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NAS 成本學


yenchee wrote:
我才掛過一台DS414, 硬碟直接搬過來x86
mdadm看的到, 但是LVM接不起來, 推測是Marvell的mdadm有部分格式不同...(恕刪)


可以確定的是, 跟 Marvell 平台無關, 即使你把 DS NAS Marvell 平台的 RAID 拿到 x86 平台, 重新導入 NAS OS 一樣是讀的出來的, 至於拿到 PC 用 Linux mount 讀的出來嗎? 確定是讀的出來的.
FB: Pctine

yenchee wrote:
但是我很確定DS414四顆RAID5直接上到Ubuntu 12.04.04沒法直接讀到
很有可能改些設定做得到, 但是那就不是"簡單"可以做到
更不要說Synology根本就沒告訴你要怎麼做, 還得要慢慢去猜
我自己用Linux架, 我不需要猜, 當時怎麼建得一清二楚...(恕刪)


自組 NAS 和購買廠商 build 好的 NAS 在資料恢復上本來就有不同的程序, DIY NAS 當然是用原本所使用的 OS & 程式去重新讀取, 但 NAS 原廠第一個建議你的不是用 PC 去救你 NAS 的資料, 而是用他們的機器來讀取就好. 所以這裡並不是說 spec 你不了解就是不好的系統, 太多 server or RAID system 你根本就不了解其內部的儲存格式, 但原廠有它一定的修復方式.

今天大哥卡在一個問題上, 因為你的 DS NAS 壞了, 不想用原廠推薦的方式去修復它, 也不了解其 iSCSI 所使用的套件, 執意重新用 PC 來讀取, 那麼何必花那麼大的功夫? 想辦法借一台或是買一台 NAS, 輕輕鬆鬆把你的資料讀出來, 重新轉到 Linux 平台上, 至於這台 NAS 要還要退貨就自行決定.

只能說買到 NAS 機王令大哥很心痛, 下次換一家大廠的不就好了?
FB: Pctine

pctine wrote:
但 NAS 原廠第一個建議你的不是用 PC 去救你 NAS 的資料, 而是用他們的機器來讀取就好


DIY NAS不也是用一樣的方法就好, 今天我用Ubuntu架一個NAS, 機器出問題的時候
換一台PC用Ubuntu一樣是很快救回來, 請問一下是找一台PC容易,
還是找一台同一家的NAS容易呢? 更不要說萬一原來的NAS廠退出市場
到時候去哪找同一家的機器?
>> 請問一下是找一台PC容易,還是找一台同一家的NAS容易呢?

因人而異, 小弟如果買廠牌的 NAS, 找同一家 NAS 比較容易把資料救回來. 大哥用你專精的方法救資料, 小弟用自己了解的技術, 並不衝突啊.

>> 更不要說萬一原來的NAS廠退出市場, 到時候去哪找同一家的機器?

大哥自行 DIY 都會自行多備一塊機板, 小弟重要資料存在廠牌 NAS, 也懂得多備一台機器, 另外小弟也會先去找備份, 本地備份沒有, 還有一份異地備份, 再慘重要資料還有一份放在銀行保險箱, 方法不是只有一種, 何必死腦筋非得用一種方法做事呢?

大哥熄怒吧! NAS 機器也修回來了, 還是趕快把資料多備一份才是真的.
FB: Pctine
yenchee wrote:
DIY NAS不也是...(恕刪)

總覺得到後面好像變成這件事情有對錯關係了
說真的 這個東西也只是一個討論 無關對錯

==============================================================

依照我對市售NAS和一般自組NAS的看法 小的大約這樣看

小的當初其實也沒想過買NAS 本身收藏很多影片
而我自己有組一台HTPC起來 一開始裡面放3顆硬碟 這中間有隨著容量需求而慢慢換上去
硬體也一樣 起初用E5200+G45主機板組HTPC平台
然後慢慢從Atom+ION 一直到現在直接使用AMD APU
硬碟也從原本1T 2T 直到現在2顆3TB硬碟

幾個月前搬家後 發現電視下面的空間已經沒辦法再放這麼大台的主機 因此機殼縮小化
雖然說可以放在電視下面了 但那空間依舊很擠 才想到可以直接用NAS

目前是HTPC已經使用了純ITX規格的機殼&主機板 體積上就小了很多
NAS則是跟其他的網路設備放在一起 而且HTPC也只裝SSD上去 其他都沒裝
兩顆3TB全都放在NAS底下了

小的有BT需求 不過我是在HTPC上開BT 而不是在NAS上開BT 畢竟NAS上可以做種的數量並不多
不過BT的存放位置則是用CIFS直接連到NAS做資料存取 反正1000M的區網速度也夠快
也許會問我 現在很多NAS都有支援如XBMC這樣的東西了 怎不直接買NAS當HTPC就好了
原因還是因為有些應用還是沒辦法在NAS上面跑的 像TS3伺服器就不行了
NAS我可以用他上面的一些程式做其他我想做的功能 (像FTP 媒體伺服器 這些)

其實小的認為 無論是一般NAS還是自組NAS 都一定會有網安問題
殊不知如果有開SFTP 不知道會有多少機器人或是駭客都想登入root帳號
或是Mail伺服器 也會有人想找漏洞看是否能綁這個伺服器作為發信跳板
這點我想不管是哪種NAS都一樣 並不會說哪個就一定安全

但在設定上 我是用S家的NAS 至少設定上容易很多 DSM設定一下 路由器開個Port 就行了
一般PC要找合適的軟體 光這點就可以花了不少時間 還有後續的一些設定等等之類的

至於價錢 確實 在硬體上面 小的目前HTPC組起來的價格雖然比NAS高 但其實高沒多少
軟體 一套Windows 7就要將近3000元 當然如果是用Ubuntu就另當別論
但小的在使用的一些程式一定得在Windows才可以用
所以小的認為 NAS就目前來看 對於有網路儲存以及基礎伺服器服務需求
卻又不想大費周章去找軟體、去設定的使用者來說算是有他的CP值
就跟同樣是Android手機 HTC和三星等大廠做的整合與Android原生的相比 整合的便利許多

AKSN74 wrote:
總覺得到後面好像變成這件事情有對錯關係了汗
說真的 這個東西也只是一個討論 無關對錯...(恕刪)


你講到重點了,自組NAS跟買套裝NAS是選擇的問題。
但偏偏有人就要暗示或明示到技術能力的問題。
好像說有能力的才自組NAS,有多划算又多划算。
好像買套裝NAS的人是能力比較差的,所以才去當盤子。
我個人對這樣的觀點不能苟同。

況且,自組DIY比較划算的思維也不見得ok。
他沒有考慮到所謂的TCO。

要喝牛奶,我就算有能力養牛,我也沒有必要養。
我多花一點錢買人家養好來擠牛奶就好。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derliang wrote:
況且,自組DIY比較划算的思維也不見得ok。
他沒有考慮到所謂的TCO。


不見得 OK, 也不見得不 OK

TCO 也不一定哪邊較低, 看各人狀況.

如果你舊電腦已經好幾台, 手上現有的料件把硬碟弄上去就成了

你要付的現金成本就會只有電費.
AKSN74 wrote:
總覺得到後面好像變成...(恕刪)


非常認同。其實我想大家都一定有思考過,才會決定自組或是買市售的,然後再分享自身經驗。這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可以讓後來需要的人,有更多的思考方向,以避免走冤枉路。

說說我自組的歷程,當初也是在自組跟市售NAS間猶豫不決,那時手邊剛好有台老筆電(acer TM3201),就先拿來架站測試一下,看我的需求在那(這也是我建議大家先找免費架站空間,或是就電腦測試的目的),發現我需要的功能有:
1.儲存備份/分享:把家中所有資源集中,用區網分享,電腦只要安裝一顆SSD即可,省電又快速。
2.架設音樂、影片串流伺服器:除了可以家中電腦分享外,出外也可以分享。
3.blog & album:blog只有我自己用,只是單純玩玩,並紀錄瑣碎事務,而album怎可以分享小朋友的照片給老人家看,解解思念孫子的心情。
4.雲端伺服器:原本用意是同步資料,但家人使用度不高,被我廢掉了。
至於ftp/mail server,都只有本人使用,不開放,且mail server僅能本機寄送,並不接收,降低雜七雜八問題。

這中間,其實最耗資源的就是影片串流伺服器,一般家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SMB開下去就好,撥片絕對OK,這樣的作法最省server資源,因為不需要處理任何影音,但是就無法對外分享。所以一開始我找了plex media server架設,發現我的筆電跑得很喘,因為CPU不夠力阿!那時也po文求救(Plex Media Server 需要的CPU能力?),看了一下發現,要達到我的需求的NAS我買不起,所以才改為自組。
※那時候plex好像還沒有專屬的套件for市售NAS(還是剛起步,有點忘了),所以現在一般市售NAS安裝plex media server能力怎樣,可不可以流暢的看1080p,我也不清楚,可能需要請別人回答了。

若自組,那該用哪些軟體?我想這是很多人的疑問,也是我當初的疑問,也是這篇文章最多人問的問題。(OS就不提了,我使用的軟梯基本上windows/linux應該都可以跑,所以這不是重點。)
去那找軟體?很簡單,我找兩大方向,
1.現行市售的NAS,有提供哪些軟體?
2.一般提供架站的虛擬伺服器,提供哪些架站軟體?
為什麼這樣找?因為這兩大方向幾乎都是用linux系統,他們用的我應該都有機會用上。(說有機會,是因為如果需要高額費用的就不再考慮範圍之內。)就這樣,我找到了我現行所用的軟體,也很幸運的,手機/平板(iOS/Android)上都有支援。

但如先前文章講的,我只重視音樂/影片播放有無app支援,所以這樣就達到我的需求了,若是包含blog/album/mail都有專屬app,那當然會認定不足,但我想瀏覽寄以輕鬆解決的事情,多安裝個app去處理,好像沒太大意義?(個人想法)

最後分享一下軟體
音樂跟影片伺服器:subsonic(這可能需要贊助才可以使用,贊助金額就看個人。如果真的好用,真的不要吝嗇贊助。)※使用subsonic,可以線上轉檔,但是相對就要吃server資源。

影片伺服器:其實沒有,就只是讓XBMC可以連進server,並找到影片位置就好。我的作法是架設https網站,然後ln -s連到影片存放位置。
blog:wordpress
photo:zenphoto, piwigo, gallery都碰過,各有優缺點。
若大家有興趣或是無聊,可以玩玩。

市售NAS基本上也很讓人激賞,尤其是管理界面,這是無約置疑的。親和的界面是成功的第一步,若需求不高,其實市售NAS一定可以滿足,就不要折磨自己了。但若是有高度需求,但口袋卻不深,建議可以拿老電腦或是二手電腦自己動手玩玩。

離題一下:
HTPC上只安裝SSD碟也是小弟想做的事,無奈家中還有好的硬碟可用,被打槍了。
不然這樣真的是最佳組合,開機速度快,什麼格式都吃,要看影片或是視訊馬上就可以啟用。

BT抓取,我是設定在USB隨身碟上面,反正現行下載速度就這麼快,USB 2.0吃的下,也不怕操壞。當然有外接硬碟可以操更好,不過USB隨身碟體積小又省電,想不到缺點。

資安問題很重要,建議沒事不要開啟root遠端登入,要也盡量在SSH下操作, 至少會相對安全。但其實重點是,root的密碼千萬不要便宜行事。防火牆部份我用最笨的方式建立,全部封鎖後再一個個開洞,對我來說最簡單明瞭。不知道市售的NAS這方面可否設定?若可以,建議大家開要開的就好,且常被攻擊的port換個位置吧!才不會一直被掃。
突然想到,一般的市售NAS,應該是買回去後,將硬碟安裝,然後安裝系統,是嗎?
其實這跟linux distribution所提供的live-cd類似,只是一個是以安裝檔方式直接安裝,一個事先讓使用者進去作業系統玩玩看,想安裝的話也只要點擊安裝即可,不想安裝也可以正常使用,至於能不能用這救援raid,到是沒試過。

prsb wrote:
突然想到,一般的市售NAS,應該是買回去後,將硬碟安裝,然後安裝系統,是嗎?


消費者用品, 作得好的話, 應該是不用 "安裝系統"

頂多是開網頁界面點點設定而已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