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什麼家用 NAS要設 RAID 1 or 5?


Jeromel wrote:
即使因此中斷了一、兩天的服務,這也不會對user造成使用上的衝擊。

「不便」的情況是必然的,
但個人感受不同。

Jeromel wrote:
你可能沒看懂樓主和我...(恕刪)


我想..我應該懂你和樓主的意思...
但NAS設raid1,5最大的好處就是即時備份.我以前就是用外接硬碟來備份.
兩顆硬碟都存有風險,外接硬碟不時時上線,是否健康更是一大問題.
更何況還有"版本"的問題.結果一份資料備份了3,4份,最後每一份都不敢殺,深怕砍了重要資料.
實作了,一台2bay的NAS現在已經很便宜了,我的DS207已經用很久了,新的功能都不能裝,但就好在它有raid 1,我的資料放在裏面決對比我自己備份來的妥當.

Jeromel wrote:
你可能沒看懂樓主和我...(恕刪)


感謝 Jeromel 兄幫我解釋得這麼清楚。

用 RAID 來做資料備份,當然最好,只要預算不是問題。但是,用 RAID 事實上也有一些缺點:

1. 成本較高。無論在主機或是 NAS, 必須支援 RAID (0,1,5)。當然,目前的 NAS 只要 2 bay 以上都支援 RAID。

2. 採用RAID時,一般來說硬碟必須同型號同容量一起使用。當使用一段時間硬碟壞掉一顆時,通常買不到另一顆相同型號的硬碟來替換。而且根據經驗,第一顆壞了之後,同型號的第二顆之後也很容易壞掉。於是你得一次把所有RAID硬碟都換掉,於是成本倍增。照理說,用正副兩位駕駛來開一架飛機,會希望正駕駛掛掉以後,副駕駛能接手才對。但RAID架構,正駕駛走了之後,你還得盡快主動解聘副駕駛,重新招聘兩位駕駛。萬一你用 RAID 5, 一次得換掉多顆HD,更傷。

3.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光是一般備份的資料還原,就已經讓人提心吊膽的事。

4.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用膝蓋來想,也知道肯定要耗費更多能源。所以我猜環保團體應該也不會那麼支持,就算耗電量低,還是需要金屬等材料。是不是?

如果不採 RAID 架構來做備份,而是採異碟定期備份,或是同步資料備份 (synchronizing),就沒有需在同一台機器,同型號硬碟的問題。甚至採購策略還會變成讓每顆做備份的硬碟採不同廠牌型號,以免得了碟瘟一顆死全部死。硬碟大小不同,速度不同也沒關係。硬碟利用率將大幅提高。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是一個優秀的分散式硬碟管理軟體。

以上所提,當然是指原則上是單人使用環境,或是多人使用但只單純用來做資料備份的需求。如果是多人共享的資料庫,即時運作又很重要不容當機的系統,當然得採用 RAID 以提供備援系統。但如果只是個人備份影片,CD,照片等等。應該沒那麼 critical啦!如果系統直接存取使用的硬碟毀了,不急的話就換一顆硬碟然後將資料由備份碟還原回來即可。如果急的話,就改一下AP存取資料的位置到備份碟(=將外接碟接上主機),依然能立即使用。

在這個版發表這言論,請大家別捶我。

pctine wrote:
每個人對於資料的重要...(恕刪)


同意大大的說法。只是小弟覺得,就個人家用而言,主機 (內含工作資料碟) 做RAID的必要性遠高於 NAS做 RAID。
uglycat wrote:
用 RAID 來做資料備份...(恕刪)


RAID is not a backup.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至於 uglycat 兄所提的論述, 還是有些不太正確.


採用RAID時,一般來說硬碟必須同型號同容量一起使用。


並不需要.


當使用一段時間硬碟壞掉一顆時,通常買不到另一顆相同型號的硬碟來替換。而且根據經驗,第一顆壞了之後,同型號的第二顆之後也很容易壞掉。


這部份並沒有看到有數據去支持這項說法. 如果真的是這種情況, 現在的 data center 應該早就都 crash 一半了.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光是一般備份的資料還原,就已經讓人提心吊膽的事。


RAID 重建在機房常發生, 也常在做, 現在的 RAID 技術沒有那麼不堪一擊.


>>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用膝蓋來想,也知道肯定要耗費更多能源。所以我猜環保團體應該也不會那麼支持,就算耗電量低,還是需要金屬等材料。是不是?


從環保的概念來說, 騎腳踏車可能比較環保, 但有時候還是需要開車的, 很多事情是一體兩面, 並沒有絕對正確的.


如果不採 RAID 架構來做備份,而是採異碟定期備份,或是同步資料備份 (synchronizing),就沒有需在同一台機器,同型號硬碟的問題。甚至採購策略還會變成讓每顆做備份的硬碟採不同廠牌型號,以免得了碟瘟一顆死全部死。硬碟大小不同,速度不同也沒關係。硬碟利用率將大幅提高。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是一個優秀的分散式硬碟管理軟體。


如果 '異碟' 備份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就不需要 RAID 了, 市場自然會淘汰它, 但事實並非如此, 對於資料的重要性, 及機器的 uptime 正常運作,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或許 RAID 可以使得系統 uptime 正常運作時間更長, 有的人就是需要它, 但有的人如你所說, 用外接硬碟備份就好.

其實這種類似的討論相當多, 例如用中華電信 ADSL modem 改為硬體撥接就好, 為何要再買一台 IP 分享器, 這樣豈不是更不環保, 更耗電? 家用應該不需要用到那麼多 IP 分享器的功能吧? 但事實上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著眼點也不同, 所以一個 rule 不可能適用在所有人身上.

而大大所看到的都是 NAS '備份' 方面的應用. 但前面提過, RAID 並非備份, RAID0 可以提升整個磁碟傳輸的速度, 說不定有的人就需要它, 而 RAID1/5 用於防止單一硬碟的故障造成系統停機, 它也不是用 '異碟' 備份可以達到的.

FB: Pctine
uglycat wrote:
2. 採用RAID時,一般來說硬碟必須同型號同容量一起使用。當使用一段時間硬碟壞掉一顆時,通常買不到另一顆相同型號的硬碟來替換。而且根據經驗,第一顆壞了之後,同型號的第二顆之後也很容易壞掉。於是你得一次把所有RAID硬碟都換掉,於是成本倍增。照理說,用正副兩位駕駛來開一架飛機,會希望正駕駛掛掉以後,副駕駛能接手才對。但RAID架構,正駕駛走了之後,你還得盡快主動解聘副駕駛,重新招聘兩位駕駛。萬一你用 RAID 5, 一次得換掉多顆HD,更傷。

3.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光是一般備份的資料還原,就已經讓人提心吊膽的事。

4.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用膝蓋來想,也知道肯定要耗費更多能源。所以我猜環保團體應該也不會那麼支持,就算耗電量低,還是需要金屬等材料。是不是?...(恕刪)


不會有人捶你啦!
只是覺得你沒用過,所以有些考慮是多餘的,且有一些網路錯誤的資訊.
我已經換過二次硬碟了,之前也有用過不同型號,不同廠牌,連容量都不同.我並沒有都用相同的硬碟.
第一顆壞掉,第二顆也容易壞?我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駕駛理論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NAS就是化繁為簡,讓不論是架raid還是升級,或是換硬碟都容易的多.決對比自己搞一顆外接硬來的輕鬆.
至於你所強調的附加價值,對我反而沒那麼重要.不過我的NAS也給客廳的播放器使用,所以決對比放在電腦上來的省電.

Demun wrote:
倒想問問大大兩個 N...(恕刪)


我只用過一個 NAS。

NAS的資料從主機來看就是某個路徑下的一些檔案而已。使用同步軟體就可以備份相同與不同電腦/資料匣下的檔案。我想兩個NAS底下的資料要同步也是一樣的。當然,在使用上會有點討厭,因你必須決定那些目錄檔案要備份,多久備份一次,還是即時備份。但只要不是RAID架構,我想多少會存在時間差,換言之,在做即時備份時若來源碟毀了,有可能備份碟有一些資料的落差。

不過,如果我有兩個NAS,NAS1 做為主機資料的備份,NAS 2可能只用來作為 NAS 1 的備份。這樣我可能只會用定期備份方式來作業。

記得最近有一位網兄分享他選擇備份的硬體,最後他選擇具有即時備份功能的外接硬碟。我覺得對多數家庭用戶而言,那應該是比NAS更優先考慮的選項。

c8900219 wrote:
像小弟家的主機硬碟容...(恕刪)
為何我要做集中式保存? 因為我希望在我家四台各式電腦都可以統一用同樣的資料。


小弟贊同同您的需求用檔案伺服器來共享資料是理想的解決之道。
看了這篇,我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
樓主對這問題會有疑惑,可能是不瞭解別人的需求有百百種。
就讓小弟依自己的情況一一的說明一下,一般的"家用user"為何需要NAS設raid。

uglycat wrote:
弟的意思不是說 NAS 裡頭的資料不需備份,而是說這些即使重要但非隨時改變且需即時備份的檔案,似乎不需要使用 RAID來做備份。用兩顆不同硬碟或兩台NAS的資料同步功能,乃至於定期備份,似乎就可以了。換句話說,主機硬碟的資料備份,其實用外接硬碟就可以了。


用兩台NAS的資料同步功能來取代一台NAS內的raid,這樣會比較划算嗎?
一台NAS可以做的事何必要弄到兩台NAS,徒增管理上的麻煩。
而且用幾台NAS來同步資料,這不就變成是另一種raid了嗎?

利用外接硬碟定期備份?那麼如果好幾台電腦不就要買好幾顆外接硬碟....
或者大家共用一顆外接硬碟,這樣不就要拔來拔去。
就算是只有自己使用,那麼如果是用筆電的人,不就要記得備份時要把外接硬碟插上筆電。
也許用NAS的人就是為了一點點的"方便","方便"就是要付出點銀子的。

uglycat wrote: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

小弟只使用raid1,簡單可靠。
我曾經重建過一次,沒有什麼驚險耶..而且我的NAS中重要的資料除了raid1外,還另外有做備份。
聽說狡兔要有三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資料很安全,但資料要安全是要付出代價的。

uglycat wrote:
就個人家用而言,主機 (內含工作資料碟) 做RAID的必要性遠高於 NAS做 RAID


小弟家裡有三台筆電,筆電的重要資料要做raid這就有難度了吧...
即使可以做raid,那麼三台筆電做raid的成本大概會比NAS做raid高不少。
筆電裡的資料事實上也只有幾個資料夾是很重要的。
這個時候如果可以共用一台NAS上的raid做備份,成本就降低了。

uglycat wrote: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


這個我就真的不懂了,聽個音樂看個影片,為什麼要PC跟NAS一起開呀?
我可以用iphone連上NAS聽音樂,用媒體播放器連上NAS看影片,這些都用不到PC。
而且NAS比電腦還貴?小弟用的NAS可能沒有那麼高檔,但我用的筆電可以買三四台很不錯的NAS哩。

uglycat wrote:
記得最近有一位網兄分享他選擇備份的硬體,最後他選擇具有即時備份功能的外接硬碟。我覺得對多數家庭用戶而言,那應該是比NAS更優先考慮的選項。


每個人需求不同,所以的確要好好評估一下各種方案。
小弟的同事有的人只需要用"隨身碟"來備份,連外接硬碟都不用,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對多數家庭來說,他們應該要好好的更新一下觀念,到底可以用NAS來讓生活變的多方便。
備份資料只不過是NAS可以做的事情之一而已,而且也不是無可取代,但的確是很方便。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現在NAS已經降好多了,2 bay最新的不用5500就可以買到,如果買庫存的,應該不用4500吧!
二手的更是便宜,不用3000就有.像我的DS207,大概賣2000也沒有人要吧!沒關係,只是不能裝DSM4.0而已,用來當raid 1可是相當好用.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