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USB3.1問世後,高達10Gbps的頻寬也讓外接式硬碟的裝置有了改變
想要滿足這樣的頻寬,就得採用SSD才能達到這樣的效能。
而光是採用一顆SSD,似乎也是餵滿不了USB3.1的頻寬
所以大衛肯尼(Cyberslim)在這個時期,也推出了可支援RAID0的外接盒
使用M.2規格的SSD,讓整個外接盒的體積能夠做得更精緻。

這個系列的外接盒,大衛肯尼(Cyberslim)總共推出了兩款
一款為單顆M.2 SSD的外接盒,另一款則是支援RAID0的外接盒。
而型號的命名也非常簡單好記,單顆SSD的就命名為M2,雙顆SSD的則命名為M2R。

底下先來看看單顆硬碟M2的外觀介紹

外盒的部分,正面可以直接看到外接盒外型與型號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外盒的背面有非常清楚的描述,材質採用鋁鎂合金
支援的M.2規格有2242、2260及2280這三款規格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打開外盒後,外接盒還有使用絨布套保護住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配件的部分非常齊全,包含螺絲起子原廠也是附上比較好的起子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線材的部分也是相當齊全,連TYPE-A轉TYPE-C的接頭都有附上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而外接盒上的螺絲都是使用星型螺帽,所以內附的工具就是星型的螺絲起子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拆開背蓋後,就可看到安裝M.2 SSD的插槽,三種規格的M.2都有預留鎖孔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這邊我採用的是最短的2242 M.2 SSD,創見MTS400 256G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外殼的部分採用CNC切割,細膩度非常得好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螺絲的部分,原廠也多提供了一些,非常貼心的做法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腳墊的部分也多提供了兩個,讓使用者在更換SSD後,還有全新的腳墊可做更換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看完單顆M2的介紹後,接著來看看雙顆的M2R
M2R在外盒上與M2大致相同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背面的介紹,有特別提到使用WIN10系統搭配USB3.1,傳輸速度最高可到810MB/S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打開外盒後,外接盒與單顆的M2一樣都有使用絨布套套住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配件的部分也相當齊全,也是採用較高級的螺絲起子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線材的部分USB3.1 TYPE-A與TYPE-C的線材都有附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外盒主體,銀色鋁鎂合金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接頭使用USB3.1 TYPE-C介面,正反兩面都可插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背面設計與M2一樣,有四顆螺絲做固定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一樣使用星型螺絲,使用內附的螺絲起子就開拆解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打開背蓋後,兩組M.2插槽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一樣可使用3款規格的M.2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這邊也安裝上最短的2242 M.2 SSD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螺絲的部分一樣也有多給,以備不時之需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外殼的部分,一樣鍛造的非常精緻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腳墊的部分原廠一樣提供了兩組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與WD My Passport Ultra外接盒相比,這款M2R小了一些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厚度的部分也較My Passport Ultra薄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看完這兩款外接盒的外觀,底下就來做個簡單的測試
這邊會使用ASMedia與INTEL USB3.1的晶片來做測試,讓大家比較這兩款USB3.1的效能差異。
作業系統的部分一樣都採用WINDOWS10標準版
SSD的部分就是採用創見TS256GMTS400 256GB

先來看看單顆M2的效能表現,在使用ASMedia晶片測試下
以AS SSD來看,在持續讀取方面表現不太優異,僅來到104.85MB
不過ATTO與CrystalDiskMark的測試下,持續讀取大約在468MB左右,而持續寫入則在310MB左右
但不管是使用AS SSD還是其他兩套測試軟體,可看出在4K的表現上都顯得較弱
這點可說是ASMedia晶片目前最大的弱點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接著我改採用INTEL USB3.1的晶片來做測試
在AS SSD上的表現就較為正常,持續讀寫可到520MB/295MB
而4K-64Thrd與4K QD32的測試下,可看出INTEL USB3.1晶片的優勢
效能可有效的發揮出來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看完單顆的測試後,接著我們就來看雙顆的M2R,測試的項目與單顆相同
使用的硬碟也為創見TS256GMTS400 256GB,但組成RAID0的模式
一樣使用ASMedia與INTEL USB3.1晶片做測試

先來看看ASMedia晶片的表現,在AS SSD的讀取效能上與單顆時差異不大
但寫入的部分速度來到578MB
而其餘兩套測試軟體,讀取的部分最高來到664MB,寫入也有600MB左右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接著將M2R拿至INTEL USB3.1控制晶片的機器上測試
這時AS SSD的讀取效能就可達782MB
而讀取最高可達861MB,寫入也有607MB的效能(ATTO)
讀取的效能與外盒上的標示差異不大,都可突破800MB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USB3.1雖然目前還未像USB3.0這麼普及,但追求更高效能一直都是3C產品的宗旨
大衛肯尼在外接硬碟盒一直都有非常棒的創意
這次這兩款M.2規格的外接盒,在外觀的設計上特別採用鋁鎂合金,加強外殼的強度,也能達到良好散熱的能力。

另外為了縮小體積,也採用了當下最新規格的M.2 SSD來做搭配,讓USER在外出攜帶時,能有較便利的收藏空間。
顏色的設計上,為了配合蘋果電腦,也使用了銀色來做搭配,讓蘋果族帶出去可與筆電一致化
效能上採用了RAID0的概念,大大提升了檔案傳輸的效能,這對於拷貝高畫質影片的朋友,可節省不少時間。
想要擁有有質感又有效能的外接式裝置,這款大衛肯尼(Cyberslim) M2與M2R是不錯的選擇喔!
CyperSlim M2 M2R高質感USB3.1外接盒開箱分享
2016-10-17 16:54 發佈

ChangChingYao wrote:
USB3.1問世後...(恕刪)

ASM的型號是???看圖好像沒有工作在UASP模式
amisrtv wrote:
ASM的型號是??...(恕刪)

肯定是ASM1142
畢竟ASMedia只有出過這型號的USB3.1 Host Controller

從AS SSD判斷的確沒運作在Win10內建的UASPstor,測試數據當然非常差
不過樓主好像沒去查原因就是...否則ASM1142運作在UASP的速度不會這麼難看

glen246 wrote:
肯定是ASM1142...(恕刪)

因該是1351或是1352R吧,感覺不太可能拿1142去做。 不過1352R的韌體好像還有相容bug為解決
我購買了一個寨廠生產的(深圳),經過反覆測試,性能都不佳,應該是Asmedia的Dev端的晶元性能一般,也就是1352R這個晶元的性能不行,現在已經通過淘寶退貨了。。









SSD的硬碟性能沒有任何問題,QD1的情況下,讀寫都能上500MB/s
兩個硬碟的FW也是一樣的,已經更新過了,最新的MU04



我的USB 3.1控制器是1142的,電腦也是比較老的電腦,1351但硬碟跑起來和大家一樣,沒有說因為電腦老所以性能就差一點。


但經過全球各網站尋找使用1352R晶元的產品測試結果來看,並不是1142的問題,而是1352R做RAID0后性能非常的低下,這點在讀取的時候非常的明顯。。



單獨一項的成績,多次測試也就穩定這樣了~~


FireWire800 wrote:
我購買了一個寨廠生...(恕刪)

不曉得是ASM1352R的f/w問題還是ASM1035R與SSD之間的相容性問題

因未看過其它評測結果
ASM1142 + ASM1352R + 2顆夠快的SSD RAID0的CDM Seq正常值在7xxMB/s,最高800MB/s出頭

單一個接口8xxMB/s也是ASM1142的極限了
沒看過ASM1142有900MB以上的速度,可能是PCIe 2.0 x2實際帶寬上限的關係
理論8Gb/s,實際值應該少很多

就像PCIe 2.0 x1 非原生SATA3/USB3.0擴充卡也都是一樣,在怎麼快也頂多接近400MB/s
除非上PCIe 2.0 x2的主控 或 原生U3S6

3.1要再快必須上Intel非原生USB3.1 (指的是那個Thunderbolt 3相容USB3.1的主控)
帶寬有32Gb/s自然沒這問題
ChangChingYao wrote:
USB3.1問世后...(恕刪)




ASM1352R的晶元性能,和微碼設計都有問題,我購買的那個,微碼已經是2016年的了,晶元出了這麼久,微碼也已經2016年3月的,沒有理由微碼還有性能問題,所以我覺得,這個是1352R本身晶元運行能力的問題!!

從我的測試結果,尤其CDM,可以看出,讀取速度很慢,所有的SSD這項最快了,說明RAID0處理后,1352R可能處理數據的能力發生了問題,我們用過其他的RAID控制器,不管級別是多少,讀取性能應該還可以的,雖然可能寫入比較快因為有緩存的原因,但這比一顆SSD更加慢的讀取性能,不能忍,說明晶元能力不夠~~

7xxMB/s的值,就是不正常的,我這個,你可以看見也接近7xxMB/s,我的電腦太老可能有點影響,但PCIe還是2.0的,運行在5GT的情況下。。



你看上圖這個PCIe 2.0的標準,應該能到1GB/s的,已經除去協議開銷,不應該是800MB/s就是極限了,上圖中說採用8/10編碼,那麼有效數據就是80%了,但80%就是1GB/s。使用2個Lanes,就能達到1GB/s的單向數據了。

Asmedia和Asus都測出來超過800MB的性能,使用CDM,要不這對不上啊。。


USB 3.1採用了128/132的新編碼方式,效率上面更高了,在配合UASP的使用,有效傳輸的數據應該更多,協議開銷應該少了很多,當然肯定還是有。
貌似是這樣算的:
10GT*128/132=9.69Gbs
9.69Gbs/8bit=1.21GB
這樣USB 3.1的理論傳輸有效數據量應該在1.2GB/s左右,這樣看PCIe 2.0無論怎麼折騰都帶寬受限了!

看來Asmedia需要更新1142的控制器晶元設計了,要PCIe Gen3 x 2才能夠用啊!!要麼就損失了200MB/s多的帶寬。。



講故事的LaCie曾經說,它的產品能到940MB/s,現在還貼在官網上面呢!!這就不知道是怎麼玩出來的了!



--------------------

其他的測評,美國那邊有SanDisk的一個產品,使用相同的晶元,所有山寨和小工廠都可以有問題,SanDisk是大廠,可以更新asm的微碼,如果SanDisk這個產品性能也上不去,只能說明我們需要等下一代晶元了!






============================
另外,不知道什麼時候有USB3.1到PCIe Gen3的橋晶元出來,這樣估計我們就能用NVMe的盒子了吧
請問是否這支援Pci-e接口的M2.SSD(M-key)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