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文已經確定要買Synology 1513+。目前硬碟有兩種組合在猶豫。WD 3T*5,跑RAID 5,然後另外購買一個1T的隨身硬碟外接當BT的暫存區。另外一個組合是WT 4T*4跑RAID 5,另外買一顆WD 1T獨立當BT暫存區。兩種組合的結果跑RAID 5的實際剩下容量都大約是12T左右。
買4T四顆+1T一顆的比3T五顆的貴約5000,但因為如果買3T五顆我還是得買一個1T的外接硬碟(大約NT:2000),所以實際上的價差大約3000。考慮未來如果容量不夠而購買DX513的時候,硬碟可以直接買4T的不管是擴充還是和原來4T硬碟跑RAID(不用遷就於原來是3T的硬碟而只能買3T裝在DX513上面)會比較好一些呢?
blue007 wrote:
正有意購買1513+或1813+ 但感覺這兩個產品應該在2014年5月份就會有新品了吧 畢竟QNAP_威聯通的同等級新品 都很給力 例如HDMI輸出、 高配CPU等
也知道每年都有升級 但就是糾結啊...(恕刪)
有沒有新的產品這小弟就不曉得了, Synology & QNap 兩者各有其強項, 至於你所提 HDMI輸出 & 高配 CPU, 指的應是 QNap 採用 Intel i3 or i5 CPU NAS 吧! 但也要查一下賣價, 相信那價格也是非常高的, 在 NAS 軟體實力上, 小弟還是認為 Synology 較其他家廠商強些, 至少領先個一年以上,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 僅當做參考就可以了.
新產品年年都會推出, 如果你是個人用戶, 是不是需要買至 DS1513+ or DS1813+ 這個等級的 NAS 是可以再考慮看看, 如果錢不是問題那就多多消費促進經濟, 但千萬不要動不動就買到頂級的配備, 這樣下次就很難找出換機的藉口了.
FB: Pctine
vxr wrote:
請問有網兄知道SYN...(恕刪)
ERC = Error recovery control?
Software Raid:
Linux mdadm simply holds and lets the drive complete its recovery - however, the default command timeout for the SCSI Disk layer (/sys/block/sd?/device/timeout) is 30 seconds,[4] after which it will attempt to reset the drive, and if that fails, offline the drive[5]
FB: Pctin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