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各大主機板廠都陸續推出可支援USB3.0的新主機板,小弟開始對身邊的老電腦起了異心… 原因: USB2.0外接硬碟常會讀取不到 (迷之音: 阿, 就自己只用一個接頭, 而且還插電腦前方…)
不管啦, 小弟就是要換電腦~~~(地上打滾)
好啦, 其實是小弟日前看到了新出的USB3.0外接硬碟, 手滑敗了一台…但敗了後才發覺, 阿, 我沒有USB3.0的主機板或電腦可以測試, 只好先用老電腦的USB2.0, 感覺不到USB3.0的震撼力

昨天強者我好友從特殊管道借來了一塊, 自己組了一個測試平台, 哈哈哈哈, 小弟終於可以測試了~
鏘~鏘~鏘~~ 今天的主角登場 (迷之音: 終於可以測試小弟買回來的新玩意了)
外觀:
首先這是外盒正面 (創見500GB USB3.0 2.5” 外接硬碟), “Shockproof ”與”SuperSpeed”在發光了


外盒側面標榜的是USB3.0的速度比較, 變色LED(顯示不一樣的傳輸模式), USB3.0傳輸線與隨身袋, 還有外接硬碟盒內部的硬碟懸掛系統 (一層矽膠護墊?).

外盒背面標明了規格以及系統需求 (Mac系統不支援USB3.0, 還好小弟都用窗口系列…). 下面還有特點以及創見外接硬碟系列附的StoreJet elite軟體等資訊.

內容物 (連內盒都這麼鏡面… 華麗風~~)

來個眾星伴月, 左擁右抱~~
(此產品附有外接硬碟本體, USB3.0傳輸線, USB2.0電源線, 隨身袋, 還有一些宣傳手冊等)


外接硬碟本體有琴面烤漆/鏡面的外殼…

背面是霧面防滑設計, 有4個小橡皮腳, 恩, 煞車功力還不錯…(誤)


USB3.0傳輸線 (SS 代表 SuperSpeed)

USB3.0使用藍色來與USB2.0區分. 與USB2.0並排比較, 裡面多了5根pin. 還有, 顏色不一樣…
(迷之音: 白痴… 大家都看到吧…)

咦? 據說 USB3.0 規格的供電有達到最高900mA, 那這個供電插孔是啥?


喔… 原來是因為向下相容USB2.0, 怕供電不足, 所以另加一個供電線, 確保供電充足… 揪甘心A
(USB2.0供電規格最高500mA.)
USB2.0時發橘光

USB3.0時發藍光!

效能:
測試平台:
Asus P7P55D-E Pro + intel Core i5 750 2.67GHz, 4GB DDR3-1333MHz
測試軟體:
CrystalDiskMark2.2 @WinXP SP3:
USB2.0

USB3.0

USB3.0比USB2.0快了2倍多… good!
整體感想及補充:
25D3外型是黑色的小長方盒,看起來比一般2.5”外接盒厚重 (但實際上不會),加上運作時LED發出的藍和橘兩種色光,這種簡單舒服且華麗典雅的設計,應該搭配鋼琴的古典音樂但小弟應該不會在裡面放音樂吧(笑)。
大致上在傳輸速度令人非常滿意,但還是要看所搭配的硬體設備。對我這種野心不高的人來說算很夠了,畢竟只要可以超過30MB/s的傳輸速度,4張小朋友就可以安息了(敬禮+心痛…比一般的同容量USB2.0外接硬碟貴了0.5到1張小朋友左右)。
最後在此向各位賠罪,照片照得不怎麼樣,數據部分也不太會分析,所以提供的資訊可能很少。總之敗了新玩意就來東施效顰一下po開箱文,希望大家別見怪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