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如果 Synology & Qnap 合併多好?

目前使用QNAP TS-251 感覺非常好

有虛擬機,我24H待命不用帶著電腦
照片、影片、甚至家裡的影音都靠它
和朋友、家人分享照片
HDMI多媒體播放功能等等...
最近要來試錄影監控...

至於前陣子出KTV ... 只是功能之一你可以不要使用....
多了這些功能價錢並不會變貴...
愈來愈多跨領域的功能出現,這對消費者是一件好事
每間公司都在尋求自己產品的突破來增加客源
像以前我從來沒想過NAS還可以當虛擬機...

QNAP這幾年的變化很大,之前我在他們集團工作時還沒有這樣子的感覺
很高興他們的改變,當然,這市場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㑹不會又變成紫色光芒集團?
EluSiOn wrote:
如果 Synology...(恕刪)

saber11 wrote:
想太多了智慧型手機...(恕刪)


是我的記憶有誤嗎?
那時候已經很多品牌在做觸控手機了
APPLE只是比較早開始用電容式觸控螢幕
其他家一開始都是電阻式觸控居多
APPLE導入觸控到手機?
我想不是
APPLE當初只是走跟傳統手機業者不同的經營模式
然後也成功了而已
這問題倒是讓我想到,要是全世界的人都只剩下一種性格,那會是多麽令人崩潰的世界。其實沒有所謂哪種好,因為一旦只要心裡在意了,就永遠都會覺得不好,不在意的話即使再多幾家也沒有感覺。畢竟你的比較點,是基於兩家都存在的條件,一旦合併後,你就沒有雙方所謂優點選了。

airpower wrote:
目前使用QNAP TS...(恕刪)


廠商越多對消費者越有利這點,其實也是物極必反,因為偷料會變成常態且被合理化,就像現在電子業是一樣的,什麼產品做的都爛,但是什麼都能拿來拼價格。原本競爭的雙方,就開始了第一個合作項目,那就是向消費者隱瞞,雙方都偷的這些部分.... 因此好壞都始終沒有消失過。

即使功能多了,但是沒有一個能夠穩定的話,你會寧可買單一功能,那麼有沒有功能又多,卻又沒有Bug的呢? 如此違反定律的東西,地球上根本不會存在.....
saber11 wrote:
想太多了
智慧型手機是怎麼玩出來的
是忽然出現一家廠商APPLE導入觸控到手機
其他廠商看到這種趨勢才一起投入下去做
如果當初APPLE沒有跳下去玩手機產業
現在我們都還在拿一般的手機
因為當初大家都覺得手機就應該長這樣
沒有人有想法去創新...(恕刪)


講段故事......

最早以前手機和PDA及其他如GPS、電子字典、隨身聽等等是分
開的,出個門帶個三、四樣3C產品在身上也不覺得奇怪。但是
當Skype出現在PDA上時, 忽然有人想到為什麼PDA不能拿來當
手機?? 於是PDA開始和手機結合,但又有人覺得這樣好像拿個
磚塊在講手機實在太醜了,而且手機是拿來講電話的,其他功
能應該只是附加,於是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

有天有個賣蘋果的出來,把這個觀念扭轉==>電話應該只是手
機功能的一部分,忽然之間點醒了大家,原來手機可以把很多
功能整合在一起,智慧型手機開始如雨後春筍的冒出,而原來
堅持手機應該是講電話的繼續堅持自己的路,等到發現苗頭不
對時則為時已晚....

chiujung wrote:
講段故事........(恕刪)


不過我看完這段故事之後,心裡想到的是,應該要建議你去看賈伯斯的故事,
你說那個賣蘋果的,其實當初才是最多堅持的人,但也因為堅持才讓他能夠翻身的。
而蘋果至今也依然是全球要求最多的企業之一,所以有堅持跟有創意並不衝突。

蘋果的那些優勢,都跟他本人無關,因為他不斷堅持的都並非技術方面。

最該堅持的事情,就是繼續堅持做自己該堅持的事,因為是唯一能變成事實的。
chiujung wrote:
有天有個賣蘋果的出來,把這個觀念扭轉==>電話應該只是手
機功能的一部分........(恕刪)

第一代的 iphone 是在 2007 年發表,但我的 mio a701 智慧手機是在 2006 年就購買使用,且它的前身 mio 168 PDA 我也是在 2003 年就買來當車用導航。直到後來充電頭壞了,改買 A701 來使用。

誰先誰後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可以活到現在,或在未來繼續存活下去。

NAS 也是一樣,看是朝 商業用途 或是 朝 家庭娛樂 去發展,反正最後也只有強者才能存活下來。
changpizz wrote:
不過我看完這段故事...(恕刪)


Jobs 他堅持的是要以人最自然操作的方式去操作任何 3c 產品. 他在 1980 就想要作 ipod touch 了. 中間測試性的產品是 Apple Newton. 相對的 MS 也有測試過 ms pda. 這些產品也都是經過失敗然後改良, 最後才出來了 2007年9月 蘋果才 ipod touch, 後來的進化成爲 iphone.

現在一般消費者的生活是圍繞着智慧型手機, 然後我們的客廳也開始以智慧型手機的系統而去作衍生. Apple TV, 小米 TV, Fire TV, Android TV, 當然上述這些產品還沒有在臺灣市場開花結果, 但是在中國市場或是美國市場, 以及都是以這些 streaming tv player 爲主了.

NAS 的市場不是 qnap vs snylogy vs asustor 而已, 它面對的是 雲端影音服務 (netflix, MOD, hulu, HBO), 雲端硬碟 (flcker, google drive, icloud, facebook, instagram, office 360, one drive, dropbox)

像是現在手機拍照後, 都非常的自動備份到 icloud/google+, 而各大數位相機廠商 (nikon, canon, sony)也有它們各自推的 image cloud 服務. 現在變得是爲什麼一般消費者要購買 nas 勝過上述這些網路雲端服務, 然後這些原因要如何讓消費者知道. 在行銷的力量上, qnap+synology+asustor的總和 都比不上上述任何單獨一家的行銷.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使用 nas 來抓片看片的族羣, 其實都是很帥起的強尼戴普, 加勒比海的海盜. 這個族羣永遠不會變成主流消費者 (如果是的話, 臺灣又要被放到美國 301名單裏面了, 大概只有 5/6年級知道)

nas 可以當有 vm 功能, 但是有多少家庭會這樣子作 而且有需求這樣子作?
nas 可以當 ktv, 但是大家去唱歌, 還是享受羣樂樂的氣氛?
nas 可以備份雲端hd, 但是資料到底是在雲端的保存容易遺失資料, 還是在自家的 nas raid1/raid5 的架構安全?

Apple 的 CEO 庫克說 Ipad pro 可以取代所有的筆電, Lenovo 的 楊元慶說 pc 市場不創新, 就只有死路一條. 今年筆電/pc 市場已經萎縮了 8.7%. 那麼 NAS 市場呢? 現在的nas 市場的競爭是創新, 還是紅海的撕殺.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EluSiOn wrote:
Jobs 他堅持的...(恕刪)


當頻寬不是問題, 當成本不需要考量, 那麼 E 兄所言的雲端勝過一切是事實, 但還是回到現實面.
FB: Pctine
這部分也不是我危言聳聽, 而是今年 cisco 的研究報告 http://www.cisco.com/c/en/us/solutions/collateral/service-provider/visual-networking-index-vni/VNI_Hyperconnectivity_WP.html 簡單的說 cisco 預估 2014~2019 全球的頻寬增加3倍, 然後它細分到每一個區域. 不同的產品 (智慧手機/平板/電視/pc 等) 預測最大增長的部分是 手機跟平板, 它的研究還有針對 電視 1080p vs 4k 的部分, 非常專業而且細膩 (internet video, p2p, xbox, ps4). 也有 M2M (IoT) 的部分.

他們從歷史數據(從 1992)以及未來的預測, 區分出美國, 歐洲, 亞洲等不同地區的增長, 以及使用量. 如果臺灣的頻寬沒有更上, 我們只會被其它國家拋棄再後面, 沒有競爭力, 如果頻寬上去了, 價格成本一定會降下來的,
Oneplus 8 Pro• Thinkpad T480s• PVE6+OMV4+NextCloud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