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3939 wrote:
我有一顆很舊的硬碟,裡面的壞軌有六十幾處,用spfdisk記錄下來後,將硬碟分割七個磁區,避開壞軌處,這樣又重生了,我覺得老爸的作法也沒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至少真的硬體有問題時,還有可能閃過!(恕刪)
以前的硬碟主要是靠硬體設計來保持硬碟資料安全性,例如在資料Track 之間都要保持很大的間隔,讀寫頭品質也要很好。因為資料之間的空間夠大,因此出現問題的時候比較不會影響其他區域,可以將問題獨立出來用分割避開。
現在的硬碟因為密度太大,已經無法用硬體區隔來隔開磁碟區。硬碟問題可以說幾乎全部都是用韌體解決。硬碟上資料幾乎無時無刻都是呈現部分破損狀態,是靠著ECC 韌體及時回復來保持資料的穩定性。如果說硬體Track有所故障的話,基本上問題都會牽涉到附近五到十幾個 Track ,所以資料安全性基本上都沒有保障,分割磁區不會對安全性有多大幫助的。
硬碟在一般使用者眼中只有容量大小的差別,不過實際上內部的技術和十年前的技術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