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家用 NAS要設 RAID 1 or 5?

uglycat wrote:
但如果家庭使用,只有一兩人,主要資料存在PC裡頭,也沒有什麼多人應用程式在跑,NAS只是放例如影片,音樂,或PC的資料備份,似乎沒有用到 RAID的需求。...(恕刪)


樓主可能誤解了家用 NAS 的用途

並不是用來「備份」,而是直接就在上面讀取播放

比方說:
有1百套日劇、韓劇、美劇
1千多部電影、MV
數萬首 MP3
數百的 A片

容量高達 2TB以上

難道要每台電腦都裝 2TB 以上的硬碟,來放這些影片?

這樣有點過於浪費,因為每台電腦的硬碟,都存放相同檔案

就算有錢到每台都放一樣的影片,還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如何同步分享?

NAS 的話,就是影音伺服器
網路芳鄰,或掛載為虛擬磁碟機,直接點兩下就播放了
播放影音檔案,其實檔案不必在本機硬碟,也可以是遠端的空間

有人抓了連續劇或電影,直接放 NAS,本機硬碟不必存
其它要看的人,也不必問,直接連上 NAS,有什麼影片,就可以看
這樣的分享方式,才是比較實際理想的


以這樣的用途來說,RAID 0、5 加速是必要的
因為如果很多人同時連線 NAS,看不同的影片檔
硬碟磁頭會跑來跑去,效率會比較低落,需要 RAID 加速

至於 RAID 1、5 的保險功能
收集下載 2TB 以上的影片,需要花多久時間啊,每片都是心血啊
要是硬碟壞了,那多可惜

有次我電腦的硬碟壞軌,讀不到,裡頭A片全損失了
想重抓也難抓,因為都舊片,找不到了
有些很好看的啊,經典片,好可惜

---------------------------------------------

NAS 有 1bay(無 RAID)、2 bay、4 bay

愈多的價錢愈貴,依照需求和口袋深度,進行挑選就可以了

其實 2 bay、4 bay,若不想 RAID,也可以設連接模式
全部硬碟空間都用到,無 RIAD

至於要省錢的話
推薦:FreeNAS 這套自由軟體 OS

這是一種光碟 ISO,下載後燒成光碟片
光碟片開機,進行安裝
超簡易,5分鐘內就可以裝好
裝好後,瀏覽器用 IP 去登入,有 web 操作界面

OS 本身大小不到 100MB
支援 RAID、CIFS(smb)、nfs....等網路通訊協定
FreeBSD 核心,很穩定

用普通的便宜、省電小電腦,比如 ATOM、APU 合板那種的

安裝 FreeNAS 作業系統,搖身一變,變成 NAS
也是 WEB 界面登入操作,螢幕鍵盤滑鼠通通可以拔掉


市集達人 wrote:
現在NAS已經降好多了,2 bay最新的不用5500就可以買到,如果買庫存的,應該不用4500吧!
二手的更是便宜,不用3000就有.像我的DS207,大概賣2000也沒有人要吧!沒關係,只是不能裝DSM4.0而已,用來當raid 1可是相當好用.


哀~我的CS406,只能升級到DSM2.0就不再更新了.......雖然很想要DSM3.X、4.0的新功能,但機器頭好壯壯,也沒啥理由把它淘汰掉。

pctine wrote:
RAID is not a backup.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至於 uglycat 兄所提的論述, 還是有些不太正確.以下恕刪


大大您是 NAS 達人,小弟一定用心聆聽您的教誨。但請允許我補充一下:

1. RAID 跟 NAS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RAID 不是 NAS 的專利。在 PC, Server, NAS 裡都可以設 RAID。對單人使用單機的情形,應該只要在PC做 RAID 即可。若有另一台 Server,也可能那台來做資料與AP分享以及RAID,不需要用獨立的 NAS 來做。但若有多人多機分享資料的情形,用File server 或NAS比較方便,但也不一定需要啟用 RAID。

2. RAID 0是為了加快資料存取速度,RAID 1是為了備援,這點我知道。當然不能說 RAID 是為了 backup = 備份。

3. 做RAID 不需要每顆硬碟相同大小相同型號。但若買台 2 bay NAS, 硬碟容量不同 (1T+2T),那就只有 1T可做 RAID 1, 另外1T不行。至於硬碟廠牌型號不同,現在的NAS應該OK,但是否會因此降低使用壽命或提高 crash 風險,小弟沒看過統計資料也非 data center 人員,不敢論斷。但我相信 data center 採購買HD應該會盡量買同一型號。

4. 小弟想探討的是家用的情形,而非企業用環境。家用資料的大量增加,無非就是影片,音樂,照片。如果在下載過程,儲存過程,RipCD 過程,主機系統直接存取硬碟毀了。在未使用RAID情形,也沒有即時備份的情形下,最多就是一個備份週期的最新資料毀了。那就是記憶卡理得照片重新存一遍,影片重新下載一次,CD 重新 Rip一次。如果用 Word 在寫文件,就是最後那段需要重寫。很麻煩嗎?當然有點麻煩。但相對來說,外接備份裝置crash的機率,就我有限的經驗來看,遠低於系統上的硬碟,尤其是系統碟。

如果工作用的系統與資料區能採用 RAID 0+1,應該最能顯現出效益吧!然後定期將RAID資料區資料備份到NAS或外接碟就可以了。但如果整體資料量大於RAID工作區資料容量,則該NAS或外接碟的全部資料就勢必要至少有兩份才行。至於要採用何種架構,因人而異吧!

5. PC主機不存資料,全部存在設 RAID 1 的 NAS裡,當然是個好方法。但小弟總覺得還需要再另外一台來備份這台 NAS的資料比較保險。若能在異地就更安全啦!

6. 我當然不反對 NAS,事實上我自己還打算再添購一台。本來就沒什麼放諸四海皆準的通則。我只想拋出議題,讓01的朋友在購買NAS之前,再重新整理一下自己需求NAS的理由為何,以做正確的選擇。感謝諸位大大的指點與回應。

NAS會提供一些RAID 0/1/5是每人用途不同,如果你覺得RAID 1 5沒必要,而且檔案PC也有一份 NAS只是另一個Backup那就可以調用成RAID 0或者JBOD的模式,容量大或速度又快一些。
一香(箱)、兩香(箱)、三香(箱)、四香(箱)、五香(箱) (老闆聽了很爽一直搬) 老闆,我要張君雅五香海苔一包
不管是多bay的NAS或是DAS以及外接硬碟 , 各種RAID組態都只是提供給使用者作資料保全或是讀寫加速的選項而已 , 也不是一定就要跑RAID , 想弄一捆柴的JBOD也是可以 , 想怎麼使用還是看使用者本身的需求。

NAS最主要方便的地方還是在多使用者(電腦)的資料集中以及共享上 , 若是本身只有一台電腦 , 資料也沒有分享流通的需求 , 買台外接硬碟或是DAS就夠用了..




derliang wrote:
看了這篇,我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
樓主對這問題會有疑惑,可能是不瞭解別人的需求有百百種。
就讓小弟依自己的情況一一的說明一下,一般的"家用user"為何需要NAS設raid。

用兩台NAS的資料同步功能來取代一台NAS內的raid,這樣會比較划算嗎?
一台NAS可以做的事何必要弄到兩台NAS,徒增管理上的麻煩。
而且用幾台NAS來同步資料,這不就變成是另一種raid了嗎?


如果你有一台性能較差的舊NAS,與性能較高的新NAS,要用來做影音分享與備份。那麼,您會在new NAS 做 RAID 1, old NAS 也做 RAID 1嗎? 我的話想兩台都不設 RAID, 由 old NAD 來備份 new NAS 的檔案就好。這樣 new NAS 的容量可以倍增。


利用外接硬碟定期備份?那麼如果好幾台電腦不就要買好幾顆外接硬碟....
或者大家共用一顆外接硬碟,這樣不就要拔來拔去。
就算是只有自己使用,那麼如果是用筆電的人,不就要記得備份時要把外接硬碟插上筆電。
也許用NAS的人就是為了一點點的"方便","方便"就是要付出點銀子的。


如果有好幾人用好幾台電腦,當然要用file server 或NAS。我前面提的是若只有一人用一台電腦的情形,只需用外接碟不需用 NAS。

只有自己一人用筆電,備份時要記得插上外接硬碟... 的確有點麻煩。因小弟的筆電是外出才用,家裡用桌上型的。看來若只有一台筆電的用家,用NAS是比較方便,或者用雲端硬碟。


小弟家裡有三台筆電,筆電的重要資料要做raid這就有難度了吧...
即使可以做raid,那麼三台筆電做raid的成本大概會比NAS做raid高不少。
筆電裡的資料事實上也只有幾個資料夾是很重要的。
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共用一台NAS上的raid做備份,成本就降低了。

小弟是用 dropbox 來同步不同電腦的工作區檔案。這個,就資料保全性當然比不上NAS 的RAID備份啦!不過外出時或家裡公司的資料也能同步是挺方便的。

我必須承認自己不知道諸位 NAS 用家高手的筆電攜出時是否也都透過 Internet 直接使用家中NAS裡的檔案。


uglycat wrote: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

這個我就真的不懂了,聽個音樂看個影片,為什麼要PC跟NAS一起開呀?
我可以用iphone連上NAS聽音樂,用媒體播放器連上NAS看影片,這些都用不到PC。
而且NAS比電腦還貴?小弟用的NAS可能沒有那麼高檔,但我用的筆電可以買三四台很不錯的NAS哩。


報告大大,因為你的NAS得一直開,另外你總有開機用自己電腦的時候。那時就是兩台一起開。我倒不是說你必須兩台一起來才能辦事。

至於NAS筆電腦貴,很抱歉我把硬碟的錢也算到裡面去了,是我的嚴重錯誤!!請大家原諒。

小弟N年前用過QNAP的TS-109Pro,單顆硬碟的,沒得備份
N-2年前又買了一台中古的TS-109Pro,拿來當第一台NAS的備份機,只有備份的時候才開一下
後來真的覺得麻煩,但如果兩台都開機的話,用電量也大增,一台約要18瓦的電力

後來買了TS-259,2BAY的機種,用電量約24瓦,做RAID1,可是醬子容量就少了一半
雖然資料都有RAID1的保護,感覺比較安心,但其實也只有2成的資料是需要保護的
為了不要浪費硬碟空間,又想部份重要檔案能夠有備份

於是我把兩顆2T的硬碟,都設成獨立運做的模式,不做任何RAID,容量就有4T
然後需要備份的資料夾存在第一顆碟
再利用即時異地備援的功能,把資料備份到第二顆硬碟(異地也可以設定為本地)
假設我需要備份的資料是500G,這樣子我的NAS的容量如下

第一顆1500G無備份儲存+500G資料備份
第二顆1500G無備份儲存+500G異地備份

一共就是3000G無備份儲存+500G即時備份 = 3500G容量

以上供大家參考

KyoMasahiro wrote:
小弟N年前用過QNA...(恕刪)

因為精簡型的NAS可能上面RAID的模式就是0/1/5那些,可能沒法像PC那樣有彈性,
像Intel® 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
http://www.intel.com/design/chipsets/matrixstorage_sb.htm
文中圖所示 可以將重要的劃成RAID 5存放資料,次要的規劃個RAID 0 放遊戲或剪輯影片等

其實那些小型NAS骨子裡也都是Linux或FreeBSD 如果用SoftRAID也是能規劃成這樣子的吧,不過要用之前要先想想那天如果故障時是否有足夠能力處理重建。
一香(箱)、兩香(箱)、三香(箱)、四香(箱)、五香(箱) (老闆聽了很爽一直搬) 老闆,我要張君雅五香海苔一包
在沒有使用 NAS 之前, 小弟以前都是在 PC 上做 RAID1, 主要也是怕重要的資料因為硬碟損壞而 lost, 然後再多一個備份至外接硬碟, 同樣的也是開啟 Windows 上面的檔案共享功能, 供其他台 PC 使用.

但有了 NAS, 更多的功能是在家庭娛樂用途上, photo station 用來紀錄生活上的點滴, 存放在上面的影片及音樂可以直接透過多媒體撥放, 種種的用途早就不只是一台 file server, 而上面這些重要資料當然要用 RAID1 來保護.

所以到底家用NAS 需不需要 RAID 功能? 因人而異吧!
FB: Pctine
河魨 wrote:
因為精簡型的NAS可能上面RAID的模式就是0/1/5那些,可能沒法像PC那樣有彈性,
像Intel® 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
http://www.intel.com/design/chipsets/matrixstorage_sb.htm


根據小弟之前使用的經驗, Intel 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 實際上比市售的 QNap or Synology NAS 的 software RAID 不安全.

首先 Intel onboard RAID 或稱之為 firmware RAID, 它也是 software RAID 的一種, 但它所提的 RAID BIOS 在建構 RAID 組態不夠 smart, 當今天主機板故障時, 整組 RAID set 拿到另一塊主機板插上, 它不見得可以 recovery 回來, 這小弟之前使用 onboard RAID 遇到過太多失敗的例子.

而現今諸如 QNap or Synology NAS 上面的 RAID 是如何做的? 首先它都是 opensource, 格式都是公開的, 即使今天 user 自己沒有能力解決 data recovery 的問題, 送到較專業的資料救援中心, 資料救回來的機率比較高, 再來 BIOS 都是特別重新寫過, 在較高階的機種甚至採用 Dual Flash ROM 做保護, 在 boot 的過程中也會先去檢測硬碟中原有的 RAID 組態, 系統磁區內的程式都還是自動用 RAID1 保護, 這都不是 Intel onboard RAID 有做的, 看似精簡型的 NAS, 但它做的事情可不少.
FB: Pctine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