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把想把家裡沒用的小筆電改成NAS,OS用Ubuntu Server,
現在需要一個外接硬碟盒,把放資料的硬碟都接上小筆電,
我現在遇到一個問題,小筆電只有USB 2.0,
想請問硬碟盒中的硬碟互相傳輸資料,也會走USB 2.0嗎?
還是透過硬碟盒中的晶片就可以避開USB2.0頻寬太小的問題?
雖然放系統的硬碟不太會放什麼檔案,不太會有問題,
但個人都一段時間才整理資料硬碟中的檔案,
會搬來搬去,麻煩知道的專家解惑,感謝。
jj-box wrote:
那如果一定會受到USB 2.0 Port的影響,到底關鍵是什麼?
不然依我門外漢的思考,這樣設計還蠻笨的,...(恕刪)
關鍵在 $$
小小的外接盒沒那個能耐 !
要到較大台的 External Array 才能做這種 data off-load 的事
重點是在電腦上看到多少個硬碟,然後又分了多少個分割區
如果在電腦上看是單一硬碟,而資料又在同一個分割區,以 "移動" 的方式進行,就只需要更改檔案系統的表頭,而不需要實際的搬移資料,這樣幾乎是瞬間完成;但若是 "覆製",或是不同分割區,甚致是不同硬碟代號,那麼資料就得走那 USB 2.0 從外接盒拉回電腦中,再走 USB 2.0 送回外接盒
jj-box wrote:
那如果一定會受到USB 2.0 Port的影響,到底關鍵是什麼?
不然依我門外漢的思考,這樣設計還蠻笨的,
有沒有哪位大大可以提供比較詳細的參考資料,英文的也行,...(恕刪)
你的想法很先進, 在硬碟盒內做資料的複製而不需要將資料透過電腦中介傳輸, 這並不是技術上做不到, 事實上有不少的儲存設備也是利用類似的概念運作.
但這涉及到標準的訂定, 必須把儲存裝置視做一個獨立的儲存空間, 並定義相關的指令去完成這些操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 例如將 windows server 上的一個檔案複製到同一台 server, 傳統的做法為檔案經過 PC 中介再寫回同台 NAS, 這樣浪費了很多時間, 後來新的標準加入了 server-side copy, 這些複製的動作只在 server 內就完成了.
不過我相信你現有的外接磁碟是無法支援這些操作的.
FB: Pctin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