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換成SATA介面的"燒錄機"了速率有比較快嗎?


現在賣場幾乎已經有一半的SATA介面的DVD燒錄機
關於SATA規格燒錄或讀取,有使用過的人覺得有比較快嗎?

原本SATA都用在硬碟,有店家說一年以前的主機版,最好還是先不要裝SATA介面
怕會不相容偵測不到,若是這樣BIOS有需要注意其它設定嗎,
以往的IDE隨插隨上,只是線路會比較雜一點
,不知道有裝SATA燒錄機的人有否遇到其他不妥的問題
2008-03-19 20:31 發佈
先提出一些數據:現行的 IDE 為 ATA-100,傳輸速率為 100MB/s,而 SATA 這裡採取最早期的 SATA-1,傳輸速率為 150MB/s,在這部份實際上 SATA 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接著來討論 DVD 光碟機。目前最快速度的 DVD 光碟機/燒錄器是 20X,其中 DVD 1X 表示傳輸速率為 1,320KB/s(這是比較多人採用的理論值,實際上大約會有 30KB/s 上下的誤差),20X 即 1,320 * 20 = 26,400KB/s = 大約 25.8MB/s。

從上面兩段的數據就可以很明顯看出,儘管現在突破物理障礙衝到 20X 的高速 DVD,傳輸速率最多都只能達到 30MB/s 以內,IDE 雖然老舊,卻也能提供 100MB/s 的速度了,那麼用 SATA 排線幾乎可以說是奢侈了。所以實際上用 IDE 還是 SATA 並不會影響使用速度,因為瓶頸直接在於 DVD 光碟機本來就慢了。

但是 SATA 目前來說最大的優點在於排線細小,有助於系統散熱,這大概也是現在唯一可以稱之為好處的地方了。另外還有個熱拔插的功能,只是對於多數使用者來說應該不太會有人在電腦開機的時候開機殼裝東西進去...所以實務上是沒什麼用處。
樓上說得對....管子變大了..但是出水口沒變大...其實沒影響的,
當初買的sony 810A掛掉
換了SONY的SATA光雕機(忘了型號,PPT很多人推的那台,有20X)
結果燒錄是沒什麼差....因為我習慣用低倍速慢慢燒
沒辦法,越來越多的板子可能沒有ide了,
到時候還是得換sata的燒錄機。
據朋友的說法...

SATA 燒錄機的好處在於可以同時啟動
他的電腦上裝兩台 SATA 燒錄機,可以同時燒不一樣的東西
燒片量大的話才好用
堅持了很久的部落格 https://what30.qoding.us
買USBUSBUSBUSBUSBUSBUSBUSBUSBUSB!










next0001 wrote:
據朋友的說法...S...(恕刪)


喔對,我想到ide是一個通道100MB/s的頻寬,
但一個通道上兩台燒錄機的話,要同時燒那頻寬一定要砍半(可能會在犧牲一些),
而且穩定度較低,
SATA的優點就是點對點,所以沒共用頻寬的問題。
我遇過一個問題是我想用 DOS 來驅動光碟機時, SATA 的 CD-Rom 無法驅動 (找不到), 不知道是我的問題還是 SATA 都這樣 ...
SATA跟IDE差別?

敝人覺得是軟體的差別也很多...

像是Nero....用久都覺得6版比較好用...

而SATA建議升級使用7.0.....不然燒錄有時候都給你錯誤壓?或是就給你呆在那邊.不動

基本上. sata也是有再慢慢進步的趨勢. 而光碟的速度就是那樣.

SO....慢慢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