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外接式硬碟(威剛 HM900 4TB) 變磚頭使用心得 這算荷包災情? && 硬碟檢測分享

我買了威剛的3.5吋外接硬碟(HM900 4TB),使用5個月左右

資料快要裝滿4TB ..天啊 硬碟出現 壞軌!!!!

我是資訊人員有救援資料方案(畢竟送給別人救援資料都是上萬起跳)

所以自行拆出裡面的 WD硬碟 , 接上電腦救援資料 (好險資料救回)

後續...因為是保固期內我將產品送回威剛保固維修

送保固歷程快(20天含假日) 威剛將產品寄還給我後並未維修
(威剛回覆因為...拆開塑膠殼部分,所以產品失去保固資格)

我也到 WD官網輸入硬碟序號,嘗試看看是否能獲得原廠保固 ,
但是WD官方網站查到此序號是賣給經銷商的硬碟 (所以WD不保固)
WD原廠這部份是可以理解的

------------------------------------------------------------------------------------------
之後又重新買了WD原廠硬碟 所以這次我為了要總共的花費是

2,990(重新購買WD原廠保固硬碟) + 壞掉威剛2,859 = NT5,849

**未加上硬碟外接座 約500就有
------------------------------------------------------------------------------------------

此次經驗後 購買3.5吋硬碟 將來我會採取以下方案
1.買原廠裸碟 + 自行另購硬碟外接座 (價格稍貴一些多幾百塊錢 保障更加倍)
2.買原廠裸碟 + 自行另購外接硬碟殼(自行組裝) (價格稍貴一些多幾百塊錢 保障更加倍)
3.找到保固比較乾脆的品牌購買行動硬碟(未知) ,
(網路看別人分享文章說到 購買原廠WD保固內更換不囉說)

原因:
原廠裸碟方便接到任何平台救援資料,救援完成後硬體仍然有保固
硬碟座或硬碟殼也有獨立的保固 (分開保固比較好)

結論:
資料是救回來了 但是也失去保固來來回回噴了快要將近六張小朋友
2020-01-09 14:43 發佈
重要資料還是要備份在固定裝置(如NAS的陣列上)
要不然就是要對外接硬碟不定時做差異備份.
這才是正確的作法.

至於如果真有外接資料的需求..建議1-2TB以內就好.
因為資料無價..外接空間越大..備份都要花時間就越多.
這樣很得不償失,硬碟也沒有保固了。
好險你硬碟就回來了。
下次建議您直接用軟體救援硬碟的資料哦,
檔案救回軟體Bitwar Data Recovery
能就回來還不用拆解硬碟。
再硬碟不拔出硬碟外接盒的情況下 使用救援軟體,我遇到的情況是

外接硬碟盒會閃紅燈停止運作,或許是他晶片韌體有這樣設定吧
elim189 wrote:
這樣很得不償失,硬碟(恕刪)


再硬碟不拔出硬碟外接盒的情況下 使用救援軟體,我遇到的情況是

外接硬碟盒會閃紅燈停止運作,或許是他晶片韌體有這樣設定吧
leonc wrote:
再硬碟不拔出硬碟外接(恕刪)

不用拔出硬碟盒,即使電腦發現硬碟顯示RAW或可使用空間是0個位元組
您都要可以用這個Bitwar Data Recovery軟體掃描到檔案的。

elim189 wrote:
不用拔出硬碟盒,即使(恕刪)


剛剛試了接著硬碟外接盒,用你的方式還是不行欸

不過也很感謝你分享好用工具軟體

我已經把之前救回的資料移到新買的 原廠保固WD裸碟,目前一切良好
我都是買兩顆 USB DISK,備份兩份
而且我的習慣資料不會存到滿 最多存到接近 90%~95% 就不會再使用
FB:harlem.hsu IG:harlemhsu
Harlem_Hsu wrote:
我都是買兩顆 USB...(恕刪)

我沒那麼多錢,這次是逼不得已只好在買一顆。
是有免費軟體可以看到硬碟健康指數,檢測出現硬碟不正常疑慮時,趕緊搬移資料,也是個窮人方案。
當然有錢一次買兩顆最好,我也很想這樣做啊
這都你的作業錯誤啊,這應該可以算常識,身為資訊人員資料是要兩份才對
而不是等掛了再來傳檔,東西還能傳出來是你運氣好
隨身硬碟本來就不能拆,殼拆了八成都不會有保固,更不太需要去看裡面是什麼廠的碟了

才看到第三行,大概就能猜到全部的故事了
整個來看我覺得是你自做聰明,根本無關什麼災情還什麼便宜的最貴...
(這種自做聽明的案字你也不是第一個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