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nas不關機一直開很省電沒錯,但也很少連上去看nas上的內容
主要就是備份資料,但上面都是影片、音樂,沒什麼重要到需要謹慎對待的
最後一次玩垮後,是玩垮不是硬碟故障,過手30幾顆硬碟,真的壞掉的沒幾顆
都是轉賣掉的比較多
現在有一台bt機,有一顆舊的250g當bt碟,2顆2tb做raid0放影片
壞掉就算了,該看的都看過了,不看的壞掉後也不會在下
一顆2tb+nb,同步備份重要資料,掛掉會拍桌子的那種
這樣就夠了
雲端流行,很多內容公司會想辨法把資產上雲端賺錢
現在有kkbox,所以不用再下mp3,光在電腦前下的時間電費就超過月費了
pps,pptv,讓我老媽看韓劇不間斷
只有生活留下的記錄需要好好備份
其他的上天堂找就有了,漫步在雲端!
小弟也正考慮 是組台 H67 + i3 2100T + 5HDD raid 還是 直接買 Synology 1511+.
我有幾個考量點:
1. 耗電: synology 1511+, 電源消耗功率 : 68W (存取);30W (硬碟休眠)H67 + i3 2100T + 5HDD , 不知道達不達的到 68W ? 可以請 patrick753大 裝個電源監視器 看看待機 跟系統滿載 需耗電多少W, thanks.
2. Raid 可靠度 & performance:
我不想 再加 raid 卡, intel H67 本身 Raid 可靠度及效能, 不知道怎樣? 會比 Synology 1511+ 好嗎?
若能 解決上面的疑慮, 我應該就會 開始 try try看.
目前linux based nas可以做到的功能
win based幾乎都可以做到
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確實不管是採用 Linux or Windows OS 的 NAS 都有其特點, P兄分享的的 Windows base NAS 確實可以讓眾多對於 Windows 系統較熟悉的網友可以很快上手 DIY. 但如果真的要用 Windows OS 及軟體做出
類似現市價 NT$20,000 以下 NAS 的所有功能, 那困難度是很高的, Windows OS 也做的出來, 但很多軟體都是要另外再付錢買的, Microsoft OS 附的軟體很多都是很陽春的.
至於 SAMBA and AD, 那本來就是 Microsoft 自家的協定. 其他 OS 再怎麼做也不可能做到 100% 相容.
FB: Pctine
pctine wrote:
確實不管是採用 Li...(恕刪)
Pctine 兄說的也沒錯.
Linux or Windows OS 的 NAS 都有其特點.
專門做 NAS 的廠商 提供的附加軟體 才是重點.
我個人的想法是 必須考量到 自己的使用習慣.
若只當做 Samba file server, 可以用 Windows NAS 就好了.
反之若 希望什麼都有, NAS 的廠商 提供的是 Total solution 給你.
不用自己慢慢兜. 還可能 解決不了.
回頭想想自己 的需求, 我需要的是 Samba + data backup.
偶而 下載機.
這樣買 Synology 1511+, 似乎 有點浪費...
(Synology 1511+ 實在很貴)
另外 Pctine 兄:
為什麼 用 主板 onboard RAID 的風險比 Linux software RAID 還高?
像 很多 ATOM base NAS , 好像也是用 Intel 的 南橋 RAID 來達成的.
只是因為 Linux base Raid 比較 安全嗎?
renny wrote:
為什麼 用 主板 onboard RAID 的風險比 Linux software RAID 還高?
像 很多 ATOM base NAS , 好像也是用 Intel 的 南橋 RAID 來達成的.
只是因為 Linux base Raid 比較 安全嗎?...(恕刪)
以下是小弟自己過往的經驗及一些猜測, 不見得是正確的.
先說 '很多 ATOM base NAS 好像也是用 Intel 的南橋 RAID 來達成', 小弟認為現在市面上大部份的 NAS 不會直接用 Intel ICH RAID 功能, 而是用 Linux software RAID 做的.
至於為何用主板 onboard RAID (firmware RAID) 的風險會比 Linux software RAID 高, 這裡指的 onboard RAID 主要是指一般現在市售主機板上所看到的 Intel/AMD/LSI 這類晶片組所附加的 RAID 功能, 小弟以前也很常使用這類 onboard RAID 建立 RAID1 後, 再安裝 Windows OS, 在幾次 RAID fail 以後, 小弟就不敢再使用了, 就拿 Intel onboard RAID 來說, 之前就常常遇到系統可能不正常開關機後, RAID 不斷在 rebuild 的狀況, 遇到這種狀況真的是要提心吊膽, 很怕系統 rebuild 未完成又掛點.
另外在使用 onboard RAID 時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因為一般的主機板不會把 RAID 設定為預設值, 如果主板提供 BIOS 設定值的備份功能記得一定要做, 而且最好在機殼上貼一張設定注意要項, 不然任何情況下導致 BIOS setting 跑掉, 如果沒有調回正確的參數, 常常會導致 RAID 無法啟動.
至於 Windows server software RAID, 這又是另一個慘痛經驗, 小弟在前幾年確實也用 Asus Server 安裝過 Windows 2000 and Windows 2003 Server, 採用 Windows software RAID5, 很不幸的, 機器只要發生斷電等各種不可預期狀況, 重新開機後又要重新 resync, 期間也發生硬碟故障造成 RAID 掛點的事情, 現在再叫我用 Windows server software RAID 絕對是不可能的.
而 Linux software RAID, 至少在這一二年來所使用過的 NAS, 例如 QNap or Synology, 小弟都會在安裝時故意做一些 '蠢事' 來測試它的能耐, 例如在運轉中故意去插拔硬碟, 或是關機後隨意調動硬碟順序再開機, 或是拔掉插頭再重啟, 發現現在的 Linux software RAID 防護機置比 Windows 好太多了, 只要不是亂搞, 要玩死它還真的不容易. 當然現在市售的 NAS 在家用及商用等級上是完全不同的, 入門級的 NAS 它的系統可能完全灌在硬碟裡, 這樣萬一硬碟出問題仍然有可能造成系統無法正常啟動, 但商用級的 NAS, 有的會採用 Dual-DOM 來存放系統, 一個無法啟動, 另一個備份的 DOM 會接手, 並試著去修復出問題的 DOM, 有的提供 Dual Ethernet Port 可以做 failover.
小弟並非全然覺得 Windows base NAS 比 Linux base NAS 不好, 只是有些功能如果更去深究其內容, 確實在 Windows 上很難達成, 例如在異地備援方面, Windows 所採用的 NTFS 格式本身的限制, 它就是無法像 ext3/ext4 file system 那麼實用. 所以 USER 還是要先看看自己所需, 再來決定是否要動手 diy.
FB: Pctin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