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目前的配置
1. 群暉DS423+ :1顆美光MX500 1TB當作系統碟使用、另外3顆 WD HC550 16TB組SHR陣列當儲存區。
2. N100/32GB/單碟4TB M.2 SSD 小主機 :安裝飛牛OS,跑了3個虛擬機,常駐CPU占用率僅20~40%,常駐功耗11~13瓦,看影片轉碼時才18瓦;飛牛影視功能極佳,自動刮削非常完美,Intel核顯也完美支援4K影片轉碼;飛牛相簿,目前已完全取代群暉的Synology Photos。
將來如果DS423+掛掉,直接買一台綠聯DXP4800 Plus,就可以一次把兩台主機都整合起來。
目前設想的做法
1. DXP4800 Plus拆殼,把原廠安裝的系統碟移除,放進原裝盒裡保存(未來保固內送修裝回去即可)。
2. 原本綠聯系統碟這個隱藏的M.2槽位,自行更換一條小容量M.2 SSD當作飛牛系統盤。
3. 安裝飛牛OS
4. 自行安裝2條4TB M.2 SSD 組RAID1,視為存儲空間01。(剛好把這台的2個M.2槽位用完)
5. 自行安裝4顆WD HC550 16TB組RAID5,視為存儲空間02。
6. 將10GbE網口開啟OVS功能供虛擬機使用
7. 將虛擬機佈署完成
8. 虛擬機皆使用開啟OVS的萬兆網口,Vitro模式。
9. 新增SATA模式的硬碟給黑群暉,並指定存儲空間02。
10. 開啟黑群暉虛擬機,並把存儲空間02全部交給黑群暉使用。
(此時黑群暉將擁有48TB的存儲空間,可用空間約43.8TB)
等於上述的第一台主機,DS423+,已經被我整合進虛擬機,並且擁有約43.8TB的儲存集區,那為何黑群暉是裝DVA1622?因為我家目前的監視器仍須仰賴群暉的Surveillance Station,而DVA系列的DSM系統,可以有最多8隻IPCAM的免費授權,我如果還是裝DS423+的黑群,我只有2隻IPCAM免費授權(DS系列的DSM系統只有2隻免費授權)。
而上述第二台主機,N100小主機,替換成整台綠聯NAS本體,並享有RAID1鏡像保護的4TB M.2 SSD,還可以享受萬兆網口的傳輸速率、Intel 8505的CPU性能與48EU的核顯,這對原本N100小主機有極大的升級,因為飛牛影視跟飛牛相簿都是需要調用核顯來作業,原本N100小主機只有24EU(頻率只有750MHz),升級到Intel 8505有48EU (頻率1.1Ghz),等於CPU跟核顯性能幾乎都提升一倍。
一台NAS,可以把黑群暉包在裡面,本身的飛牛影視APP、飛牛相簿APP又可以完美調用強勁的Intel 48EU 核顯、萬兆網口除了NAS本體,也讓其他3台虛擬機都走萬兆速率,綠聯這台NAS的硬體真的完全打中我所有的需求。
我本來還依賴Synology的DDNS,但經一番研究過後,已經通通改成用Cloudflare Tunnel,意味著我已經可以完全脫離白群暉,找到屬於自己的DIY NA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