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cs wrote:
A、B、C備份原則,是時間、金錢的妥協原則,重點在將資料分隔3地,減少同時遺失資料的風險,至於是哪3地,就隨時間、科技、你的預算做變化,以前雲端太貴,現在則算還行,以後會怎樣,沒人知道,或許一支手機打天下,但其原則是不變的,目前還是有其參考價值,也是我個人喜歡採用的方式之一!
科技在進步
現在光碟已經沒什麼人用了就是一個例子
更早年我還存錄影帶, 現在也還在
年前逛光華找到一家轉數位業者跟我說一小時一百元
我一片錄影帶三倍速就要六小時
現在要聽蛇麼歌, 看什麼影片, 連軟體帳密都搞存在雲端
不是以前雲端太貴, 而是當年ABC私存成本大勝
你既然說現在還行, 就表示你是會去算這個成本的人
時間上, 妥不妥協就不用說了, 看人
金錢上, 當算出來誰勝誰負也是一翻兩瞪眼, 否則串流平台也不會越來越多
雲端也不是沒有缺點, 那就是沒有網路就什麼都沒有
話雖這麼說, 但我個人目前也並不傾向上雲
倒不是因為雲端貴, 主要是因為"網路存取"也要錢, 也要時間
filkluprs wrote:
舊時代的論點? 我不認為
上不上雲與3-2-1備份原則並無衝突
1.上雲也可當作第三份資料
2.雲端也算不同媒體
3.雲端也算廣義異地備份
說舊時代是因為這個理論發表是在2009年
十幾年過去了時空背景已經不同
現在有當時沒有的新科技可以使用
同前述, 我當時也還在天天燒光碟備份
雲端業者的成本就已經包含了3-2-1, 所以可以直接取代
這是我前篇文章主要的論點, 上面的人看懂了你則沒看懂
除非很有錢也很閒
不然把上雲當作第三份資料在正常一般人的邏輯上就不太合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