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友sagadc反應自己的EZLINK隨身碟無故燒毀後
第一時間01常駐EZLINK客服就馬上主動聯繫希望換一支新品
產品是要再加強的,但保固是不用操心的,以客服角度來說可以給

若其他人也有類似問題,可以PM給EZLINK01反應
───────────────────────────────────────────────────────────────────────────────
9/8更新
開箱文發表後,又經過三天的使用,發現很嚴重的問題
原來不光是USB3.0,就算是USB2.0的介面,它高興當就當
當掉時很明顯從藍燈恆亮就可以判別,這時候除了拔掉重插外,沒第二種方法
甚至當掉後重插,還是繼續當,藍燈繼續恆亮。我也沒用軟體測試,很單純的移動檔案而已
既不燙,又是執行它的本分工作(移動檔案),這樣都無法穩定工作的話,速度再高,也沒什麼意義
還是請EZLINK再多為產品QC上下點工夫吧
至於SLC與否的問題,請容我將它原本是?的狀態改成X吧,品質上來說是該給個X
───────────────────────────────────────────────────────────────────────────────
想買隨身碟有好一陣子了,倒不是因為方便攜帶
而是純粹要改用USB來安裝作業系統,自從嚐到老爹那顆老4G USB2.0的速度
安裝WIN7從初始到進桌面只用了14分鐘後,我就決定把光碟機丟了

後來那顆老4G被沒收回去以後,我就沒得用了
因為只是想用來作為安裝碟,所以購買目標容量設定在16G以下
不過這個區間裡,只有Kingston DTUG2、Sharkoon FlexiDrive兩個速度令我滿意(尤其寫入)
但是一個貴,另一個更貴,還買不到...
剛好最近購物中心在特價,原本是瞄準16G,但看到32G價差很小,就直上了
昨天到貨的主角,EZLINK USB3.0 BH3 SLC(?) 32G,以下我稱它為小鷹




至於為什麼我要給SLC打個問號,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看不到它的顆粒,雖然有兩位前輩的小鷹殼是可拆式的,也就是組裝不良
但我的稍微出點力也拔不動,所以"有可能"組裝方面有改善了
第二則是它不夠穩定,這個以下會說明,效能是沒話說,但不夠穩就算是很大的缺陷
其他3.0的隨身碟是否也是如此我不清楚,因為沒碰過,但至少這顆會有以下問題
上機平台
2600K
ASRock P67-Extreme6,U3晶片為Etron
這顆晶片我給的評價很差,因為在U3的插槽插上特定的U2裝置,會直接當在開機畫面
包含晶片讀卡機、羅技鼠都中標,還好這支小鷹碟它還算給面子
換句話說,Etron這種晶片若也足以襯托這支小鷹的速度的話,那其他晶片大概都沒問題了
在USB2.0底下的運作效能,這部分可以說非常不錯,有USB2.0頂天的實力
讀取過30,寫入也過25,運作也不燒,如果純粹當作USB2.0的隨身碟,那小鷹很妥當
USB2.0 CrystalDiskMark
空腹(無任何檔案時)

滿載(塞滿檔案時)

USB2.0 HD Tune Pro(無法測試寫入,因此寫入略過)
空腹

滿載

USB2.0 ATTO Disk Benchmark
空腹

滿載

剩餘空間並不影響運作速度,這點在其他隨身碟應該都是一樣的情形
不過這顆速度令人激賞
實際寫入365個檔案共29.5G時間統計,圖片是18分,實際上傳了19分鐘
換算下來,一分鐘有1.55G的量,平均就是25.8MB/s

看完USB2.0頂天的表現後,接下來的USB3.0表現可以說衝破大氣層了
同時,很鳥的問題也跟著來了...
那就是,在USB3.0底下的運作會很燒,連帶副作用是,足以令你的系統整個卡住
USB3.0 HD Tune Pro特別明顯
剛上3.0,尚未燃燒時的圖,掉速部分代表正在熱當,室溫恆30度
這時候如果跑去點我的電腦或是檔案總管的話,那就準備卡住吧
USB3.0我知道會燙,這支運作時手摸大概也有50幾度,但我沒聽說會因此當掉啊

如果系統真的當住不會動的話,拔掉隨身碟,或是照以下方法順它的意吧

不得已,御用風扇拿去供奉給小鷹,這時候才知道這支會害我一直當機的原因在這邊
為了驗證是否因為太熱的關係,一段拿風扇吹,一段抽掉,就變成這樣的圖了
掉速就是抽掉風扇的時候,平順就是風扇對著吹的時候

那如果一直對著吹的話會怎樣呢?也不怎樣,就死人心電圖...
不過雖然這一段效能非常亮眼,但讓我不得不懷疑這到底是不是SLC顆粒
因為除了熱當問題,有10%機率插下去會沒反應,要重插才會顯示出來

USB3.0 CrystalDiskMark
這裡也要請出電扇直吹小鷹
由於空腹和滿載時速率與USB2.0一樣不變,所以不再放3.0的對照圖
512K的寫、4K隨機讀寫都很慢,測了約15~20分鐘才完畢,不知道其他隨身碟是否也是這樣
撇開問題不看的話,這顆速度已經稱霸了,只剩下Sharkoon能夠互拼輸贏(也是標榜SLC)

USB3.0 ATTO Disk Benchmark
當然,這是風扇對著小鷹吹的結果


USB3.0 實際檔案寫入寫出,因為超過WD黑標速度,故用Intel 510 SSD作為發送和接收端
實際寫入365個檔案共29.5G時間統計;寫入完畢後再將檔案複製到SSD,測試讀取
寫入部分花了6分半,速度穩定在81MB/s
讀取部分共花了3分半,速度穩定在151MB/s
內接硬碟已經輸給外接USB了...這時代好像比想像中來得快

不過還有一個重點是,搬移檔案時,電扇是移開的,雖然沒有像用軟體測試那樣容易熱當
但還是碰到一次熱當,檔案搬移的過程會停頓,隨身碟就自己消失,拔起重插後
隨身碟的檔案會回到停頓前的狀態,而後又完整的測試一輪讀寫,卻沒任何錯誤(沒吹風扇)
代表如果你身處的環境室溫有30度以上時,想用3.0又不想賭掉檔,最好搬一台電扇給小鷹涼快一下
而實際用於WIN7安裝,在選擇硬碟畫面時先選擇載入驅動,把USB3.0驅動預先載入
那麼全程就可以用USB3.0的速度安裝作業系統,從初始到進桌面的時間為五分鐘
這也是第一次重灌在十分鐘以內達成的紀錄(軟體和其他驅動安裝不計的話),算是非常快速
總結小鷹的優缺點
優點:
1.稱霸的速度,不論是USB2.0還是USB3.0,不論讀寫
2.1K半的價位和32G的容量,CP值高
3.體型纖細,不會卡到相鄰的USB埠
缺點:
1.在USB3.0時運作很熱,而且會影響系統穩定,甚至影響檔案搬移,機率性的問題
2.使用時蓋子要想辦法保管好,因為它不能插隨身碟屁股
3.有組裝不良的案例
感覺優點一和缺點一是因果關係,覺得哪一邊比較重要就看個人了
另外1K半的價位在禮拜二聽說會調回原價,所以有興趣的人請自己把握
我這邊因為陰錯陽差,多訂了一支,沒跟到有興趣可以跟我拿,但若鑑賞期快到時,我就會退回去
以上,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