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Yahoo 都有這種假貨、假軟硬體的廣告,他們都只在收廣告點擊費用,沒在管廣告產品的價錢與品質,相信在使用條款的小字裡也會說明他們沒有任何法律責任,說起來那麼多店家商品廣告他們也是管不了也無法管內容的真假,所以只能憑消費者的判斷來做購買決定,不要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如果聞到魚腥味,附近必然有一條死魚。個人認為還是與知名商家購買才是正途,假貨這事目前看起來只能以付款機制來對付,像如果使用Paypal付款,如果買到假貨是可以退款的,Paypal有他們的監督機制,發現異常是不會讓商家提款,這樣消費者就能獲得一些起碼的保障了。
知道的人,當然不會受騙但是台灣不是每個人都像各位這麼厲害,會受騙的人還是很多,可能也會覺得都在YAHOO 、 GOOGLE上面刊廣告,應該不會有問題,所以問題來了,這些假貨商,會長期大量刊這些廣告,表示騙到不少人,大家都無能為力,難道就聽天由命,自掃門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