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耐震(內建高感度陀螺儀晶片,偵測到移動,立即磁頭 Park)
溫度感應(過熱自動降低轉速)
快取 RAM 更大
處理器更高級,每秒能處理的讀寫要求數更多。智能優化讀寫運算,相近位置資料的讀寫要求,優先一起處理,減少磁頭跑來跑去做白工。
.......啥的
裝風扇才是王道啦,24H 開機的硬碟,一定要風扇吹
耐震的什麼,除非地震,不然誰沒事吃飽太閒去震機器,又不是錢太多。
RAID 如果常常在更換硬碟的,買太貴的也不好。太傷本。
C/P值要好好計算,如果貴到 2倍,那要三思。反客為主了。
RAID 才是主。正因為硬碟會壞,所以才有 RAID 這種保障技術的誕生。硬碟品質那是額外參考的。
比方說:
原本打算 2顆硬碟組 RAID1
如用貴2倍的硬碟。
那還不如乾脆買便宜的 3~4顆 組 RAID1 更保險。
原本打算 3顆 組 RAID5(容錯1顆)
如果用貴2倍的硬碟
那還不如便宜的 4顆組 RAID6(容錯2顆)
RAID 的變化組合很多,要更保險的,也有更保險的 RAID 機制(只是要用更多顆硬碟)。
所以如果硬碟太貴,還不如買便宜的更多顆,升級 RAID 機制。
也不一定要用硬體 RAID。 OS 的 SOFT RAID,相容性更高,彈性更大。
企業型什麼的,都是廠商在講的。最終決定的還是人品。企業型用不到一年就壞的,我就遇過。
保固保硬體,不保資料,就算給5年保固也沒用,資料無價。資料才是最重要的,硬體花錢那是其次。
相同的預算下
賭人品,用昂貴的硬碟+低保障的 RAID?
還是用 便宜的硬碟 + 更高階的 RAID 機制(要更多顆硬碟)?
個人頃向於後者。因為前者是一種賭博(有道是十賭九輸)。而後者則是有科學機率的。
當然有錢的話,可以用 昂貴的硬碟 + 高階 RAID 機制(要很多顆硬碟)。
問題就是:不是土豪。所以才要精打細算。
即便硬碟型號相同,但廠商可能會進行小改款。
這些都會導致硬碟型號相通,但不同批,表現就不一樣。
導致會變成有些硬碟要等其他較慢的硬碟跑完。
所以推薦大家盡量用買同一批硬碟。效率會比較一致化。
但現在是因為現在硬碟耐用度太差,
萬一同一批硬碟韌體有問題或製造過程異常,
可能故障發生時間會很接近。
加上通常只要有一顆硬碟壞掉時,RAID重建會大量操作硬碟,
如果硬碟壽命到了,可能重建RAID時會變成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導致其他原本正常的硬碟也一次故障。一次壞兩顆以上,不是沒有可能。
以前硬碟耐用度真的比現在好。
硬碟廠商也出過太多次包了。現在硬碟真的安全耐用嗎?
即便是企業用?保固比較常,就真能擔保不會出錯?
效率與安全考量,我會建議安全至上。我會寧可買不同批硬碟,
而不是為了效率選擇同一批硬碟。
cdrw wrote:
加上通常硬碟壞掉時,RAID重建會大量操作硬碟,
如果硬碟壽命到了,可能重建RAID時會變成壓到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次壞兩顆以上,不是沒有可能
...(恕刪)

我就遇過....
重建完後...馬上壞另一顆...

客戶的長官還說為啥壞顆硬碟要用到一星期...
偶的長官也不問我是啥問題....
X!立馬黑了

那時還是用貴鬆鬆的 萬轉 SCSI 硬碟
然後公司的紅人自以為事的就說打掉重建資料在由磁帶倒回來...

結果我最菜只好照做...

星期一發現硬碟壞掉換一顆....
星期二重建完 OK
星期三硬碟又壞掉另一顆.又換一顆...
星期四就被唸了

結果星期五重建倒資料....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我雖然僅玩過一次SCSI硬碟,然後就沒再碰了,一整個只有玩家水平。
印象看過一個老手寫過的文章 (儘管我年紀可能比他大),他自己硬碟power-on超過三年,就一定換。MTBF這東西,也只是參考,我人品不好,兩到三年覺得是個還可以的數字,會讓自己少憤世嫉俗些...
(話說,既然說自己是玩家,還硬要上來湊熱鬧...)
補充:
有找到一篇文章
http://techreport.com/news/25643/reliability-study-tracks-25-000-hard-drives
裡面提到 google 2007 年的文章,還有 backblaze 2013 年的資料,過了四年就很危險溜。另外,有秀出類似微笑曲線的圖,我也認同。所以當看到網友寫硬碟品質越來越差時,就會猜想,是不是因為遭遇到硬碟小寶寶早夭折的狀況,而不是越來越爛,因為,一直都不怎麼好,差不多就跟燈泡一樣,明明可以做出不會壞的,但是故意不這麼做。
隨後,backblaze 2014 年初又發了一篇文章,統計他們手上各品牌硬碟的壽命:
http://blog.backblaze.com/2014/01/21/what-hard-drive-should-i-buy/
這文章裡,兩年就更換,真的不會太早。
華碩伺服器部門(指生產和出售)的人顯然是認為沒差
因為華碩賣的伺服器用硬碟就是拿普通級硬碟來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13&t=1645963#20824996
我們公司也有與上文樓主相同的經歷
剛好發現 backblaze 這傢伙也有寫消費級跟企業級的比較,可是,他手上,企業級的硬碟,都沒超過兩年,但就趨勢而言,兩者損壞的趨勢沒太大差別,目前企業級的好處,就是保固期比較長,對資料保護來說,比較沒幫助,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http://blog.backblaze.com/2013/12/04/enterprise-drive-reliability/
pigtailleo wrote:
隨後,blackblaze 2014 年初又發了一篇文章,統計他們手上各品牌硬碟的壽命:
http://blog.backblaze.com/2014/01/21/what-hard-drive-should-i-buy/
pigtailleo wrote:
剛好發現 blackblaze 這傢伙也有寫消費級跟企業級的比較,可是,他手上,企業級的硬碟,都沒超過兩年,但就趨勢而言,兩者損壞的趨勢沒太大差別
http://blog.backblaze.com/2013/12/04/enterprise-drive-reliability/
感謝您這兩篇參考資料
這兩篇文章的最後結論,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我個人是認同backblaze的結論,但我猜有些人應該不認同
更久的保固,那要看增加的價格,如果增加不多那才划算
不然發生問題時,保固也不過就是換一顆硬碟,資料仍是不保
萬一需要以換電路板或拆殼方式救援資料,剩下的保固期限也就當場作廢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