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問板上用BD的人多嗎?

可能大部分人都沒碰上硬碟掛點吧
碰到一次就會開始找尋其他方法了
BD算是現在蠻好又省錢的替代方法

更有錢的就一顆硬碟資料 用2顆硬碟來備份
這樣才會安全

便宜固然重要 資料安全才是重點

今天發現先鋒bd燒錄機跌了700元,比ASUS,LG,LITEON 還便宜,看樣子是想趁機搶一些硬碟市場吧?
S06 $2599
不知有無偷料嚴重

sam432 wrote:
今天發現先鋒bd燒錄...(恕刪)


pchome和奇摩好像價格還是在3800~3900
所以BD比較大量檔案備份
會比較便宜
BD本來就不是用來儲存資料用的吧
主要是看樓煮是否有特殊需求
看電影之類的 才需要用到吧
本人沒買 但家裡有
看BD的影片真的很爽 但也是要家裡有足夠搭配的電視才有用
我是前幾天加入BD陣營的

硬碟擴充? 因為我的電腦已經裝了六顆2T、一顆SSD、加上燒錄機已經完全沒有SATA插槽
那外接阿? 我都有兩顆2TB、一顆1TB外接備份了...

買BD是要把硬碟內一些平常用不到的ISO、映像檔案燒起來
只有安裝才用到、堆在硬碟內也是浪費空間
累積了一兩年這種ISO檔案也有快要700G了(程式、遊戲)
燒一燒挪出位置給音樂無損跟1080P也好

而且也要開始收REMUX的檔案、趁這時候換BD也不錯
講實話現在價格也還OK,2500就有了、先鋒的品質也不錯
藍光片價格也能接受、反而DVD片五片(等於一片藍光容量)的價格還比一些口碑還OK的藍光片貴
一直想買 BD 燒錄機, 但一直下不了手, 燒錄機本身不貴, 片子也只是小貴, 但是保存性還不知如何? 若像 CD 可放個 10 ~ 100 年, 我想我一定馬上買.

一次性儲存, 有它的好處, 資料備份後不會再被誤刪, 有人質疑燒那麼多放那裡, 會不會佔空間, 應該是不至於, 之前 CD, DVD, 我至少上千片已上, 重要一點的放不織布收藏盒, 小的可放 24 片, 大的可放 48 片, 還有活頁式放個 100 來片沒問題, 當然, 要買好一點的收藏盒才不會有殘留溶劑, 放久侵蝕讀取面.
不太重要的放布丁筒, 25/50/100 片都有, 更省空間. 至於好不好找, 只要收藏時分類好, 寫好名稱, 也沒什麼難找.

當然, 如果像影音之類的東西, 真的看過就算了, 就算很好看, 過一陣子技術進步了, 會有更好品質出現, 這些東西燒成光碟, 過幾年肯定是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的垃圾. 但有些像照片的之類東西就不同了, 這些萬一不見了, 又沒備份, 或那就永遠成回憶了.

當然, 有人會說多備份幾份, 這是一定要的, 但萬一中毒, 或硬碟損壞, 或消磁, 甚至在備份新資料時, 系統異常, 難保不會影響之前的資料. 誰知道外接硬碟何時會出鎚.

所以, 我習慣對照片, 外接硬碟存兩份, 光碟存兩份, 這兩種的兩份皆放在不同的地方(老家和新家), 未燒成光碟的, 多放一份在 NB 硬碟中, 記憶卡也先別刪. 最近還想是否多燒一份, 租個銀行保險箱來放. 有點恐慌症~~~







Ranma wrote:
一次性儲存, 有它的好處, 資料備份後不會再被誤刪, 有人質疑燒那麼多放那裡, 會不會佔空間, 應該是不至於, 之前 CD, DVD, 我至少上千片已上, 重要一點的放不織布收藏盒, 小的可放 24 片, 大的可放 48 片, 還有活頁式放個 100 來片沒問題, 當然, 要買好一點的收藏盒才不會有殘留溶劑, 放久侵蝕讀取面.
不太重要的放布丁筒, 25/50/100 片都有, 更省空間. 至於好不好找, 只要收藏時分類好, 寫好名稱, 也沒什麼難找.


非常同意

我覺得BD還是有用
像前面就有人說過的:光碟適合長時間儲存
我爸約7,8年前燒的DVD現在每張都還讀的到,而且他都沒放防潮箱,甚至還用不知名的200元50片的DVD
所以我覺得BD用來備份非常適合,而且以安全性來講,光碟也比較安全,因為很多病毒都是透過隨身碟在傳播
而且BD雖然不能修改資料但是能防止手賤誤刪,病毒竄改資料,多安全阿!!!
如果一定要能修改資料的話,也有BD RE阿!
有人說速度太慢
但是BD 6倍速也有27MB/S的速度(BD 1倍4.5MB/S)(大部分USB 2.0甚至低價USB 3.0寫入還沒有這麼快)
而且隨身碟每GB價格約30-50元,BD每GB價格約1元上下
隨身碟以每GB價格40GB計算的話,隨身碟每GB價格比BD貴40倍
買32GB隨身碟的錢已經可買總容量1280GB的BD了,這麼大夠用了吧?而且還是只考慮一次性的BD,不考慮BD RE,如果用BD RE甚至BD RE DL的話,不但能重複讀寫,還比較便宜(跟隨身碟比的話)
至於硬碟的話,雖然很便宜,可是很不耐震,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如果我要運送數百GB,甚至1,2TB的資料去其他城市甚至國外要選擇什麼當載體?用網路?別傻了,台灣網路這麼慢,你是要傳到什麼時候?這個時候如果用HDD的話,可能還沒送到就壞掉了這個時候如果要便宜又要耐震的話,那就只有光碟了

前面還有人說用RAID,但是每GB成本會增加到4,5元
既然每GB成本要4,5元,為什麼不要用BD備份4,5份?而且這麼多光碟可以放在其他地方,做到異地備份,更何況,這麼多光碟同時壞掉的機率近乎於零
而且硬碟很不耐摔,摔下去的話,可能幾TB的資料都不見了,但是光碟,如果只壞掉一片的話,可能只有損失幾GB的資料,而且光碟同時全部壞掉的機率近乎於零,所以光碟的風險會比較小
再說雖然光碟的資料是不能修改,重複寫入,但是這樣對於安全至上的資料備份反而是件好事,因為既然不能修改,那病毒也無法竄改資料,而且還能防止手賤誤刪資料

所以還是光碟比較安全


然後有人說連接介面會消失之類的,這點我不同意
因為又不可能一夕之間所有舊的介面都消失,所以只要花一些時間,買個轉接頭,把資料搬到新的介面的硬碟上就好了

結論:
光碟備份:成本較低,耐摔,同時壞掉的風險較低,數量較多,體積較大(其實也沒多大),檢查較不方便,不會因為中毒或誤刪而造成資料損毀
硬碟備份:成本較高,不耐摔,同時壞掉的風險較高,數量較少,體積較小,檢查較方便,有可能會因為中毒或誤刪而造成資料損毀

還有就是都不耐潮濕
我以前備份是以DVD為主,硬碟為輔
燒了三四年後身邊的光碟超過三千片
光找地方收納就是個大問題

我做過統計,DVD燒錄機平均燒到800片左右磁頭就會歸天
就算燒成功光碟裡的資料也很容易讀取失敗
以一片5元的片子計算,光碟成本約4000元,燒錄機現在比較便宜算500元
不計燒錄失敗,燒3.3T(4,2G*800片)的資料就要花4500元

去年DVD光碟漲價的時候,就曾考慮過該改用BD還是硬碟備份
我試算一下以同樣3.3T資料用藍光來燒,25G的片子需要134片
一片40元,光燒錄片就要5300元
BD燒錄算起來並不划算

所以後來決定改用硬碟做雙重備份
用硬碟備份的優點除了大大改善收納空間不足的問題
也省下不少資料燒錄備份的時間

因為DVD傳輸速度約9MB/s,硬碟至少有70MB/s(WD綠標記)雙重備份約35MB/s
藍光要到六倍速才會達到27MB/s(事實上大部分人不會用最高速燒)

而且硬碟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重複使用
我手上有7顆2T,2顆3T共20T的硬碟
這點對我就很重要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