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wrote:不過大部分隨身棒,都是沒主控的,你沒看錯。 一定要有 storage controller ,問題只在於這個控制器要做到什麼程度,USB storage 並不是 direct memory mapping ,沒主控根本沒戲唱。並不是軟體看不到就是沒主控...
....沒主控?你一堆flash焊上去 沒主控系統怎麼知道你是哪家產品(VID PID)怎麼知道要如何跟你溝通(protocol)要怎麼知道data要在哪存取?軟體不認識/無法讀取 表示主控是白牌或資料沒有揭露跟沒有主控是兩回事啊...........
高速的SSD好像普遍比USB碟來的快性價比也高可是透過USB 3.0介面, 就被介面限速了但USB 3.1的外接盒貴, 加上去反而拉低C/P值而且有USB3.1介面的筆電, 好像不多見未來筆電的支持, 不知道會朝向usb3.1 還是thunderboltthunderbolt的外接盒更貴如果想要高速,等於所有的環境都要一致,才能用的順暢SATA SSD若是讀寫各有500M/S以上, 用起來自然很威可是介面無法配合, 效果就只能打折扣, 多餘效能就等於浪費錢而且體積較大或是改用M.2的
回樓上的Thunderbolt3 的頻宽為40GbpsType C 3.1 Gen2的為10Gbps兩者使用一樣的connector(type C)目前很多廠商都決定支援TBT3(反正也就順道支援了Type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