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60293944045401&set=a.178183975589731.42772.153867894688006&type=1&theater
B 牌可能是 Buffalo 嗎 ? 我想如果是全球的統計 , 各地的採購傾向似乎不同 ,
在台灣似乎 現階段 Buffalo 的熱門程度 不及全球的統計結果呢 .
(我在這常見產品頁面看到的 B 似乎是 Buffalo , S 應該是 Synology , 還有
Thecus / Netgear / WD ...)
http://www.smallnetbuilder.com/nas/nas-popular
B 的成長力度真的相對 Q&S 是很低了 . 看圖應該是 Q&S 在 2008 左右加入這等級的戰局.
(統計結果的資訊在 2009 才出現)
把 Q&S 加起來 , 大約是 9400萬美金的金額 , 以 2500 (USD 5000 的一半)
當作一般的平均金額 ,大約是 40000 台的主機(2009統計結果,2010發布的話)銷售量 .
如果平均金額低一點 ,也有可能到達 十萬台 (Q&S 的2009全球銷售量) 的數量 .
Netgear 似乎得到不錯的評價 , 也真是令人好奇呢 :-)
中小企業 基礎建設 採購參考文件 :
http://www.PCPiLOT.com.tw
在台灣全然不是這樣一回事
我是買Synology ds411
我來說說我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我其實是鎖定高階機種
我心裡的規格至少是
atom雙核心
5bay
1gb ram
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只是要當牧場和單純nas而已
又是家用
規格應該不用這麼高
還不如省一點錢
買硬碟
所以後來
我鎖定
arm cpu 1.6g
512mb ram
2bay
的機種
這樣的機種
我覺得最佳的產品是QNAP TS-219P+
市場價格大約是11000
外觀和質感都相當不錯
很適合放在客廳
當多媒體世界的檔案伺服器
對應機種是Synology DS211+
但是在價格差不多的狀況下
QNAP TS-219P+是勝出的
當我到光華商場時
實際訪價時
我又覺得多2500元
就可以買到Synology DS411
4bay
arm cpu 1.6g
512mb
外型和質感雖略遜TS-419P+
但是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
如果要買TS-419P+ 光華市場價約16500
這樣的價格實在高出Synology DS411太多了
後來我就帶著Synology DS411和一顆3tb的硬碟回家了

最近正在忙著copy檔案
在copy的時候
就會有點後悔怎麼沒有買atom雙核心的機種
有人(或業代)會說
軟體差很多
不可以單純用價格區分
對於我來說
q和s都可以用transmission
只要chd、ttg、hdc、hds、hdr可以下載
沒差啦
J15500007 wrote:
這到是真的,說他是全...(恕刪)
恕在下眼拙,但是...數據明明不是你說的型號第一說...但是Q家的確有許多型號表現很不錯...
最近才又開始研究NAS,型號Q家和S家似乎也即將翻新...想必兩家勢必有所行動~
(...其他NAS業者都要生氣了...怎麼都沒說到我們~~

根據閱讀Gartner對於儲存系統的習慣,應該都是SAN和NAS等等一起統計的,那篇文章看來是需要另外購買的,目前也只有Q家片面宣布數據,並未提出統計的方式和依據等等(或許Q家可以主動公布Gartner統計的那幾個月份或是季出貨量,就像是目前手機市場的市占率,也都會公布實際出貨數量後,才統計市佔,成長和實際市場空間等等...)
所以...市占率...個人是覺得儲存市場目前是依據價位和功能應用等被切割成許多部份,其中有許多廠商都在努力,究竟儲存系統最後是哪種高度的規格和模式搶下最後贏家還有許多變數,筆者也很期待~~
rajatim wrote:
恕在下眼拙,但是.....(恕刪)
據筆者了解,Smallnetbuilder的數據測試方式很多,點他的測試數據最上面的選單即可發現。
J15500007大所指的QNAP TS-459Pro+是在RAID5的File Copy讀寫效能第一
rajatim大所指的是Synology DS411+是在File Copy的讀寫效能第一
我在想,兩者都是第一,是因為RAID組態不同,看來QNAP是在RAID 5勝出,Synology是在非RAID5勝出(筆者猜可能是RAID0或JBOD,甚至是單一磁碟,因為其他RAID1, RAID10都有數據了,一般不會測RAID 6))
說來有趣,這兩家都有各自的擁護者,連效能第一都有各自表述的方式。
rajatim wrote:
根據閱讀Gartner對於儲存系統的習慣,應該都是SAN和NAS等等一起統計的,那篇文章看來是需要另外購買的,目前也只有Q家片面宣布數據,並未提出統計的方式和依據等等(或許Q家可以主動公布Gartner統計的那幾個月份或是季出貨量,就像是目前手機市場的市占率,也都會公布實際出貨數量後,才統計市佔,成長和實際市場空間等等...)
敝公司之前也有買過類似的報告,也詢問過賣這一類公司的人員。據他們說,類似Gartner, IDC之類的市調公司,除了詢問該公司之外,也會交叉比對這些公司的上游核心零組件的出貨量,他們在這一行鑽研很深,自然有他們的調查方式,這就是他們專業的地方,要不然,很多業界公司為何要買他們的報告。
另,這些出貨量是指整年的出貨量,至於年份,就是表格上面寫的。看來QNAP是有花錢買這份報告,也才能使用這份報告。就我以前的經驗,使用這一類報告的價格不便宜,看來QNAP這次是下了重本了。
怎樣的墊底或者領先隊伍 (像是 國民 v.s. 費城人 , 或者 紅襪)
似乎都還有 出頭 或者 出糗 的一陣子 , 常常令觀眾感到驚奇 .
但是至少大部分時間看到運動員都是滿賣力參賽演出的 , 這應該是持續收看的原因 .
提到這個就要說一下 每個上場打擊的 球員 , 一般在螢幕下方都能看到
打擊率/全壘打數/打點 的資訊 , 大聯盟球員 , 其實不論哪個打席 ,
到了季末左右 (像是現在) 多多少少都有非零的數據出現
也就是誰也能打全壘打 以及貢獻打點 , 造成驚喜以及球隊勝出的結果 .
相對於 NAS 產品 , 我也相信不論是哪一家 , 是要夠 專業 (投入時間夠久)
也都會像大聯盟打擊者一樣 , 總有全壘打數 以及 打點的 .
也就是說 基本 該做到的功能 與 性價比 都還是有水準的 .
不論 QNAP / Synology / Thecus (從 A~Z 都有的那些品牌 , 就恕不一一列出了)
都是有貢獻的台灣 NAS 廠商 , 如果只剩一家 , 想必大家都會覺得很無聊 (沒有選擇了)
因此我自己是常常感謝有競爭廠牌的產品在市場上互相激勵 , 以及台灣有數個 NAS 自有品牌 ,
是我觀看 這個討論區的心態 .
球員打球 觀眾在看 ; NAS 廠商在做 , 消費者也都盯著看呢 .
有健康的生態環境 , 其中的物種就能健康成長 , 大家都能怡然自得 .
但是要達到 消費者的穩定共識 , 就像民主教育一樣 :
得花點時間形成 , 但是確實有機會做到 .
選擇一台好用的 NAS , 就像 , 問您支持哪支大聯盟隊伍 , 沒啥必然性 ,
您高興喜歡就好 .
中小企業 基礎建設 採購參考文件 :
http://www.PCPiLOT.com.tw
只知道儲存資料需求來講S家比較適合
當初找多BAY機種 還真少見
Q家只找到8bay機種的QNAP 威聯通TS-859 Pro
8顆硬碟
CPU才雙核心1.6G D510
要價4萬9
S家的 DS2411+ 12BAY 4萬5不到
12顆硬碟
CPU是雙核心1.8G的 K525
硬體Q家明顯輸了
再加上個人研究後認為軟體是S家比較強
操作系統會時常更新改版 DSM3.2 功能很實用 且是HTML5寫的 非常好用
所以Q家少了4BAY 價錢還比人貴5千 硬體規格也輸 軟體介面功能也輸
恩..只能說我比完就直接把Q家淘汰了
不過現在 看的出來Q家很努力在01耕耘
送一堆好康要人幫忙寫廣告文
版面都是Q家的活動廣告文
不過對電腦跟網路比較懂得的人來說
自己看看各家的規格跟軟體能力就知道該選哪家了
並不需要看一堆廠商找人寫的廣告文
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另外朋友看我使用DS2411+後
覺得好用CP又高
所以也跟著買一台了
我們都是資訊人員 有網管背景
所以哪家CP比較高 一看就知道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