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一開始沒講清楚,小弟的計劃是組 i7 + 16GRam
系統用SSD安裝 Win8 or Win7 64bit , 當然也可以用 2008 or 2003
再另外用一張Raid卡+銳銨或其他內接抽取式裝置+WD Red 3T*5做Raid5 ,開FTP跟NTFS Share分享使用
裡面主要的資料都是影片 資料 照片 (家庭的生活記錄,小孩的成長影片,當然還有一X道,1080P影片 XD)
至於備份小弟現在已有外接3T硬碟,以及WD的6T NAS可使用,所以就不使用PC內的空間來備份
這樣扣掉軟體費用,硬體好像也不會超出現有的NAS太多,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可行性如何?
畢竟裡面的資料小弟是想放一輩子
還是大家都怎麼處理跟備份這類型的資料呢?
yougetit wrote:
想請教一下若小弟用現有的PC組裝方式,組一台可自用,又可以當NAS的PC
不知道該如何搭配會比較好呢
個人是不建議這麼用.....
如果NAS只有你一個人在用,那就乾脆直接買磁碟陣列櫃。(雖然也不便宜,但至少比具有磁碟陣列功能的NAS便宜吧)
如果NAS是大家要用的,那你自用的電腦和NAS分開是比較好的方式。如果要省錢,那就找一台等級不用很高檔的電腦灌FreeNAS,買個磁碟陣列卡或磁碟陣列櫃搭著用,這樣應該比買市面上4bay(以上)的NAS便宜多了。
以下FreeNAS的文章請參考看看
http://catfreenas.blogspot.tw/2009/10/freenas.html
http://catfreenas.blogspot.tw/2009/10/freenasswap.html
http://catfreenas.blogspot.tw/2009/10/windowsfreenas.html
http://catfreenas.blogspot.tw/2009/10/freenasftp-server.html
FreeNAS免錢,同時FreeNAS也支援軟體RAID,如果你連磁碟陣列卡(或磁碟陣列櫃)的錢也想省下來的話,也是可以啦,但就是自己勤勞點多研究一下.....
http://www.wretch.cc/blog/jerry0822/13820971
yougetit wrote:
至於備份小弟現在已有外接3T硬碟,以及WD的6T NAS可使用,所以就不使用PC內的空間來備份
這樣扣掉軟體費用,硬體好像也不會超出現有的NAS太多,只是不知道這樣的可行性如何?
畢竟裡面的資料小弟是想放一輩子
還是大家都怎麼處理跟備份這類型的資料呢?...(恕刪)
既然你已經有一台 WD 6TB NAS, 那麼就直接備份至這台就好了. 而備份軟體印象中 WD NAS 應該有附吧! 直接使用就差不多夠用了.
至於你提到的用 i7 來組 NAS, 但看起來你平常應該就是拿來當一般的 PC 使用, 並不曉得你的資料量現在有多少, 通常小弟的建議是, 能夠用 RAID1 達成的, 就不需要動用到 RAID5, 不管你用 PC or 市售 NAS, 儘可能讓系統簡化一些.
但還是一句老話, 通常你用 i7組出來的 NAS 和市售一般 Atom 等級的 NAS 花費差不多, 但在軟體(包含 app)的功能上, 要達到相同的水準, 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
你已提及上面都是一些小孩成長的過程, 及重要的檔案, 小弟還是建議你放棄自己用 i7+RAID Card 來組 NAS 的念頭, 花錢買一台像 DS1512+ 這樣等級的 NAS, 設定排程將重要檔案備份至已有的 WD NAS, 如果仍不足, 再加上 NAS 既有的雲端備份, 這樣花錢買個備份又可心安比較實際.
FB: Pctine
yougetit wrote:
小弟的計劃是組 i7 + 16GRam
系統用SSD安裝 Win8 or Win7 64bit , 當然也可以用 2008 or 2003
再另外用一張Raid卡+銳銨或其他內接抽取式裝置+WD Red 3T*5做Raid5 ,開FTP跟NTFS Share分享使用...(恕刪)
Synology群暉科技 DiskStation DS1812+ 8Bay頂級效能網路儲存伺服器 Pchome賣29999(實際買會更低點)
你PC寫出來的規格組好也差不多這價格了吧,而且我相信你軟體還需要破解或裝盜版對吧
加上噪音+耗電量+架設維護時間,買台i7 PC 長久下來當NAS非常不划算...
別跟豬打架,得不到好處還會弄的一身臭
1. 備份
2. 分享
所以小弟選擇了 群暉 1812+
備份方式是用 shr2 兩顆硬碟容錯,
裏面東西有...
1. 所有的照片. 包含舊照片轉成電子檔.
2. 所有的音樂.
3. 我所有的 CD, DVD, BD 備份成的 ISO 檔.
4. 網路上下載好看, 好玩的 MV, 廣告影片等等...
5. 我自己電腦要用的所有的 free software.
6. NDS, 3DS, PSP, PS3...ROM.
7. 電子書, 雜誌等掃瞄後的電子檔...
不過目前我的 NAS 16TB快爆了, 可能要再買
DX510來接了...
分享部分, 朋友, 家人, 親戚可以透過網路看到照片跟聽音樂,
在家用 iPAD, iPhone, 可以隨時看照片, 音樂, 電子書.
電視可以直接連線看照片, 音樂, 影片等,
藍光播放器可直接播放藍光電影...
以上, 給版大參考參考.
小弟的宗旨,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 就不是問題...
但小弟不有錢(這要說明的)...
RAID-5
可用容量 = (N-1) x min(S1,S2,......Sn)
容錯能力 = 容許 1 顆損壞
3T*5 做 Raid5
總容量 = 3T x (5-1) = 12T
RAID-6
可用容量 = (N-2) x min(S1,S2,......Sn)
容錯能力 = 容許 2 顆損壞
3T*5 做 Raid-6
總容量 = 3T x (5-2) = 9T
RAID-6 雖然可以使用的容量較少,但是允許一次壞 2 顆硬碟,保險程度就會比 RAID-5 來的好。
至於容量縮減的問題,也許 CPU 不用買那麼好,錢省下來,多買幾顆硬碟,容量就可以更大。
多買幾棵硬碟,還可以做熱備援,若有損壞的,立刻自動頂上去重建。
不玩遊戲,純上網,用到 i7 好像也沒什麼意義,除非說有在轉檔編輯影片,然而硬碟都那麼大了,想必也太不需要轉檔了,直接看高清的更爽。
NAS 主要功能取向是:
1.儲存空間要大:所以硬碟能裝愈多愈好
2. IO 效能:RAM 用多一點,快取大,性能提高。網路方面也可以綁定多網卡提昇頻寬。
3.資料安全性要高:採用更安全、風險更低的的 RAID 模式。
維基百科-RAID
什麼是延伸型的磁碟陣列組態?
RAID 更高階的模式,還有: 10、50、60、51、61
進階加速型:
10:兩組 RAID-1,再組成 RAID-0 加速。可用容量 = N顆/2。
50 :兩組 RAID-5,再組成 RAID-0 加速。每一組允許同時壞一顆硬碟。可用容量 = N -2。
60:兩組 RAID-6,再去組成 RAID-0 加速。每一組允許同時壞兩顆。可用容量 = N - 4。
進階保險型:(會浪費大量硬碟,屬於花錢買保險型的)
51 :就是兩組 RAID-5,再去組成 RAID-1 鏡射。允許其中一組全毀,或者兩組同時各壞一顆。可用容量:(N/2) - 1
61:兩組 RAID-6 再組 RAID-1。允許其中一組全毀,或者兩組同時各壞兩顆。可用容量:(N/2) -2
高階型的模式,大多是用 SOFT RAID(作業系統提供的軟體 RAID)去組。
因為:
1.有提供高階模式的 RAID 卡,非常昂貴。
2.RAID 卡也不是無敵的,如果 RAID 卡壞掉,那再怎麼安全的模式都是枉然。
而如果用 SOFT RIAD,就不存在 RAID 卡損壞的風險。即使 OS 碟爛掉,只要重裝一套 OS 就可以救回 SOFT RAID。
不過 SOFT RAID 使用上需要相關的 OS 操作知識。
買現成的磁碟陣列櫃,或 NAS,也是同樣的問題,中低階的機種也許不支援那麼高階的 RAID 模式,有支援的那一台價錢說不定都能買一台車了,且機子有可能壞掉,或者裡面的卡壞掉。保固保機器,不保資料。
硬體式 RAID 由於是封閉系統,資料打散的方式....等等參數,都是黑盒子作業,各家晶片都不一樣。如果硬體不幸壞掉,需找到一模一樣的硬體,才有機會救回 RAID 資料,僅是有機會而已,還不一定能救回。所以有些人會一次買兩張 RAID 卡,一張使用,一張放著生灰塵備用,就是怕哪天卡壞掉,有個一模一樣的可以換。
而 DIY 的好處在於高度的靈活性,可使用更合理的價格,使用到高階的 RAID 模式。
主機板

Zotac H55ITX-A-E
(用這張的原因是內建網路晶片是intel,且又有6port sata+1port e-sata)
i3-540 cpu(因為用soft-raid,會稍微吃cpu效能)
4G ram*2(這張板子最大可用8G*2,但要i5以上cpu)
免費的Freenas當系統,soft-raid用ZFS+raid-z
ZFS的威力
raid-z(提供一顆HDD故障的容錯)
系統安裝在不要的4G隨身碟,用usb開機
2T HDD 7200rpm*6顆(因為用raid-z,所以實際可用容量只有5顆)
330w Power
機殼

(不需要常常抽換硬碟,且可以裝一般power)
整套價格不含硬碟大約1萬初可以搞定,這樣的效能就可以跑滿1G的網路頻寬。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