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1和5 只能撐一顆
RAID 10 運氣好死在不同組可以撐到兩顆,運氣不好死在同一組只能撐一顆
RAID 6 可以撐兩顆
個人是以保住資料優先於效率著想,東西都沒了,效率也是空談,(一般正事公務的資料檔案都不大,效率影響就不大;檔案大的大都是那種影音媒體,沒有效率的急迫性),所以我一共有 4 台 NAS 全部都是做 RAID 6,多年下來都很正常運作。
四顆硬碟 的 RAID 會在重建時或重建前同時死到三顆,也沒什麼好說的了。至於 RAID 驗證演算和每月定期 scrubbing 造成硬碟壽命的減損,從多次更換新硬碟重建的經驗倒是看不出來有什麼明顯的影響,大概是既已過保死了就死了吧,三年保跑到三~五年的占大多數,反而是碰到過同時購買的某一批集中在過保前發生問題要做 RMA 更換的情形感受比較深。
資料備份是另一件事就不討論了。
a1337 wrote:
1 第一槽放SSD 當系統碟
很有趣的思維,NAS 並不像一般 PC 那樣只是一個 C: 系統槽運作....
除非 NAS 就只在第一槽安裝了一顆硬碟,否則 NAS 不會把系統只放在第一槽。也不會指定系統只使用第一槽的硬碟執行。
當任何一顆(包括第一槽)硬碟出事不能使用而發生降級等問題時,系統必須還能正常運作來修復問題,就表示其他槽的硬碟也裝有系統程式的副本可以即時互相支援接管....
NAS 的主要效能訴求是在提供資料檔案服務時的效率,而不全然是存取系統程式的速度,一般 NAS 的 CPU 不需要很強就說明了這一點。因為影響檔案服務的效率瓶頸主要因素是在放資料的硬碟機械動作,而不在每個工作程序初次一次性系統程式的存取載入。
所以一般 NAS 上的 SSD 是拿來當快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