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終於完工了,耗費三個月把累積10年的光碟複製到硬碟了。

感謝各位的回覆,
有人問到說我的備份設備,我就放上來分享。
4 bay

2 bay

我原本是計劃用2bay的建raid1來備份的,方法就是一次放二個硬碟,存滿後再放第三、第四個硬碟,滿了再接下去,結果我發現一件可怕的事,我拿存有資料的其中一個raid1硬碟用接上主機板sata,居然顯示出要格式化才能使用(我的資料咧),我才發現raid 1 抽換沒有那麼簡單,上網goo很久,有用的很順很爽的,也有用到有災情的。
所以我下了結論,便宜的raid 1不要用,有發生晶片故障二個硬碟一起掛的、有發生其中一個硬碟要壞不壞把損毀資料蓋到另一個硬碟的。
反正我的資料不是常變動的,頂多久久一次把某rmvb換成bd rip mkv的,所以這計劃就被冷凍了。

我就改用4bay的,一次丟4硬碟,再過半年我再買一組4bay 直接作異地備份就好了。
(不好意思,下面的圖片誤導了大家,其實我用4bay的,懶得再拔起來拍照)

對了,我是工作忙的要死,每天只能抽個一、二個小時作複製的,而不是整整三個月不吃不喝不睡覺……,別誤會嘿!
效率部份也有人問到,我是一次插三台光碟機備份的,cd-r 一片3~5分,dvd 一片6~9分,三台光碟機一起用多多少少互相干擾到,邊拷邊回顧以前的動畫。
也有二次放假沒回家,直接用公司的電腦,3台主機、一台eeepc,共七台光碟機一起用,然後就直接睡在公司,隔天再回工地。


下面用滑鼠拉一下

--------------------------------------------------------------------------
有人提到版權問題,我才驚覺大事不妙,平常用這個東西用習慣了,居然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所以我的光碟內容連結移除了,也拜托大家手下留情
--------------------------------------------------------------------------------


--------1/26--------------------------------------------
有人提到了雲端,老實說我還真的GOO不到10tb的雲端耶,真正重要資料我的確是用DROPBOX來同步的。
所以我打算只作一個硬碟異地備份而已。


以下原文
------------------------------------------------------------------------
10年前自已還是高中生,那時候我的硬碟還是只有40MB,而國中時代還作了個蠢事,我把魔獸爭霸2用3.5吋磁碟片保存……搞了三個小時用掉了40片,紅色警戒95 也存了50片,算是我一生當中,第一次進行大量資料備份的作業。不好意思,據網友的堪誤,我硬碟容量弄錯了,國中時用的是400~600MB,到高中用的20GB了

當然失敗了,那時候手癢常常去撥那個保護的鐵片(我不知道那叫什麼),結果90片裡面中三片氧化掉了,二個遊戲就報銷了。(我是用ARJ分片壓縮)結果是電腦公司幫我CO回來的,看他們把我的硬碟拆下,線接一接,20分鐘遊戲就好了。杜爛之下,我把那200片磁碟片全扔了(我記得一盒50片是150元)。身為一個國中生,跟家裡借機車把整台電腦從三民區載到建國商場…

之後燒錄機就降價了,一台四仟多元,然後四處跟同學借片子燒,跟別人借一片,我還他二片,自已當然留一片。
那時候最貴的空白片是菲力浦金片,一片要40多元,萊得代工的,我當然買不起,然後店家就推薦我萊得副廠的光碟,跟我說品質是一樣的,差在有無MARK而已,所以我跟萊得的緣份就從此結下,我所有的空白片全是萊得的,非萊得不用、萊得的死忠用戶。

到了大學時代,光碟片的數量已經到達四、五百片了,開始建EXCEL整理光碟,把光碟重新歸類,用100片光碟整理包來裝,本來還考慮用200片裝的,但是找片收納很困難,書架也很難放,就改回100片裝的。

清單建立起來就方便了,整理盒都有作記號,盒子裡面的光碟也有照清單的順序排放,當要找光碟時,把EXCEL打開搜尋,照順序找光碟,一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時光飛逝,到了2012年中,我居然發現……硬碟的單位儲存成本居然和DVD持平了,DVD備份的工作就到此結束,開始計劃把光碟全部複製到硬碟,到2013視情況改用藍光備份,在此有一個前提,新買來的硬碟要給我保證一年不會壞,我的人品還不錯,從以前40MB硬碟開始,從來沒有在使用期間壞過,這東西根本沒辦法讓我撐二年不淘汰的,只有一次手殘、腦殘、眼殘灌系統刪錯硬碟…1.5tb的資料報銷……

到了2012九月,用Y拍把東西一個一個買來,4個2TB硬碟、2BAY 3.5吋外接盒,4BAY 3.5吋外接盒,就開始動工了。每天工作都很忙(一天工作是14個小時,別吐槽,這工作我不想談,愈談愈傷心而已),擠出時間去複製,方法是電腦插三台光碟機,一台IDE、二台SATA TO USB2.0,分別複製在不同的硬碟,當然速度會互相干擾,不過沒差,一次放三片可以降低我的負擔。主機硬碟滿了再一次複製到外接盒。

中間發生了一件事情,原來我的4BAY外接盒會感應USB是否過電,電腦關機時它就會自已把硬碟關掉,結果我經常直接給他把電源切掉(右下角的圖示已經確定可移除),居然發生檔案索引損毀,情況就是硬碟目錄全部消失,但是可用空間沒有變化,我GOOGLE了一下用CHKDSK /F去修復,居然只有一半的檔案回來,沒有回來的檔案被永久刪除了,FINALDATA也搜不到那此永久刪除的檔案了。唉,多作了一個禮拜的白工了…

時光飛逝, 終於在昨天(2013/1/25)終於完成了,現在我要思考的是,我本來是要準備藍光複製的,但是工作光實在是……,反正硬碟又降價了,半年後再準備個9TB來作異地備份好了。(燒香拜佛4個硬碟不要壞啊)


終於完工了,耗費三個月把累積10年的光碟複製到硬碟了。
終於完工了,耗費三個月把累積10年的光碟複製到硬碟了。
終於完工了,耗費三個月把累積10年的光碟複製到硬碟了。
2013-01-26 11: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光碟 硬碟 10

jimmeh09 wrote:
10年前自已還是高中...(恕刪)


請問都是甚麼東西啊
10年前.....硬碟40MB還是40GB啊???
有沒有搞錯?那時還有這種東西?
我24(修正)年前第一台電腦的硬碟才是40MB
還玩過很鳥的笑傲江湖

不過我早期的CD-R片也不少,還沒動工要備份
等過陣子硬碟回到合理價位,或藍光片有降價
才會考慮開始動工

一台CDR 2偣燒錄機 10800買的
一台SONY DVD燒錄機 12400買的
一台ASUS BD燒錄機 2590買的
還直接燒掉一台很貴的新硬碟,40MB要換500MB時??(忘了)
因為新手想自己換...結果當然不敢讓母親知道,會被K死
有志者事竟成
跟您握手給您按個讚....

硬碟容量就像老媽的冰箱一樣,
一台塞滿了還要再買一台
家裡已有三台冰箱(5口之家)

至於硬碟內容物就跟冰箱內容物一樣
有一次其中一台冰箱壞了
裡面東西都壞掉全丟
竟然發現有冰了5年的水餃,6年的調味料,4年的飲料,3年的肉粽
還有一堆已經變黑無法辨識之物通通在冷凍櫃底層清出來...

我第一台硬碟CONNER 420MB,
之後梭魚850MB,火球1.2GB,大腳4.3GB....一路走來
幾乎每年買新硬碟,
容量至少要大於目前兩倍
所有東西都做備份,
雖然大部分東西都是可有可無
不過偶而在硬碟裡瞄到求學時期做的報告,或是某些風靡一時的流出圖檔
都還能回味一下..

網路費每個月幾百塊在花,一年就好幾千了
一部硬碟才2.3千元,可以放的東西包羅萬象
所以我把買硬碟當作是種廉價的娛樂。









laputa38 wrote:
10年前.....硬碟40MB還是40GB啊???(恕刪)


沒錯,樓主應該是寫錯了,在20多年前買的硬碟就已經是20MB了.
那個年代的遊戲大作有幻想空間,國王密使,創世紀,巫術,黑神鍋等.

那時的磁片也是5.25吋的,不是樓主的3.5"軟碟片.
如果以他紅色警戒95來算
也有17年了
他只是從頭開始講中間那磁片全毀
後面才用光碟從光碟開始後算十年吧
你似乎有不斷備份資料的強迫症

還是用雲端吧
話說錸德自家染料做的DVD不是出了名的自爆片嗎

竟然都還讀的到?

錸德的CD片倒是還不錯...
laputa38 wrote:
10年前.....硬...(恕刪)


咦?這麼一說我也覺得我是不是打錯了。
那時候年紀小,對自已的配備沒什麼記憶了

國小五級:是用5.25吋磁碟開機的,開完機再放遊戲磁碟片來玩。

國中:才有硬碟這個東西,不用放磁碟就能開機了
搞音效卡搞好久,進入遊戲前要打SETUP,猜音效卡的IRQ,不然沒聲音
仙劍一出來了,12片.5.25吋磁碟片才裝的下去。

那我的硬碟應該是400~600MB才對。

第一次接觸的遊戲是沙丘魔堡2,國小五年級玩的。
jimmeh09 wrote:
10年前自已還是高中...(恕刪)


如果對資料有強烈的備份需求

你還是租專業的雲端空間來用比較好

讓專業的人士用專業的器材與專業的技術幫你保護資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