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NAS 成本學

AKSN74 wrote:
因為有些人可能因為要...(恕刪)


同意,晶片組的raid確實發生過很多災難,所以我才會從軟體raid去比較,因為S家的不也是如此使用?還是我誤會了?若是用軟體raid,何必考慮主機板有沒有raid?
另外,怎麼又回到windows上面?


Johnson407 wrote:
哇塞, 這樣也吵了1...(恕刪)


認同,有商機廠商才會做,畢竟不是慈善事業。但這跟事實勝於雄辯有何關係?現在討論的重點不是這個吧?我先前的文章有否認過市售NAS嗎?只是希望讓大家有不同選擇,不是?還有從一開始就講的觀念,希望大家不要以為買了NAS就不用學習,他只是降低學習曲線,但不是不用學。即使只做儲存用,若有動用到RAID,一定得學習。這才是重點吧?

pctine wrote:
今天如果 prsb ...(恕刪)

我說的是我的作法,我不也提到,系統也可以納入RAID?基本上,若依你的情況,換相同的硬體上去,沒有開不了的問題。
這些討論,不就是要破除一些迷思嗎?既然要破除這些迷思,不就應該給予對等的比較資訊?一直拿市售的軟體raid跟自組的主機板raid比,這樣是製造迷思還是破除迷思?



看來只要說到市售NSA的一些疑問點,去跟自組NAS比較,可以引發這麼大的迴響,真是始料未及。
更何況我重投到尾都沒有說市售的不好阿,只是希望可以給大眾一個比較的機會跟想法,順便雞婆的說不是買NAS回去就不用學習的觀念。
更何況大家都喜歡站在一般人都是用windows,都是用主機板RAID的立場回文,那我也沒什好說的了。
大家買市售或自組,對我也沒影響。只是看到已經有人把硬體、軟體文章都寫好了,卻又一直要別人寫整合文章,看的我霧沙沙,不是都有嗎?
我想這樣的討論就結束吧!沒什麼意義了,只是希望未來有人看到這邊文章,可以知道該學的還是得學,不是優化過就不用學,不然你看到該選項,即使只是要不要打勾,都無法定奪,到時搞亂壞了系統,廠商會被罵得很冤枉,自己也會欲哭無淚。

更新:(2014/3/13 21:45)
上面的話,很抱歉夾雜不必要的情緒,我承認被公事上的事情影響了回文的思緒。沒做到不遷怒,跟有參與此文或是有看到文章的網友道歉。
原文也不改了,做為借鏡。

prsb wrote:
不就應該給予對等的比較資訊?一直拿市售的軟體raid跟自組的主機板raid比,這樣是製造迷思還是破除迷思?
...
更何況大家都喜歡站在一般人都是用windows,都是用主機板RAID的立場回文,那我也沒什好說的了。


小弟前面提的主要都是 base on software RAID, 從自組 NAS 和市售 NAS 做比較. 並不是專指 on-board RAID.


大家買市售或自組,對我也沒影響。只是看到已經有人把硬體、軟體文章都寫好了,卻又一直要別人寫整合文章,看的我霧沙沙,不是都有嗎?


小弟並沒有要求 prsb 兄一定得寫整合文章, 而是將之前使用過的經驗分享而已, 確實有不少熱心網友曾經分享過, 但前面小弟也提出諸多的差異點. 就像前面所提在 OS 部份現在市售 NAS 是如何做到 OS 的多個備份, 這些部份不是 PC 做不到, 而是真正分享的少之又少, 很多細節常常不是一句 "自組 windows or linux 可以做到" 這樣簡單.

分享文都在那裡了? 要 DIY 還不容易? 所以不少網友會提到, 要雲端硬碟還不簡單, 用 dropbox 或是 baidu cloud 就好了, 再不然自己 open source owncloud 拿來架一架就有了, 要多媒體功能也不少套件, plex media server, air video server 都可以做, 或是電子相簿用 open source Gallery 來做, 但一堆軟體真正拿出來自己試了, 才發覺少東少西, 發覺怎麼跟市售 NAS 的電子相簿功能差那麼多?

廠商做出來的 NAS 不是沒有缺點, 或是功能絕對 100% 符合大家所需, 像 Synology video station 拿掉 DTS 解碼, 大家罵的要死, 但台灣 NAS 廠商對於 user 的建議也是不斷在改進自家的產品, 東西值不值那麼錢, 每個人心中自然有不同的標準. 再者如果只是 open source 湊一湊就可以拿出來賣的 NAS, 這種等級的 NAS, 也不會有網友願意買單.

畢竟這類的討論文之前已經有很多了, 甚至也發生過完全未用過 NAS 的網友參與其中, 有些東西真的不是看看規格就能夠了解其中的差異.

另外購買市售 NAS 不是完全不用學習, 但它所花的時間遠比自行 DIY NAS 少非常多, 可以發覺絕大部份的問題大多是網路連線設定方面, 這方面廠商也透過一些更 smart 的機置 (例如 UPnP, DDNS & proxy 等等) 來克服, 但有些網路的建置, 不是一般 user 或是免費軟體可以做到的.

ps: 小弟不曉得 prsb 兄之前寫過自組 NAS 的分享文(click here), 待有空再來細細品味. 對自組 NAS 有興趣的網友, 也可以多加參考.
FB: Pctine
我這話是對你說的嗎? 我是對開板的說的, 這麼急著對號入座敢情你是分身?, 事實就是很多人買NAS就是因為CP值高, 自己搞會花更多時間跟金錢, 所以NAS廠才敢開這樣的價錢. 開板的影射DIY的CP值才高, 這是開板的雄辯. 所以事實勝於雄辯.

prsb wrote:
認同,有商機廠商才會做,畢竟不是慈善事業。但這跟事實勝於雄辯有何關係?現在討論的重點不是這個吧?我先前的文章有否認過市售NAS嗎?只是希望讓大家有不同選擇,不是?還有從一開始就講的觀念,希望大家不要以為買了NAS就不用學習,他只是降低學習曲線,但不是不用學。即使只做儲存用,若有動用到RAID,一定得學習。這才是重點吧?
我這話是對你說的嗎? 我是對開板的說的, 這麼急著對號入座敢情你是分身?, 事實就是很多人買NAS就是因為CP值高, 自己搞會花更多時間跟金錢, 所以NAS廠才敢開這樣的價錢. 開板的影射DIY的CP值才高, 這是開板的雄辯. 所以事實勝於雄辯.

好吧!我承認我會錯意。
不過如果我的分身可以在這麼早以前就創立,這麼久都沒被抓到,今天你會看的出來。飯可以亂吃,話不要亂講。
來幫忙墊高樓層 :-)

中間的討論 , 各樓各有觀點 , 就不予置評了 .
以原始發文來看 , 羅列出了各種組態 , 自然價格不同 .
如果 開版大 可以補上 各種組態的優缺點 , 那麼這篇會更顯得經典一些 .

以車輛為例 , 從 四輪腳踏車 一直列到 重型裝甲車輛 ,
一字排開 , 同樣都能載東西 , 但是彼此價位區間與特點的差距也會是 差很大 .

以家家戶戶都有的 大門來說 , 有人家裡大門是簡單的木門 , 既能遮風也能上鎖 ;
也有豪宅使用很難被破壞入侵的防暴門 , 二者的價位和重量也差很大呢 .

每個人站在不同的位置 , 一定都能說出自己的選擇原因 ,
但也可能因此不容易理解別人的選擇原因吧 .

有人說 宗教 政治 食物 三種東西 , 討論起來很容易起爭執 .
"成本" 這議題 , 涉及的應該也是個人價值觀 , 容易引發網友們
不自主地捍衛 自己養成已久 , 在內心反覆辯證過的價值觀 吧.

怎麼選擇 , 就看自己的 口袋深度 與 想達到的目的 吧 ,
自己用得開心就好 :-) 至於見山是不是山 見水是不是水 ,
時候到了 , 就明白了 .
中小企業 基礎建設 採購參考文件 : http://www.PCPiLOT.com.tw

pcpilot wrote:
來幫忙墊高樓層 :-...(恕刪)

認同你說的。
就像之前提到的,只要可以達到自身目的跟需求,怎麼做都可以,不是嗎?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正反爭論也不是不好,相信一定有人陷入這抉擇中,因為我有有過。透過不同人的觀點,可以得到一些思維跟想法,讓人可以少走冤枉路,就值得了。

其實不論走哪調路,一定都會學到經驗、知識,絕對不會白花時間、精力,走過一定會留下痕跡。即使自組失敗放棄,改買市售的,也會因為曾經的經驗,更加容易上手。

有機會我也一定會入手一台市售NAS,不同的玩具玩起來有不同的滋味,也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想法跟玩法。
一般主機板上面的 raid 不是都是 software raid 嗎?
還是我搞錯了?


http://www.intel.com.tw/content/www/tw/zh/chipsets/performance-chipsets/z87-chipset.html

若要使用 Intel® 快速儲存技術,電腦必須有啟用 Intel® RST 的晶片組、在 BIOS 中啟用 RAID 控制器,

並且已安裝 Intel 快速儲存技術軟體驅動程式。


請洽詢您的系統供應商以取得詳細資訊。

硬體raid 的價錢像這樣。

http://shopping.pchome.com.tw/AAAE4X


還有, 沒有說什麼NAS 上面的 raid 硬碟拿出來資料就讀不出來這種事。
裝到 linux 上很好讀。
ksc91u wrote:
一般主機板上面的 r...(恕刪)

這個其實是硬體RAID哦~ 只不過是主機板晶片組支援
硬體RAID是透過晶片組韌體(像是BIOS)來建立
軟體RAID則是透過OS系統來建立

IRST雖然是Intel自己出的RAID控制軟體 但它是直接把資料直接傳達給硬體來建立
而且 軟體RAID不需要驅動程式 硬體RAID則需要


另外NAS上的硬碟是很好拿出來讀沒有錯 用一個Linux live CD就可以進行讀取了
但除非是RAID 1 否則其他的格式 像RAID 5 只要其中兩個硬碟損壞 也是全毀
不過 NAS都是軟體RAID 因此在資料救援上 確實會比硬體RAID容易許多

https://communities.intel.com/message/198767

With embedded RAID, the parity calculations must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system board processor and memory.


還有

http://www.tomshardware.com/answers/id-1737838/raid-asus-z87-deluxe.html

實在看不出來 z87 的可以叫做 hardware raid...

ksc91u wrote:
一般主機板上面的 r...(恕刪)


你是對的, Intel板子上那個RAID其實是hardware assisted RAID
和我們一般所稱的hardware RAID不是同一樣東西
不過市面上一般消費級的NAS其實也都是這一類的
至於Intel板子上的RAID壞一顆能不能動, 只要是RAID1或RAID5都是可以的
而且同是Intel RAID, 只要BIOS可以開啟RAID, 換板子一樣都可以抓的到
同樣用Linux為前提, DIY NAS資料恢復難度不會比市售NAS差
事實上自組NAS, 你完全知道哪個東西在哪裡, 比起市售黑盒子簡單多了
外面廠商改過甚麼東西根本不知道, 在極端的狀況下, 譬如說原廠倒了
Linux-based DIY NAS要簡單太多了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