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QNAP之速度與激情---一整個高大上,實在太殺了

官網更新了連結, 當天無法參加的, 也可以直接觀看線上直播........希望這次現場收音能夠做好一些.
FB: Pctine
在最新一期的ithome上面有看到介紹Qtier的一張圖,看起來是分成三層:SSD、SAS、SATA

看起來這三種硬碟共同組成一個儲存池,然後自動分層。不知道是資料一傳進來就馬上做分層還是先傳進來後,再進行分層?



unicorn66 wrote:
看起來這三種硬碟共同組成一個儲存池,然後自動分層。不知道是資料一傳進來就馬上做分層還是先傳進來後,再進行分層?...(恕刪)


大哥來亂的吧! 請直接公佈答案吧.

亂猜的, 資料剛存進來時, 根本就不曉得這些檔案熱不熱門, 和 cache 的道理一樣, 一定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存取後, 才曉得那些是 hot data & cold data, 類似 cache 的原理一般, 等有了統計數據後, 再根據資料存取的頻率以及 storage pool 的組成, 去自動將檔案再重新分配至 SSD, SAS or SATA drive.

總之. 這個 storage & drive 要夠大夠多, 再去做分類及分層才比較有實際上的效益. 偏向企業級的應用吧. 但如同前面網友所提, 在 Full SSD 的做法下, 這個時機點提出 Auto Tiering 可能會有一點點稍晚了些.
FB: Pctine
啊,剛看到圖上左上角有個Auto Tiering Schedule,這樣應該不是立即的,是事後做的。

Full SSD太貴了啦! 容量也被限制,自動分層感覺性價比比較高囉...

剛查了Pchome上的價格

Intel  730   SSD  480GB   $7999   17元(每GB)
Seagate 15K   SAS  600GB   $7899   12元 (每GB)
Seagate 7200轉 NL-SAS  4TB   $8599   2元 (每GB)

以一般16顆來算
全SSD,要12萬8,容量到7.7TB,每TB成本 1.7萬
2顆SSD+6顆SAS+8顆NL-SAS,要13萬2,但容量是36.6TB,每TB成本3600

全SSD比混搭的貴了4.6倍...

unicorn66 wrote:
2顆SSD+6顆SAS+8顆NL-SAS,要13萬2,但容量是36.6TB,每TB成本3600...(恕刪)


其實這樣比不太對 其實如果只有兩顆SSD一般是不會做分層的 少量SSD一般設定為快取即可
會做到分層表示對IOPS有一定水準的要求 一般來說大概也是1x顆做成SSD層
反過來算的話 在同樣IOPS條件下 要非常多顆小容量(一般是300GB SAS)堆起來才能匹敵
所以同樣IOPS的服務水準 SSD反而便宜

那到底什麼情況真正能發揮分層的優勢? 一般來說通常是希望只用一座儲存 但要同時支援大容量跟高速存取兩種不同的需求
如果不用分層 一般的作法就是買兩座儲存設備 高速/低速 然後分應用擺放在不同的儲存上面 可能會多一些成本跟管理複雜度

但分層的缺點就是搬移資料其實需要消耗很多運算及記憶體資源 (CPU跟記憶體規格都要更高)
另外演算法好壞對效能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比如說備份時被讀取的資料不應該直接被標示為熱資料)
這樣對於非常要求高效能的應用 分層可能沒辦法保證服務水準 所以大部分情況 可能還是會採取買多座儲存的方式
尤其在這幾年SSD價格下降後 (買一座SSD儲存變得可行了) 分層漸漸比較沒有優勢的原因

這些是大企業的情況 也許QNAP可以找到有甜蜜點的中小企業客群就是了



這幾台出清準備要被經銷商賜死了,要買要快喔.
再來過幾個月應該又會有機海出現吧~ 純個人意見別砲
現場可刷卡又有統編,感覺 又被玩弄了................
pctine wrote:
官網更新了連結, ...(恕刪)
請問各位,這三台機型,如果對NAS新手而言,那台比較超值划算,謝謝!

newander wrote:
現場可刷卡又有統編,感覺 又被玩弄了......(恕刪)


不能這樣說啦, 前面就有建議過, 這樣做比較貼心啦. 而且這次現場直播影音都做的很好, 不像以前收音都收不清.
FB: Pctine

cht1116 wrote:
請問各位,這三台機型,如果對NAS新手而言,那台比較超值划算,謝謝!..(恕刪)


可能會選 TS-463 吧.
FB: Pctine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