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正題
它是不會這麼容易消失的 你用不到 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你會上網抓高畫質片不代表大家都會 所以還是會有人買BD片來觀賞 只是現在很貴 等BD燒錄機跟DVD燒錄機差不多價錢時 就是它普及的時候
想當初DVD燒錄剛上市時也是很貴很少人有 現在檔案越來越大 電影主流格式從VCD變成DVD 設備與空片價錢變得跟CD VCD 一樣時,大家都是使用DVD燒錄機了
如果BD空片在便宜一些 他會是我備份資料的好東西
目前傭有的藍光設備 PS3 PC的藍光燒錄機 NB用的隨身藍光燒錄機 每個我都覺得很好用
只是現在空片很貴 只有很重要的資料才會使用BD備份
張文騰 wrote:
等BD燒錄機跟DVD燒錄機差不多價錢時 就是它普及的時候
...(恕刪)
說到這一點,可能成真的機會,就是BD燒錄機專心處理BD的部分,放棄回頭處理CD/DVD相容性跟權利金,但消費者應該不會接受。
試想:要跟DVD燒錄機價錢差不多,那BD燒錄機只能賣不到一千塊,但權利金範圍卻包括了BD本身的以及回溯相容DVD Super Multi的CD-R/CD-RW/DVD-R/DVD-RW/DVD+R/DVD+RW/DVD-RAM所有權利金;廠商還得進行所有的BD跟DVD實體格式的相容性測試、所有讀取/燒錄倍速的測試跟驗證,還得搞超出規範的高速燒錄噱頭;使用者隨便拿一張次級燒錄片燒出飛盤就會發飆、廠商就得改軔體改到好;未來還有BD-XL跟更高的BD燒錄倍速權利金跟開發費用等著慢慢再剝光跌機廠商一層皮,還得繼續走cost down不歸路....
光跌機廠商的未來堪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93&t=2158066&p=7#28563553
張文騰 wrote:
我覺得不會啊 我就...(恕刪)
現在的問題在於當初DVD空白片的時代,要備份大量資料只能用CD片,700MB實在不夠,我每兩三天都要備份個五、六片...並沒有其他的方案,那時也沒有便宜的大容量硬碟
所以DVD燒錄機還沒降到低點,就趕緊買來用了,我相信大家也是差不多狀況,結果兩三年內光碟片需求大增...廠商拼命擴廠加機台生產,自然就削價競爭到合理價位了
但現在...大容量硬碟很便宜,隨身就是1~2T的...讀取又快又方便(公司電腦還沒光碟機勒,只能用隨身碟),現在備份檔案的取代方案太多了,造成低度需求~中度需求的人根本不急著買藍光燒錄機與片子...需求根本沒有急速增加(搞不好還因為硬碟容量持續攀升+價格持續下跌,導致藍光燒錄片需求不增反減?),如何誘使廠商擴廠加機台?很多光碟廠根本股價就跌到水餃皮價位了,如何融資擴廠?銀行根本不會通過融資案,甚至聽光碟片老闆講...有些廠還被銀行接管機台生產線,銀行只想變現!不想維持生產了(只會賠更多)
許多原本的光碟廠也都轉行去賣隨身碟或TF卡了...還希望肖想產量大增之後,削價競爭讓燒錄片降價?我看很難....
至於藍光光碟機(應該是說藍光播放機)普及後,看藍光片的人增加,藍光片需求增加讓藍光片壓片成本降低....那個影響其實很小...絕對沒有燒錄片的量那麼重要...想想...你再怎麼增加你去買藍光電影的量也是有限,很多人就算不會下載,也只會租而已,一片就能租很多人了,頂多多買幾片來租人而已。但我當初每次買DVD燒錄片,一次就是買一桶50片,兩三個月就買一兩桶,這種量才是真的撐起DVD燒錄片能普及與降價的關鍵,可見的未來內,藍光燒錄片還是乏人問津,廠商怎麼會投資增產?沒有投資增產,怎麼會削價競爭?現在的生產線就是供過於求了呀....
所以我覺得...藍光片絕對不會這麼快被淘汰,在網路速度提昇前還可以活好幾年,只會更普及。但是!藍光"燒錄片"則是慢慢走向衰退...只能苟延殘喘給有需求的人用,除非有啥大事發生(三星投產藍光片+瘋狂擴產要吃全世界市場,只為了爽字),否則要降到跟DVD燒錄片這般平價是很難很難了....
andy2000a wrote:
短短2年 蘋果創下8...(恕刪)
答案就是"雲端"..回答的人幾乎是用硬體的概念來思考!!
試想一下!!你網路上抓BD檔下來,未必需要BD光碟機來放映...
更何況高畫質影片未必一定要壓成BD檔...
從蘋果發表AppleTV、iPad、iPhone到今年五月的iCloud就已宣告未來的多媒體未必是"實體"
將來你的資料很多會儲存在雲端,運算也交由雲端,這會降低你對電腦的硬體需求...
不管是儲存..購買或下載也好..
這一些都能透過雲端為你提供服務的時候..你還會想去買一台光碟機嗎??
(硬體的部份)
TB級的硬蝶越來越便宜,你可以自己換算一下"1TB硬蝶"平均每4.7GB的價格比DVD空片還便宜...
那你會選擇已何者為儲存裝置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