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用筆電燒的DVD比較不好讀嗎?

個人使用經驗來說
相同的速度
相同的片子
相同的iso source
用筆電的燒錄機燒出來的品質確實比較不穩定
我大多數還是用桌機做燒錄的動作
請教前輩,若是桌機內建的燒錄機跟桌機以usb外接的燒錄機相比, 兩者的燒錄品質是否有差???
Zero1318 wrote:
個人使用經驗來說
相同的速度
相同的片子
相同的iso source
用筆電的燒錄機燒出來的品質確實比較不穩定
我大多數還是用桌機做燒錄的動作

+1
我也遇到相同的情況,相同的條件下,筆電燒出來的確實常常讀不到。
我也碰過類似的狀況, 猜測可能因筆電用的燒錄機為了省電, 雷射輸出功率會比較低, 所以燒出的片子就相容性來說會比較差吧....
公司的爛PC 常燒不出來

我用過VAIO TX FW

都是用我的去燒也超穩,讀取也快

在我的經驗,片子跟光碟機佔最大因素

但在爛電腦的前提下 PC一樣燒不出好片!
在我的印象中,有些DVD燒錄器會挑DVD燒錄片,因為DVD又分為DVD+-R,雖然燒錄器都說+-R都支援,但是還是有些機型適合吃DVD+R,有些則吃DVD-R的片~~~
Locita wrote:


我的經驗...很豐富,
盡量避免用NB燒錄,
常燒壞片子...
每台光碟機的機器都會有些微妙的不同,
即使同一批次的,也會因為久了,
塑料老了、灰塵、金屬細微變形等等小毛病,
造成讀寫頭位移、進而導致光碟表面接受的功率發生變化等等,
燒出來的片子也就各有個性,只是畢竟是細微的變形,
差別只是在於能不能被接受的程度而已。

一個比較有名的例子,據聞,
以前 PlayStation 第一代早期批次讀寫頭是用金屬支架,
後來的砍掉擴充槽之後的批次,部份支架改用塑料,
遇到玩很大的玩家,支架發生變形之後,挑片的災情就開始量產。

因此我猜,會不會是因為筆記型移動、撞擊的頻率,
遠比桌機高,所以發生靈異現象的機率自然也就大些。

至於系統(所謂爛機器)的影響,
竊以為,從 486 時代就開始有燒錄器可以玩了,
只是當時系統資源主機不很能支撐,
應該還不少大大記得一邊燒片一邊作其它事情很容易發生慘劇的年代,
P!!! 以後的機種各方面資源都在 486 的數倍以上,
對於燒錄器而言,所謂的「爛電腦」(我對這三個字理解為系統效能不夠)
影響恐怕不明顯說。

我自己是用ASUS W3也有一陣子燒完了連自己比電也讀取不到,但可以讀取其他的光碟

一開始以為是筆電或是片子的問題......

試了好久,用光碟清潔片清潔一下就OK了!

應該是讀取頭髒了!! 樓主也可以嘗試看看。
看一下是光碟機TSST還是Matshita的

TSST "通常" 一年之後燒出來的就每況日下
Matshita小弟沒用過

小弟的A6V之前TSST的光碟機燒出來一直爆片
改刷Matshita韌體還是一樣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