4

我家里是用 8BAY的機器,

然後規劃成 RAID 6 後來又改成 RAID 5,

只要我的硬碟不要同廠牌,

或者同廠牌, 不同時間買, 我想應該可以避掉一部分災難,

所以改成了用 RAID 5,

但是前一陣子, 因為電腦中了綁架病毒,

導致連 NAS 都被感染, 資料全被加密,

看到了 BTRFS 所以我又把硬碟從 EXT4 改成了 BTRFS,

對我來說效能不是重點, 備份才重要, 如同前面幾位說的,

快照還原, 能還原到什麼程度, 這才是讓我關心的.

至於效能, 看看照片, 播播藍光ISO,

目前都還遊刃有餘....

speedmax168 wrote:
我也同意這樣的論點,只是不解樓主跨一個年度,針對ZFS、Btrfs 、EXT4三種格式論點有極大落差與矛盾,RAID缺陷根本不是大問題,有其他替代方案。
效能部分在實際運行上的感覺差異不大,可能我用途與採用硬體RAID 設備及高速儲存媒體有關,所以只要檔案格式穩定,效能部分可以用其他方式改善


我的論點一直沒有改變, 不知道你是怎麼解讀成為變化很大的. 就是為了簡化討論的範圍, 並不想提到 ZFS 這部分, 因為它目前都是企業級的儲存系統在使用. btrfs 連 ext4 都比不過了, 怎麼再去跟 zfs 比, 感覺這個是越級打怪吧.

1. 國外很多網友很早就埋怨過 btrfs 效能太慢改回 ext4. 或許你在 speed 上的感覺真的不敏感吧
2. 硬體RAID的讀寫加速建立與它卡上的 ram cache... 除非你搭配好 UPS 不然其實掉資料的幾乎更高 相對的, ext4 有硬體 raid 的加速, 效能更加快 ... 自然搭配 UPS 更加安全. 但是整體使用 btrfs vs ext4 的實際效能低, 當然自然得到低的回報率 至少大部分公司都是這樣子計算 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跟 ROI (return of investment)

speedmax168 wrote:
這你要問樓主了,曾經譽btrfs是明日之星
Red had企業版不支援,不代表就永遠不能用,linux 特性你知道的
EXT4下一代版本難保不會納入btrfs特性,這樣是退步還是進步?

不要預測未來, 光是現在 btrfs 的情況就很糟糕了

之前 btrfs 是 "號稱" 下一代的檔案系統. 但是今年8月時, 紅帽宣布了它不會繼續支援/開發 btrfs 紅帽傲嬌了 RHEL 7.4 將淘汰Btrfs文件系統 這點幾乎等於槍斃了 btrfs 在企業級產品的使用.

其實光是看 phonorix 的測試數據就知道, btrfs 沒有效能, 只剩下華而不實的功能, 原因如下:

1. 伺服器最缺的是 IO 效能, cpu 跟 ram 目前以伺服器的架構來多, 都只有資源過多, 如果使用 btrfs 它的效能只有其它的檔案格式的一半, 這個代表大型的數據中心的伺服器也要倍增, 以前需要企業只需要1台伺服器, 現在如果換成 btrfs 反而需要使用兩台以上.

2. 再來就是它原生模式的 raid5/6 將近2年了, 還是沒有辦法克服會掉資料的問題, 這個也造成很多其它企業並無繼續貢獻/開發, 目前 btrfs 幾乎都是 suse 一家獨立貢獻 (當然也有 fujitsu 的貢獻) (從 2017 以來) 不得不說 它的開發者貢獻者資源似乎越來越少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嘴砲無敵 wrote:
我家里是用 8BAY...(恕刪)

說得太好了
這就是一台家用NAS
BTRFS就是適合家用使用者
企業!!!!
請慎選
ryanku wrote:
但有點你說對了, 我整個社區的網路佈線是cat6, 10G應該是10年內都不可能了


只能說你要的東西, 跟現在廠商在做的主流市場的產品有極大的差異. 2017/2018 的主流 nas/儲存系統 都是聚焦在 10gbe 跟 ssd 上面. 所以因為這兩個重要的環節, 都是為了提升效能, 而軟體底層架構的缺陷, 很自然就被 10gbe 跟 ssd 顯現出來.

你滿足就好. 但是很多廠商跟使用者真的都是關注在 10gbe + ssd 喲.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嘴砲無敵 wrote:
我家里是用 8BAY的機器,


題外話

我會覺得要使用到 8 bay 幾乎都是切入到企業級的入門產品了. 原因是 8 bay 最大目的是讀取寫入的 iops 效能是 4 bay 的兩倍 (感覺有點廢話). 因為如果只是要容量現在的 4 bay 搭配 8TB/10TB 的 hdd 的容量都很嚇人.

如果是買 8 bay 切成 兩個 pool 來互相備份的話, 那麼內部讀取寫入的頻寬效能自然很重要, 而在此 btrfs 的慢, 可能就要找得出夠長的離峰時間來做備份. 如果是 8 bay 單一 pool 跑 raid5/6 的話, 它的 io 頻寬其實是應該剛好可以吃滿一個 10gbe 的頻寬的.

太多人對於快照有錯誤的觀念. 快照不等於備份. 越多快照, 儲存系統的效能越慢. 所以快照不是萬能的, 而且快照也沒有想像的可以確保資料安全. 快照的確是有其方便性, 但是切記不要過分神話它.

現代的儲存系統要求幾點

1. 反應時間快, 這樣子才能搭配 nvme ssd 使用, 所以現在有很多的 f2fs (flash friendly file system)
2. 壓縮, 利用 cpu 運算換取更多的 iops 效能. 如 LZ4 或是 zstd (btrfs 終於支援後者, 但是目前 synology 跟 netgear 尚未支援)
3. online 擴充
4. 快速 rebuild, 由於目前單顆 hdd 越來越大一顆, 其實重建時間變得越來越重要. 聰明的檔案系統都是有管理自己的 volume 的. 所以它們重建速度都很快.
5. Checksum 除錯比對資料
6. Snapshot 快照.

上述的功能一定要有效能. 因為目前大部分的系統都是 io 效能不足. 所以我每次聽到一句效能不重要就覺得很怪.... 現在大部分 pc/notebook 都換成 ssd 就是因為希望 io 效能可以提升, 怎麼會在大量儲存資料的 nas 上, 反而效能無所謂. 怪哉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EluSiOn wrote:
題外話我會覺得要使...(恕刪)

你講那麼多
人家看的是家用產品
家用產品看影片不會LAG他就覺得很好了
io當然無感
一部藍光片的io需求才多少
用無線網路都綽綽有餘
他覺得慢無所謂因為他夠用
一個好的產品消費者體驗良好很重要
這牌子成功地完成了一件"家用產品"

EluSiOn wrote:
我的論點一直沒有改...(恕刪)
2. 硬體RAID的讀寫加速建立與它卡上的 ram cache... 除非你搭配好 UPS 不然其實掉資料的幾乎更高 ........你是認真的嗎?RAID卡要搭配UPS?你不知道BBU是做甚麼用途的嗎?軟體RAID比硬體風險更高
Red Hat沒有完全說死,只是從產品中移除掉該檔案格式,而且改用XFS為預設檔案格式,EXT4為選用格式
另外各大論壇的解析不是btrfs完全不可用,而是red hat作為一個企業,需要以營利支持企業運作,而且投資btrfs開發短期內看不到效益,還要養一批人來做,所以red hat轉而穩定度高一點的XFS作為預設格式,功能不完善部分可透過補丁來解決
EXT4就只是一個Linux基礎格式,沒有人說他不好,是因為沒有他不行,就跟DOS一樣,而其他ZFS、BTRFS就像Windows3.1一樣是一個很跳tone出現在這個世代的東西,一開始沒辦法接受是因為不了解他,對他有恐懼感,就跟一個職場老人遇到學歷高的新手,下意識就是抗拒這個新人
你既然推ZFS是五年內霸主,不會不知道他是吃記憶體怪獸吧,怎麼不一併跟ETX4做個比較呢?雖然RAM在現代不是大問題,但是在某些狀況下,這仍是一個缺陷
有人提到LVM,他其實只是一種管理工具、容器,稱不上是一個文件系統,不建議拿來做對等比較
EluSiOn wrote:
只能說你要的東西,...(恕刪)

買商品當然是為了滿足自己需求
至於廠商規格之爭, 等我不夠用要再換就會有更好的了
不然哪爭的完, 看看前陣子還有批評NAS raid都是軟體做的, 但真要用到硬體raid ic, 價格又遠離家用了
說真的, 還滿感謝台灣有這些做家用NAS的廠商, NAS真的幫了我不少忙, 想想以前一樣功能的伺服器要花多少時間與金錢成本啊!
speedmax168 wrote:
軟體RAID比硬體風險更高

Red Hat沒有完全說死,只是從產品中移除掉該檔案格式

1. 現在當今的 IT 架構都是建立在軟體式定義 的模式了, Software Define Raid (軟體 Raid), Software Define Network (軟體式網路), Software Define Storage (軟體式定義儲存), Software Define Computing (軟體式定義運算 - 虛擬化) 所以你說 軟體 RAID 比 硬體 RAID 風險更高, 看來你的認知真的跟當今趨勢很不一樣.

2. Redhat 是第二次移除掉不支援 btrfs 而且看看國外 IT 媒體下的標題吧



Banish 的英國劍橋字典翻譯是 (因為 The Register 是英國IT媒體) 趕走;流放,放逐;(尤指)把(某人)驅逐出境 消除,排除 參考

再一次你的看法都跟其他的主流意見不同.
speedmax168 wrote:
你既然推ZFS是五年內霸主,不會不知道他是吃記憶體怪獸吧

這篇主題主要是 btrfs vs etx4, 但是你一直很喜歡扯 zfs 進來, 不斷的離題, 模糊焦點. 而且也對 zfs 很吃記憶體的說法也不正確. 如果有耐心讀完 這個電視台的IT主管的文, 就知道 zfs 並不是吃 ram 的怪獸 pve+zfs+kvm+ksm 心得分享

摘截重點如下

怕 RAM 會不夠用,所以一開始我就限制了 zfs RAM的使用量
設定方法如下:
vim /etc/modprobe.d/zfs.conf
# 限制zfs最大只能用4GB
options zfs zfs_arc_max=4299967296

然後看系統狀況那個 IO delay 數字,平常都在50%上下,也就是說系統很慢,硬碟速度跟不上。
......
......
你們看到圖片上的效果是我還沒有把zfs使用 RAM 的限制全解除,我只是從限制使用4GB,調高成8GB而已。目前等待下回重開機時,再將zfs使用RAM的限制全解除。

RAM才使用到80%左右而已
KSM 記憶體共用了21.31GB
IO delay 也從原本的 50%左右降到了 4.67% 這使整台機器的效能大為提升了許多,最明顯的差異就是系統運作的順暢多了,不會再覺得卡卡的了。
.......
.......
以上是一點心得分享,不要怕多給zfs一點RAM,它會給你帶來很好的效能表現的!

很多東西真的最好是實際操作過接觸過比較好.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ryanku wrote:
說真的, 還滿感謝台灣有這些做家用NAS的廠商, NAS真的幫了我不少忙, 想想以前一樣功能的伺服器要花多少時間與金錢成本啊!


其實如果自己有技術安裝 DIY NAS 便宜太多了. 不管是 Q 或是 S 一台 10萬等級的 NAS 其實自己組裝真的都不超過 3萬5 有的時候就連 Dell/Supermicro 這些大牌子的儲存伺服器都比 Q & S 便宜喲.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