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買了顆SEAGATE EXPANSION 12TB的外接硬碟(裡頭的硬碟是EXOS),準備來備份PC上的相片。接的是PC上的USB 3.0接口,但在COPY時,發現速度會忽快忽慢,有時會直接掉到0 kb/s,快時也會到7X MB/s。請問這會是什麼原因呢?
主因應該還是你電腦的硬碟速度慢吧!實際的傳輸情況是 電腦的硬碟"讀取"資料再透過USB3.0"傳輸"到外接硬碟"寫入"吧!問題就出在 電腦的硬碟"讀取" 這段硬碟內的資料實際是亂放的並不是你想像的同一個資料夾都放在一起所以要不斷的"搜尋"這些資料在那裏傳統機械式硬碟(HDD)的"讀取頭"只有一個 所以讀取頭就要不斷的"找"這些資料當小檔案多又分散 你就可以聽到讀取頭瘋狂轉動的聲音 當然就會比較慢(PS:當磁區老化時 讀取所花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 也就是為什麼電腦會越來越慢的原因)固態硬碟(SSD)由於沒有"讀取頭"所以沒有這問題讀小檔案的時候比傳統機械式硬碟(HDD)快20倍以上
硬碟有兩個速度指標1.連續存取2.IOPS前者是一秒最大讀寫頻寬 就是一般拷貝時說的速度後者是一秒隨機最大存取檔案數量 就是一秒可以找到的檔案數量樓主的外接HD「連續讀寫200MB/sIOPS大約是90~100次」1.應該很容易理解 就是大檔案連續拷貝時 會有硬碟的高速2.的話 簡單講用你硬碟來說的話 他就是在那一秒內找到100個檔案所以看硬碟找到的檔案大小 就是那一秒的速度2-1.如果找到的100個檔案是1K 就是100K/s2-2.如果找到的100個檔案是4K 就是400K/s2-3.如果找到的100個檔案是2MB 那就是200MB/s2-4.如果找到的100個檔案是4MB 那就是400MB/s但是硬碟速度只有200MB/s 所以400MB需要會是兩秒IOPS=100/2=每秒50檔案2-4.其實只有50IOPS3.IOPS還會被檔案破碎拖慢當檔案內容不是連續檔案 而是不連續的破碎檔案磁頭要再去找出下一段破碎內容用2-1.解釋2-1.如果找到的100個檔案是1K 外加每個檔案都破碎一次等於硬碟要花一秒找出100個檔案 與花一秒找出100個破碎下半段 共花費兩秒原先100k/s的速度變成要花兩秒 = 100k/s / 2秒 = 50k/s (更慢)-----------SATA SSD「連續傳輸 540MB/sIOPS 8萬」PCIE SSD「連續傳輸 3600MB/sIOPS 50萬」-----------也有比硬碟更慘的儲存裝置以前的低速SD卡「連續傳輸 讀10MB/s 寫3MB/sIOPS 1~3」我只是拷貝1000張相片到SD卡 為什麼系統跟我說要16分鐘...............1000張 / 1次或3次 = 5.5到16.5分鐘(這還算快 這是理想值)大多時候顯示的是好幾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