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這個位置反射雷射光時成為1的訊號
用高倍速去燒 還要做驗證動作
但是常常有雜音 還是低倍燒錄穩定
當中有機泡泡放久變質 無法戳破改變 光碟就壞了
然後再靠背面金屬貼紙去做反射動作
那層貼紙或貼膜脫落直接變成透明CD 讀取不能
很多燒錄片就是貼紙貼膜反射不夠
即使燒好驗證過 一放到CD播放器還是無法播放
只能在原燒錄器或電腦光碟機中播放
台灣還沒有燒錄器時 印刷業中的電腦排版就在用SCSI MO了
SCSI燒錄器還是更後面的事情
------------
SCSI通道是確保40MB/s的傳輸頻寬
實際速度還是要看你電腦狀況
但當時系統9598 系統肥 記憶體小 一直在做記憶體模擬 硬碟一直在忙碌
傳輸速度瞬間降低到燒錄器緩衝以下 燒錄就失敗了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 用另一顆無工作的硬碟當作映像檔
燒錄時就不會受到系統資訊回存同硬碟造成資料流瞬降的問題
後來燒錄器從SCSI改IDE介面每個人都能燒 卻又是失敗率大增
但問題差不多
原因很簡單 要買三個IDE槽的主機板 IDE每條排線只能接一台裝置 分別給 系統碟 映像檔碟 燒錄光碟
各自有自己獨立傳輸資料頻寬 映像檔碟 燒錄光碟對傳資料 不受系統碟影響
間單講
系統碟忙碌 就把映像檔放到不忙碌的另一顆硬碟再去燒錄
當時知道電腦內部運作 了解燒錄程序 讓燒錄成功的人不多時
大家為了成功率買高價燒錄片時 我是連超便宜爛片都能高速燒成功
最後SCSI速度提升到80/160/320但早就用IDE燒錄器了
Alexander Valentine wrote:
專輯封面和演唱人直接變另一個人(還存在)是什麽鬼?
燒綠片有好有壞,大部分時候,品質直接與價格正相關
但如樓主說的檔案錯亂~~~~個人比較認為是樓主操作或是軟體設定有問題
從第一台YAMAHA SCSI 4X CDR,Philips金片一片300的時代現在也燒過數千片
(小時候不懂事,不尊重版權四處借來copy),沒遇過樓主說的這種狀況
另外CD player讀不到的片,建議試著用燒綠機讀看看
一般燒錄機能讀,CD player讀不到,有可能是CD player挑片或不支援
(不太老的機種應該都支援mp3,但高階高貴機種很多不支援,請查player手冊)
但如果是連燒錄機都讀不到,一個是片子太爛,一個就是燒錄機有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