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弟因最近有轉存數位相機所拍相片的需求,因此對各類外接儲存裝置研究了一下,不免俗來此野人獻曝一番。
用慣了3.5吋的硬碟,覺得2.5吋硬碟小巧,適合作為外接儲存裝置,但一般的2.5吋硬碟啟動電源約需5V/700mA ~ 800mA、工作時期需要450mA ~ 600mA,而 USB的規範只有500mA,所以一次必須佔掉2個USB埠,而且碰上偷料的MB或NB,有時還是會不夠電,再者用在行動裝置時,也嫌太過耗電,不是犧牲攜帶便捷性而加大電池容量,不然就得時常充電,因此限制了行動裝置的「作戰半徑」,直到這回讓小弟見識到了Toshiba 1.8吋硬碟的精巧,才終於瞭解到iPod大賣的真正原因。
簡介
先來張原廠Datasheet,左邊是Toshiba、右邊是Hitachi,請各位看倌注意消耗功率部分:啟動時消耗功率是1.2W VS 4.7W,差了將近四倍。
再來仔細瞧瞧1.8吋硬碟與2.5吋硬碟及PCMCIA Card的比較圖。左邊是照側面的厚度比較;右邊是正面比較圖,由左至右依序是Hitachi、PCMCIA Card及Toshiba。
Toshiba這顆1.8吋硬碟還真是小巧,比PCMCIA Card還短,寬度及厚度一樣,這麼薄還4200rpm,真不曉得馬達藏哪裏,正反面都用金屬殼封住,介面是母座,跟一般硬碟用公排PIN不同,我猜是因為PIN腳太細太密,怕插拔時弄歪弄斷。
話說這顆硬碟水貨新的在Yahoo拍賣有看過賣3990元,打電話去新禾問,乖乖!零售含稅價4410元 (也不能不開發票),想買還得去新禾總公司,外面沒鋪貨,大概是iPod賣太好了,外面的生意不太想做。至於保固新禾網頁是寫「提供消費者TOSHIBA全系列硬碟產品三年的保固服務,且在台北、新竹、台中、高雄之分公司建立硬碟服務據點」網址:
http://www.toshiba-taiwan.com/HDDproducts.asp?ProductName=
實測
測試平台:
CPU:P4 2.8EG(200MHz X14)
MB:Abit IS7-E(Intel 865PE Chipset)
RAM:Samgsung TCCC DDR 400 1GB
將二顆硬碟分別用轉接卡接至MB IDE插槽
由HD Tach測試圖可知,二者Random Access幾乎相等,但Average Read及Burst Speed則有一段差距,Toshiba 1.8吋20GB硬碟的速度約達Hitachi 2.5吋40GB硬碟的2/3。
其實2.5吋硬碟應該要找同樣單碟單面各10GB、二面共20GB的來比較才準,不然單位儲存密度差了一倍,自然讀寫速率就有差了;不過用在行動儲存裝置上,HDD的讀寫速率並不是重點,因為再怎麼說HDD也比記憶卡等其他週邊快許多,倒是體積重量及省電比較重要,所以下回小弟將續PO這二顆硬碟裝上不同的外接盒的測試成績,請持續收看「外接儲存裝置PART-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