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舊照片覺得不用一直佔手機空間
也想要用一個小小的本地影視庫
開始了我的折驣刷機之旅
配備全都是二手購買
主機:Oes plus*1 (鹹魚) 500元
硬碟:HDD*3 (蝦皮) 2000元
硬碟容量2T+2T+1T=5T
【主機規格】
產品:OES Plus
CPU:S922X 六核ARM架構處理器
記憶體:4GB
系統儲存:8GB
網路介面:千兆乙太網介面*1 + 乙太網介面*1(300M)
硬碟介面:SATA3.0介面*3;支援內置2.5吋硬碟(輔助直插式)
散熱風扇:液壓風扇*1
USB:USB2.0*1
電源:12V-3A電源
包裝配件:說明書1,網路線1,電源線1
這台本身是邊緣計算產品
自家的APP有支援簡易的NAS功能
原先看上這功能購買的
可伺服器在中國的關係
用起來速度很差
且遠程訪問會被擋
就改刷第三方的Nas系統
【本體開箱】
可以看到本體非常小巧
但能塞3塊7mm厚度的機械或固態硬碟



【系統介紹】
第三方的開源系統
該有的訊息都有顯示出來
且有很多軟件都可以選擇

【本地影視庫】
自己稍微整理的本地影視庫
可以看到用外網情況下
手機端及網頁端都能正常訪問觀看


【相簿同步備份】
手機及Nas在外網情況下
也都能正常同步


【速度測試】
受限於省錢所以用的都是機械硬碟
同網域下的傳輸速度約100mb/秒
不同網域下需轉發
傳速速度約5~6mb/秒


【功耗】
這是最讓人驚豔
也是我看別人測試
決定下手的原因
跟市面上待機動輒30w以上的機型比
他的待機功耗插1顆硬碟約在4.5w內
但本身沒有測功耗的設備
只能找網路上別人的測試照片

【心得】
最麻煩的是刷系統除錯部分
機子的armbian底包有很多種
每個人遇到的Bug也不一樣
花了2天除錯才找到合適的
再來就是docker的研究
花了半天左右
安裝合適自己的軟件
但結果是滿意的
前面知道怎麼用
後面就簡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