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500GB光碟 3年內面世 成本低於藍光碟 全息技術新突破

nighttalk wrote:
可是所有東西都是從實...(恕刪)


所有的東西從實驗室出來的,但實驗室能出來量產的可不一定多了.
其實在光碟的資料紀錄歷史由1維->2維一直到現在的立體3維目的就是在增大容量!

光碟儲存的商機與市場相當龐大!不管是歐美或是日韓都是拼命的希望發展出一套相當完善的方案來獲利(授權金)

就如同當初的BD中存在有VC-1(微)與H.264兩種編碼相互競爭為了能夠成為主流(VC-1因硬體支援缺乏敗出)

而HD-DVD & BD的競爭其實在上述的現實狀況下勝負也相當明朗

.............不過光源的問題才是最重要的..............事實證明還是紅光雷射才是王道(價格低廉、良率高)

現在各大廠都積極的研發一系列容量擴增的技術與配套方案(經營策略)






我認為這個用在醫療的儲存比較實際

通常在做CT, MRI , 3D 醫療影像時﹐健保局規定需要存放七年。有些醫院會用光碟櫃加上SAN/NAS 來做長期儲存來應變。不過 SAN/NAS 還是比光碟還要貴。所以大容量的光碟來作最終存放媒體是可行的。還可以用來作異地備援。

目前做一個 CT, MRT 的影像都要 400 - 500G, 未來影像要更清晰﹐解析度更高﹐那要備份一個病人的影像單靠DVD是不夠的。

xos84292 wrote:
韓國已經宣告下季度開...(恕刪)



『實驗性高溫超導輸電網絡』

我是沒注意到這個新聞,不過我也一點都不會對這樣『實驗性』的消息感到振奮或震驚,高溫超導不是沒有應用,現在就有些應用,但是要達到當初人們夢想用他改變人類生活的程度還差很遠.......
阿勳1999 wrote:
其實在光碟的資料紀錄...(恕刪)


BD是紅光雷射??那為何叫Blue Ray?
其實大家說得都是在說一個東西—載體。
光碟是否還會繼續存在?
簡單的看,現在市面上的家用攝影機,誰還在用光碟記錄?
未來是記憶體的天下!
不管是Flash Memory、SSD等等,
不久之前SD卡已經發表1T的新規格,
目前的SDHC最高只能到32G,
現在使用記憶卡的攝影機已經漸漸變主流,硬碟機已經註定要淡出!
從蘋果的MacBook Air的上市,就已經宣示硬碟已經步入黃昏!
光碟,現在誰還帶CD隨身聽?
從各大音樂公司已經提供網上下載購買音樂的那一刻起,
也已經宣示CD即將淡出市場。
藍光是因應高清晰電視(FullHD)而產生的產品,
是否真的能普及?我都存疑!
現在家裡有多少人有藍光?
硬碟式(或將來改用SSD或其他記憶載體)的影音下載儲存播放設備已經問世,
現在姑且採用硬碟,1T的硬碟現在才多少錢?能儲存多少部藍光影片!
光碟有保存的問題(刮傷、發霉),
是必會被取代!再高容量的光碟,也無法與目前可以見到的記憶體相比,
只在於想要將數位訊號儲存在哪個東西上面而已!
三年後說不定人類搬到火星住了,誰還買光碟啊
說實話,什麼技術不是重點,而且發佈這個消息的公司,才是讓人不敢恭維啊

知道這家公司的詳細運作狀況的人就了解我在說什麼了,根本是炒新聞
超導輸電...(恕刪)
咖哩4436 wrote:
『實驗性高溫超導輸電網絡』


我也覺得這沒什麼
(當然啦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這個計畫感覺只是把現有的超導體用在輸電網絡
算是工業上的應用*

而不是在於努力找到材料提高超導溫度
或著提出什麼新的超導理論


*
LHC實驗、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MRI
都已經在用了


I love Vancouver!
這個若干年後才會出現的產品,以後網路都光纖化之後,每個裝置都可以透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存取網路上的資料

網路空間動不動就1T起跳,說真的,這東西可能只是叫好不叫座

可攜式裝置使用記憶卡或無線進行資料傳輸才是主流, 使用有馬達的儲存裝置(DV帶或光碟機)都會變的耗電及體積

龐大,當然也許這個東西可以用在攝影機上面取代BetaCam帶
三年內????
說不定都出500G隨身碟了~~~~
USB速度也一翻再翻
USB3.0 4.0 5.0..............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