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uit wrote:公司最少需要 100...(恕刪) 基本上,nas 要衝到這容量,是不會有問題的。但你應該要考量的是好不好用,和好不好維護。建議你除了容量的考量外。要慢慢去了解公司對這些儲存空間的用法,還有上面對這個案子的支援程度,再去作規劃和評估。若只是單 100TB 作一個 RAID 5 或是作二個 50TB。對我而言,我其實比較怕的是硬碟了,因為很常發生同一批的硬碟,會在差不多的時間一起壞。所以一個 100TB 的RAID 5 和 二個 50TB 的RAID 5 ,對我來說風險都很高。我反而會變的對硬碟的品質比較要求了。
組三台電腦,買三片高階RAID 卡 24 PORT,一台電腦包含RAID卡 10萬搞定,買 72 顆 4TB硬碟,一顆約一萬,共72萬,組RAID 10,每台電腦的容量是 4*12=48 ,三台就超過100 TB ,約花100萬就搞定了。另外還有硬碟陣列櫃的問題,轉成外接機箱含獨立電源,一個8顆硬碟的機箱,約一萬至兩萬,買九個,算兩萬,在加18萬。其實一台電腦裝三片RAID 卡也可以,這樣又省掉兩台電腦的錢。
100TB 若採用 4TB 一顆的,需要 25顆做 RAID5 (容錯1顆),要浪費1顆容量,則是 26 顆做 RAID6(容錯2顆),要浪費2顆容量,則是 27顆以這個顆數來說,建議採用 RAID6 較為保險。都那麼多顆了,再多浪費一顆也沒什麼差。可多幾顆在線備援的(空的),偵測到有壞掉的,立即自動頂上去重建,恢復健康度。避免太晚發現處理,壞太多顆,整個陣列崩潰全毀。其它 RAID 選擇,還有 50、60、10、55...之類的,過於複雜的,一般實務上較少用,容易操作失誤導致資料全毀。但要提供數量這麼龐大的 SATA 插槽,就算插卡,成本也會太高,分攤到幾台去合成容量(iSCSI、NFS ...什麼的),會比較經濟。各台之間,可以用 10G 光纖網路串連,或者 1G 多網卡 bonding 分散負載。另一種方式是找:硬體磁碟櫃。提供 eSATA 那種的,整台數顆容量,插到伺服器只當一顆的用,然後伺服器再去組 RAID。可以有兩層 RAID 保障。但是花用的硬碟顆數更多。且硬碟櫃本身所費也不低。一台 4bay 的,全部 4TB 硬碟,硬體 RAID 5,有 3顆容量 12TB 可用。需要 8~9台左右。32顆~36顆硬碟。一台 8bay 的,全部 4TB 硬碟,硬體 RAID 5,有 7顆容量 28TB 可用。需要4台左右。32顆硬碟。伺服器那邊用 RAID5,有兩層保險,但要浪費一台硬碟櫃。如果伺服器那邊要做 RIAD5,硬碟櫃用 4bay 的較為經濟。用 LVM 串起來,較不保險(只有那些硬碟櫃本身的硬體 RAID5,一層保險),但不用多浪費一台硬碟櫃。保險基本上就是用錢買的。這之間如何取捨,就看錢多錢少。不過這種方式較不推薦,因為硬體式的相容性不好。幾年之後機子壞掉,想買相容的 RAID 的機子,可能買不到。儘量用 軟體RAID 會比較好,相容性較高。多台電腦,用網路(iSCSI、NFS...之類)串起來。作業可用 Linux,掛載為虛擬磁碟+LVM邏輯分卷 之類的,把容量串起來。如果要兩層保障的,伺服器那邊就組 RAID5,要浪費掉一台的容量,但風險可以降到很低。成本上來講,也更為低廉。只是佔用的空間也許比較大。沒有要對外展示作秀,用鐵架疊起來就好了。相較採用 1~4U 機殼+機櫃什麼的,會經濟很多。
直接找專業的價錢,自組的至少可以買兩套,甚至三套,麻煩的後續維護,找專業的有24小時支援,當然比較安心,省的學一堆東西,也不用浪費時間建置,一通電話專人到府服務。但是也是有保固期,保固期過了,後續就要繼續花錢買服務。
downtodo wrote:直接找專業的價錢,自組的至少可以買兩套,甚至三套,麻煩的後續維護,找專業的有24小時支援,當然比較安心,省的學一堆東西,也不用浪費時間建置,一通電話專人到府服務。...(恕刪) 這種規模還用自己組的 server 來跑, 樓主這個工作應該做不久.真的! 千萬不要一心幫老闆省錢. 他最終不會感激你的.
用 NetApp 的 NAS 可以有 100TB 可用空間,然後 data disk 可以同時壞兩個,parity disk 也可以壞一個。預算出來,就都不是什麼大問題。(NetApp 用的是 raidDP 的技術,而不是 raid-5)另外也要考慮幾個 controller, 若只有一個控制器來拖 100TB,先不管是不是負荷很大,要先考慮控制器如果發生問題,整個陣列就無法使用。一般來說以安全性考量,會建議雙控制器,除了可以互相備援之外,還可以各拖 50TB,讓效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