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插網路線,速度沒慢那麼誇張,那才把矛頭指向 無線 WIFI 上。
不然這樣隔空抓藥的,能難找到確切病因。
***************************
Jumbo frame 巨大封包(巨大訊框)
網卡(伺服端) <---> 交換器/AP <---> 網卡(客戶端)
三方面都要配合。
只能在區域網路使用。
且三方都要改設定(MTU),並不是其中一方開了就有作用。
標準封包大小(MTU)為 1500 bits。
互聯網上以這個數值為標準,所有網路設備 MTU 都是 1500。
而 Jumbo frame 巨大封包,可設定 2K~9K(9198)
網路傳輸,會把資料切割成 "封包" 送出,每個封包大小為固定的(MTU),而切割過的封包,得加頭加尾(類似包裹要信封袋裝著)。
Jumbo frame 的加速原理:如果切割封包大一點,就可以省略掉小封包加頭加尾浪費的頻寬和動作。
比喻就是:本來用 小袋子 裝資料送出,改成用 大袋子 裝,這樣一來 裝包/解包 花的時間就比較少,傳輸更有效率。
那為什麼互聯網不用大袋子裝(MTU 設高一點)?
因為 TCP 可靠傳輸,封包寄丟了,要重發。而在全球性的網路,寄丟封包是很常發生的。小封包丟了,重發快,大封包丟了,要花較多時間。
大包、小包 是各有優缺點的。大封包只適合區域網路,或超高速光纖網路使用。
還有一個原因是早期網路撥接的,速度超慢,如果傳 1K 資料,卻用 9K 的箱子去裝,就會變成白浪費頻寬流量。算是一個歷史包袱。
Jumbo frame (講白就是 MTU 改大),實際要使用很複雜,要改很多東西。
如果沒改好,會產生不匹配,一方送出 9198 大小的封包,另一方卻以 1500 為單位接收。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1) 無法連通斷線(無容錯的機子就直接斷線),2) 速度反而變得奇慢無比(有容錯的機子不會斷線,但容錯修正花時間,所以變慢)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