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一般人對硬碟外接盒的印象,不就是像NAS般四四方方的,要不然就是可隨身攜帶的書本型(遷就硬碟的外觀),不過有些廠商還是兼顧不同的市場需求面,推出別於一般市面上的常見商品,像這次要介紹給各位的星盟Stardom 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造型就非常的不一樣,而根據廠商資料顯示,原來此產品是有特殊市場族群設計的?

超薄的電器造型設計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如何?這組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猛然一看是不是很像DVD影音播放機呢?
這款扁平堆疊設計的硬碟外接盒,銀灰色外殼搭配黑色鏡面面板,可說是相當美觀。體積為430×245×45mm設計,你可以把它擺在螢幕下方壓著,或是作為客廳HTPC的外接式硬碟機使用,這樣一來就就可以融入各種環境中了。至於機身外觀的銀灰色設計,事實上就是鎖定同為銀灰色的新iMac搭配使用,把它放置在螢幕下方不會非常突兀,也是原廠建議的搭配方式(除了心中不自主會感到壓一台機器在下面外,至於會不會被壓扁...)。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手邊沒有iMac,所以來一張原廠示意情境圖給大家看看。當然搭一般PC也是可以使用的。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既然是硬碟外接盒,那硬碟機裝哪裡呢?事實上從左邊緣的黑色面板壓入後,硬碟槽就會出現啦!它是採用兩組3.5吋抽取式硬碟,採Serial-ATA介面(3Gb/s),可支援1TB大容量硬碟。抽取匣取出需要配件中的塑膠鑰使,所以一般人沒有工具是取不下來的,增添了一些安全防護性。安裝時也請確實推入硬碟槽內,保持兩匣表面平行。
另外原廠提醒iMac使用者,可以搭配OS X Leopard中的Time Machine備份功能使用。雖然此機可安裝兩組硬碟機,不過磁碟陣列功能只支援RAID 0和JBOD,不支援安全性較高的RAID 1(Mirror)?實在有些可惜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面板還附有多合一讀卡機與USB、FireWire Hub(IEEE1394a)功能,對iMac使用者來說是加分的便利設計(因為iMac沒讀卡機啦!)。另外可以隱約看到,機身下方實為一整排散熱孔設計,可加強散熱效果。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機身後方有電源開關設計,另外左右兩側附有散熱風扇,運作時可將機身內的廢熱導出。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機身後方的主要連接介面部分,包含兩組USB2.0與兩組罕見的FireWire800連接埠,使用者須留意的是,USB Type A是Hub擴充用途,Type B才是主傳輸介面(四方小頭的那組)。至於FireWire800,就是傳輸速率可達800Mbps的IEEE1394b規範,雖然推出時間已久,但礙於晶片與專屬傳輸線成本昂貴,市面上至今並不普及,不過如果是新iMac,那就可以好好善用背後那組FireWire800了。(注意:前方連接埠只有FireWire400規格)
左邊有一組設定RAID模式的開關,使用前須先設定好,否則事後切換會變更硬碟RAID模式,硬碟資料會重新刷新一次,記得使用時別誤觸切換到。
比較需要說明的是「FW/USB」開關,筆者當初以為是用來切換傳輸介面擇一使用,事實上此功能卻是設定「傳輸優先權」。因為產品有USB讀卡機的關係,所以當硬碟採用FireWire800對外傳輸時,仍需要接上USB線讀卡機才能運作,這時候使用者就可以利用這切換開關,選擇硬碟傳輸要跑FireWire或是USB介面。如果使用者只有USB,那麼記得切換到USB才能正常運作。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硬碟運作難免有些小震動,所以利用軟墊加強制震是非常重要,此機共有六組防震止滑墊。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接下來筆者還是手癢,把星盟DeckTank DT2-WBC衣服脫光光來探究一番。可以發現內部結構相當簡單,分為主控制電路、讀卡機與電源供應器三大部分。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主控制晶片為OXFORD半導體的OXUF924DSb(這公司和國外某知名大學同名),這是一顆FireWire800/400、USB2.0轉雙SATA的晶片產品,可支援RAID 0、1,不過原廠把RAID 1拿掉了。右側的Ti德州儀器TSB81BA3D晶片,則是FireWire800線路收發晶片(大部分FireWire800功能都是以控制晶片+線路收發晶片所組成的)。中間則是一顆4MB的快閃記憶體。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讀卡機為模組化設計,使用Alcor Micro的AU6375控制晶片,號稱可支援150X高速記憶卡,包含CF3.0、SD2.0等規格,內部傳輸介面為USB2.0。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電源供應器採內建式設計,所以沒有佔空間的外接變壓器,可以看到用料相當不錯,均採用日系電容。

傳輸測試
先前筆者提到,由於FireWire800市場並不普及,加上手邊臨時生不出iMac,所以就跟友人借了一片FireWire800擴充卡來進行傳輸測試(採用德州儀器的晶片組+PCI-E X1介面,在此感謝方大支援)。由於只安裝單顆硬碟機,所以無建構RAID 0模式,測試結果如下:

■ FireWire800傳輸模式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HD Tach測試結果,平均讀取速率為42.8MB/s,最高速率可衝到44.6MB/s,表現還不賴喔!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SiSoftware Sandra Lite XII SP2c測試結果,傳輸率為40.62MB/s,比HD Tach測試結果略低一點。

■ USB2.0傳輸模式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換成USB2.0後,平均讀取速率降低為34.3MB/s,最高為35.1MB/s,比FireWire800掉了約5MB/s。

iMac最美搭擋~星盟DeckTank DT2-WBC硬碟外接盒
SiSoftware Sandra Lite XII SP2c也一樣,測試結果傳輸率為31.55MB/s,看來FireWire800的傳輸品質比USB2.0好一些。

試用心得分享
整體而言,雖然Stardom DeckTank DT2-WBC也可以買來配合一般PC使用,不過以產品的造型與FireWire800的功能來看,還是比較適合iMac族群,畢竟iMac比較能夠發揮應有的效能。當然要跟筆者一樣找張FireWire800擴充卡也行,只是這種擴充卡索價一張小朋友逃不了,而且要專屬的傳輸線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還好星盟有想到這點,隨機有附一條給使用者)。
如果是新iMac的用者,記得FireWire800和USB2.0都給它接上去,並切換為FireWire傳輸優先,這樣才能獲得最好的效能。另外讀卡機是個不錯的設計,畢竟iMac都沒有內建讀卡機功能,外接又不甚美觀。可惜此機把本來有機會支援的RAID 1功能拿掉無法使用,有此需求的讀者,可能就要多加考慮考慮。
忘記說了!這台產品建議售價6400元,另有USB無RAID版的DT2-2S-B2,建議售價為3490元,詳細規格差異請參考原廠網站http://www.savemore.com.tw
2008-07-31 10:05 發佈
看到眼睛都亮起來了
可惜沒有支援raid 1
實在是有點怕呀
piggylin wrote:
先前筆者提到,由於FireWire800市場並不普及,加上手邊臨時生不出iMac,所以就跟友人借了一片FireWire800擴充卡來進行傳輸測試(採用德州儀器的晶片組+PCI-E X1介面,在此感謝方大支援)。由於只安裝單顆硬碟機,所以無建構RAID 0模式,測試結果如下:
■ FireWire800傳輸模式
HD Tach測試結果,平均讀取速率為42.8MB/s,最高速率可衝到44.6MB/s,表現還不賴喔!
SiSoftware Sandra Lite XII SP2c測試結果,傳輸率為40.62MB/s,比HD Tach測試結果略低一點。


上面測試跑的不是 Firewire 800
應該是 Firewire 400 的速度 (Firewire 400 就已經比 USB 2.0 快了)

Firewire 800 可以跑到讀取 78MB/s, 寫入60MB/s

Windows Vista 並不支援 Firewire 800 (Windows XP 支援)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magnetix wrote:
可惜沒有支援raid 1


這真的是致命傷呀

如果沒有 Raid 1 接個 Raid 0 根本就是搞笑
乾脆兩顆分開儲存 JBOD 還比較安全
完全不知道原廠在想啥
莫非又想出一款 raid 1 來騙錢

我覺得這個硬碟外接盒對 iMac 而言實在是太完美了
內建變壓器,Firewire 800,扁長外型,抽取式設計

為什麼沒有 Raid 1 呢...T_T
如果有支援eSATA才算完美

透過eSATA連接到主機板~ 要架構 RAID-1就會很容易


硬體規格還有進步空間

創意則是滿分
這台在當初所設定的使用者應該就是iMac族群吧...(看外型就知道..)
它又有FireWire800傳輸介面,應該又是針對更高階的user吧?!

而這類的族群,在使用上應該也鮮少使用到RAID 1的功能
大多是大容量儲存和特別在意產品外觀設計是否與mac形象有搭配

再加上本身mac的電腦,鮮少有card reader和usb port的裝置
所以除了有iMac形象外觀設計外,又加了別的外接盒所沒有的card reader功能
usb port的裝置
除了創意滿分外,也可以讓使用者在空間擺放上,有更多元化更大空間可規劃.....
mafio11 wrote:
它又有FireWire800傳輸介面,應該又是針對更高階的user吧?!

而這類的族群,在使用上應該也鮮少使用到RAID 1的功能


怎可能...

目前 Mac 線上有 Firewire 800 的機種也才兩款
iMac 24" 跟 Mac Pro

用 Mac Pro 的人不可能不接 Raid 1
大都有外接硬碟備份好幾份的習慣
甚至還滿多人直接買 Apple 原廠的 Raid 卡來接

iMac 24" 基本上也不是每個人都買的起便宜的機種
買來剪接 DV 影像跟音樂的也是大有人在

還是不明白不支援 Raid 1 的理由何在...
別忘了 Macbook Pro 也有 Fire wire 800 插槽 在右手邊
要注意, 這個不能支援大於2TB的容量, 所以用最新的1.5TB硬碟做RAID0就掛了,]
更何況1.5TB硬碟在國外已經開始賣了, 新的東西總不能買了, 2年後不能擴充硬碟
現在台灣還沒進1.5TB的硬碟吧?
到時候進了之後,再做測試,或許也有可能可以支援1.5TB,或許也是有可能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