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omel wrote:
即使因此中斷了一、兩天的服務,這也不會對user造成使用上的衝擊。
「不便」的情況是必然的,
但個人感受不同。
Jeromel wrote:
你可能沒看懂樓主和我...(恕刪)
uglycat wrote:
用 RAID 來做資料備份...(恕刪)
採用RAID時,一般來說硬碟必須同型號同容量一起使用。
當使用一段時間硬碟壞掉一顆時,通常買不到另一顆相同型號的硬碟來替換。而且根據經驗,第一顆壞了之後,同型號的第二顆之後也很容易壞掉。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光是一般備份的資料還原,就已經讓人提心吊膽的事。
>>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用膝蓋來想,也知道肯定要耗費更多能源。所以我猜環保團體應該也不會那麼支持,就算耗電量低,還是需要金屬等材料。是不是?
如果不採 RAID 架構來做備份,而是採異碟定期備份,或是同步資料備份 (synchronizing),就沒有需在同一台機器,同型號硬碟的問題。甚至採購策略還會變成讓每顆做備份的硬碟採不同廠牌型號,以免得了碟瘟一顆死全部死。硬碟大小不同,速度不同也沒關係。硬碟利用率將大幅提高。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也許是一個優秀的分散式硬碟管理軟體。
uglycat wrote:
2. 採用RAID時,一般來說硬碟必須同型號同容量一起使用。當使用一段時間硬碟壞掉一顆時,通常買不到另一顆相同型號的硬碟來替換。而且根據經驗,第一顆壞了之後,同型號的第二顆之後也很容易壞掉。於是你得一次把所有RAID硬碟都換掉,於是成本倍增。照理說,用正副兩位駕駛來開一架飛機,會希望正駕駛掛掉以後,副駕駛能接手才對。但RAID架構,正駕駛走了之後,你還得盡快主動解聘副駕駛,重新招聘兩位駕駛。萬一你用 RAID 5, 一次得換掉多顆HD,更傷。
3.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光是一般備份的資料還原,就已經讓人提心吊膽的事。
4.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用膝蓋來想,也知道肯定要耗費更多能源。所以我猜環保團體應該也不會那麼支持,就算耗電量低,還是需要金屬等材料。是不是?...(恕刪)
Demun wrote:
倒想問問大大兩個 N...(恕刪)
uglycat wrote:
弟的意思不是說 NAS 裡頭的資料不需備份,而是說這些即使重要但非隨時改變且需即時備份的檔案,似乎不需要使用 RAID來做備份。用兩顆不同硬碟或兩台NAS的資料同步功能,乃至於定期備份,似乎就可以了。換句話說,主機硬碟的資料備份,其實用外接硬碟就可以了。
uglycat wrote:
不知道這邊的用家有沒有做過 RAID 的重建?尤其是 RAID 5 的重建?我覺得不乏失敗的例子。
uglycat wrote:
就個人家用而言,主機 (內含工作資料碟) 做RAID的必要性遠高於 NAS做 RAID
uglycat wrote:
單人使用NAS的附加價值,也許可看成(譬如說)作為多媒體資料伺服器。這樣看影片聽音樂時電腦可以不必開機,但代價卻是那台比電腦還貴的NAS得整天開機,而且還經常得PC NAS一起開。
uglycat wrote:
記得最近有一位網兄分享他選擇備份的硬體,最後他選擇具有即時備份功能的外接硬碟。我覺得對多數家庭用戶而言,那應該是比NAS更優先考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