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 :
A. NAS#1 : QNAP TVS-472XT (原生10G網路), 2019 購入. ; Seagate Ironwoft 8T x4,RAID5 ; RAM 4G,
B. NAS#2 : QNAP TVS-872N (原生5G網路), 2020 購入. ; Seagate Ironwoft 12T x8,RAID6 ; RAM 8G,
C. NAS#3 : Synology DS1823xs+ (原生5G網路). Seagate Ironwoft pro 20T x8,RAID6 ; RAM 8G,
D. PC : AMD 5900X (原生5G網路) ; 另加 QNAP 10G 網卡.
E. Multi-G HUB : Netgear GS110EMX (10G 2 port).
軟體 : QNAP QTS : 5.1.4 ; Synology DSM 7.2 ; 以 NAS Rsync 設定伺服器, 另以 QNAP HBS 3 來設定同步, 將NAS#1 , NAS#2 的資料傳到 NAS#3. 及 NAS#1 的資料傳到 NAS#2.
將 NAS #1, NAS #2, NAS #3, 分別在資料搬遷時以 Netgear HUB 的10G LAN 來連接其中兩者.
若為G級的影像檔為主, 傳輸率約 300 - 330 MB/s.
若為小型檔案較多時, 傳輸率約 200 - 250 MB/s. (檔案型式變動較大).
將 NAS #1, NAS #2, NAS #3, 經 Netgear HUB 的10G LAN 與 PC 連接.
若由 PC 的 SSD (PCI Gen 4)到 DS1823xs 可達 500 MB/s 以上.
要傳到 10Gbps..... 設備要求還是不低. 一般使用 1Gbps/10Gbps 感覺應該不大, 但大量傳檔就差不少.
原計劃是打算買個5port 10G Hub , 減少插拔網線, 但實測後發現用 Netgear GS110EMX 規劃分組網路聚合也湊合.
2.5Gbps 的HUB / 網卡日漸普及, 建議 2.5Gbps 的 C/P 值比較高, 或理論以1821+將 4埠BIND搭配網路聚合或可達到 250M/B 的效能.
此外 SSD 有讀寫次數壽命, 及 NAS OS Cache 算法(如大型檔不啟用) 等. 在某些場景恐不如想像中.
弱時擱置爭議, 強時自古以來,
特權別人不可有, 自己不可無.
eko8714048 wrote:
請教大家,我爬了一堆...(恕刪)
衝多顆BAY數硬碟 就能撐滿10G了...
SSD SATA *2顆 RAID0
HDD SATA *7顆 RAID5
NVME *1顆
https://www.coolpc.com.tw/tw/shop/nas/asustor-fs6706t-fs6712x-nas/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