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這樣做,還滿方便的!
第一,方便攜帶,只要有綠色BT軟體,可以帶著到處下載
第二,不傷硬碟,下載完資料,再把資料搬到主硬碟中,不會一值讀寫主硬碟
第三,不怕操壞,只要買大廠牌的SDHC卡片,如果買T牌的,拿去直接換一片新的?
畢竟每個人家裡的網路速度都可以達到10MB/S,所以度速倒是不用擔心~
就算可以達到10MB/S,可以保證每次軟體都可以跑到滿速嗎?
而且也可以把記憶體緩衝開大一點,減少寫入SDHC的次數不是嗎?
但是SDHC我是用卡姆碟,這樣的讀寫狀況,對於卡姆碟來說,會不會提早損壞我就不知道了
這是我使用上的經驗,如果有不一樣的意見歡迎討論!
理論上BT下載對於flash的壽命沒有影響, 這要從瞭解 flash的運作方式說起:
1. 在flash的架構中讀取跟寫入的方式機制不同, 讀取就像是一般的邏輯電路的操作(簡單說是類似MOS元件的
操作原理), 讀取對於元件的reliability幾乎沒有影響, 也就是說讀取一百萬次也不會掛 (如果儲存的電荷沒
受影響的情形下), 就跟操作CPU等邏輯電路是類似的。
2. 再來講flash寫入的方式, 其寫入是利用電壓驅使電子穿透絕緣氧化層(Tox)進入儲存閘極, 也就是說每寫入
一次就會對絕緣氧化層有某種程度的傷害, 寫的次數多了漸漸的氧化層的絕緣效果越來越差, 總有一天會
崩潰導致電荷無法繼續儲存在閘極中, 最後這個bit就失效了。
3. flash SLC與MLC最大的差別是, SLC一次只儲存一種資料電荷在儲存閘極中, 而MLC可儲存兩種資料電荷,
所以MLC flash的寫入操作會比較頻繁約是2~4倍左右(看電路是如何設計)間接造成絕緣氧化層的寫入傷害
也越多,所以才會有MLC的讀取只有一萬次左右而SLC的讀取有十萬次以上的說法,嚴格來說是指寫入的
差異。雖然說MLC的讀取方式比較複雜以及讀取的次數也比較多,但呼應1的說法,讀取對於flash是沒有
影響的。
4. 再來談論BT的運作機制, BT是利用共享機制將要下載的檔案細分成很多的小單位, 再經由下載與上傳方式
加速傳輸速度, 對於你的電腦來說用BT下載檔案, 儲存裝置的位元會看到1~2次的寫入動作以及幾百甚至
幾萬的讀取動作(因為要分享給大家下載). 所以說BT的操作行為對於硬碟是很傷的, 因為不斷的讀取動作
造成機械懸臂要不斷的移來移去且讀取一多也增加了磁頭與碟片的碰撞機會.
5. BT對於flash來說讀根本不是問題讀幾萬次也沒什麼傷害, 而寫入呢, 一個位元僅作1~2,3,4次的動作,
以MLC最差的寫入次數來說: 10000次/單一檔案寫入最多4次=2500次, 也就是說要下載2500次BT
檔案於同一位元上才會掛, 到時候可能不知換了更多大容量的flash裝置了。
總結來說, BT的操作方式對於flash沒有任何影響(幾乎沒有), 硬碟就不行了, 這也是為啥有廠商推出什麼
硬碟救星的產品利用flash來分擔硬碟的讀取工作。希望這樣的說明讓大家對flash的運作方式有多一點瞭解。
nahaha wrote:
理論上BT下...(恕刪)
感謝nahaha網友的解釋,這才發現以前的觀念是錯的,原來BT大多是以讀取為主
不過BT對硬碟似乎也不會造成傷害? 依據網路上的資料,"讀取資料時,碟片高速旋轉,
此時磁頭處於離盤面資料區0.2~0.5 微米高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靠的讀取資料。"
既無接觸,當然沒有所謂的毀損。
http://www.beerbsd.net/article/8/bt-%3F%3F%3F%3F%3F%3F%3F%3F
有些 BT 軟體會有 TEMP 檔案 甚至會有路過的檔案
這時候 隨身碟的寫入次數 就不是這麼少了
而且現在 BT 的檔案 有些很大 4G, 8G
隨便抓兩個 ISO 或 RAR 檔 隨身碟就滿了
16G 隨身碟和 250G硬碟 價位相近 還是買顆 250G 硬碟來操 較划算
隨身碟如果做為 BT SOURCE 倒是不錯的選擇
軟體是用BitComet,一次抓五十個檔案,10M/2M跑到滿速。
若不開快取的話,硬碟每秒寫入47次,每秒讀取8次。
若開快取512M的話,每秒寫入降到7次,每秒讀取2次。
把快取開到1024M,每秒讀取與寫入都降到1次以下。
掛一個晚上,硬碟的寫入要求次數是300多萬次,開快取到1024M實際寫入次數降到只有3萬多次。
結論:不如把錢投資到記憶體上還比較實在
下面是直接從BitComet複製下來的統計資料。這是掛了約十幾個小時的統計。
BitComet執行狀況: 總計任務:50 / 正在執行:50
TCP連結數: 同時連結數:762[最大:無限制] / 正在發起的TCP連接:197[最大:200]
內部IP: 122.118.xxx.xxx
對外IP: 122.118.xxx.xxx
TCP監聽連接埠: 9745
UDP監聽連接埠: 9745
Windows防火牆: 已加入 [TCP opened, UDP opened, TCP(ED2K) opened, UDP(ED2K) opened]
NAT連接埠映射: 失敗 [UPNP device not found!]
總合下載速度: 1220 kB/s 連接限制(每任務): 50
總合上傳速度: 180 kB/s 其中長效種子上傳速度: 0 kB/s / 全部上傳連接數: 167
目前磁碟快取大小: 1,014 MB (最少: 20 MB, 最多: 1024 MB )
目前可用實體記憶體: 1.42 GB (最少保證: 50 MB)
硬碟讀請求次數總計: 228966 (頻率:7.9次每秒), 實際硬碟讀次數:18161 (頻率:0.3次每秒), 讀命中率:92.0%
硬碟寫請求次數總計: 3446389 (頻率:70.3次每秒), 實際硬碟寫次數:32581 (頻率:0.6次每秒), 寫命中率:98.3%
累積下載資料: 68.31 GB
累積上傳資料: 5.83 GB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