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ongtlin wrote:直接用sata電源...(恕刪) InuYasha! wrote:硬盘本身的PCB不...(恕刪) 是,我用SATA轉USB線連到筆電,結果還是讀不到,所以我決定送資料救援了,淚
Jason@aa wrote:是,我用SATA轉USB...(恕刪) 不要转,用台式机直接插上去试一下,这种特殊盘你用普通的转接线/盒很可能供电不足本身就认不到,另外还有可能认到型号但是认不到分区,需要修复一下分区表
看你外接硬碟的金手指,應該是標準SATA無誤,只要硬碟沒壞,資料是不會有問題的。以你的工作量,不建議把資料拷貝到筆電來做剪輯,萬一操太兇,筆電硬碟故障,那不是更麻煩,還要重灌系統...!根據你的狀況,可以考慮直接買一個2BAY~5BAY 3.5吋外接硬碟盒,最好還可以單獨控制每一顆硬碟的電源。到時候一顆剪輯工作碟;剪輯的影片從資料碟複製到工作碟。小容量硬碟即可,操壞再買不會花太多錢。一顆原始資料碟,存放原始影片,中等容量,以一般同時最大原始影片為參考。其餘為資料碟則以預算內買最大容量硬碟儲存剪輯完的影片,PS.也要看外接盒能支援最大容量硬碟。如果打算用NAS,原始影片與剪輯完影片可存放於NAS上。原4T硬碟則做剪輯工作碟。WD10T則接到NAS上,做NAS的備份。並建議不要在NAS上剪輯影片,速度慢(因為走網路)而且頻繁大量讀寫NAS硬碟也較易故障。NAS做RAID不是 『備份』,而是為了資料的持續可用性!一般使用者硬碟壞了,若有備份,也須暫停工作取出備份,看是直接替換或是更換硬碟再拷貝過去,都會造成資料的不可持續使用;這對工作可能造成龐大損失。而RAID可以在其容許範圍內的硬碟故障,一樣持續工作,使用者只需更換故障硬碟,並執行修復,在這期間只會感覺速度較慢,但並不影響資料的讀寫!所以NAS若資料龐大,建議外接有RAID功能的外接盒(RAID可合併硬碟容量)做備份。
Jason@aa wrote:是,我用SATA轉USB...(恕刪) 有接變壓器?變壓器先接上USB轉接器,然後先不插電、插USB把轉接器接上HDD,再接上變壓器,摸著硬碟看馬達有沒有轉如果沒轉那就不用做下一個動作了,馬達、或者電路版掛了
InuYasha! wrote:不要转,用台式机直...(恕刪) 好,感謝你panwea wrote:看你外接硬碟的金手...(恕刪) 因為我不是很懂電腦,所以我把你的留言COPY下來了,我再慢慢仔細研究你說的方式,非常感謝你的指導umax wrote:有接變壓器?變壓器...(恕刪) 有接變壓器,我先是沒接變壓器,沒讀到,然後再接變壓器並接上電源,也沒讀到,但手摸硬碟,有感覺到硬碟在轉動,因為沒讀到硬碟,過了幾秒後我怕它空轉太久可能會傷到磁盤,就趕快拔掉了,謝謝你
Jason@aa wrote:InuYasha! ...(恕刪) 直接用sata線接電腦的主機,看bios抓不抓的到,如果不行真的要送救援了!但是費用很貴喔!看你用筆電就沒辦法直接接主機了,確定bios 沒有抓到嗎?
轉接器是否直接插到筆電?若是透過USB HUB連接筆電,建議直接連筆電試看看吧!另外轉接器的硬碟指示燈是否有亮(或閃爍)?有的話,等個10~15秒,讓系統辨識一下轉接器的硬體資訊。PS.硬碟通電中,請勿任意移動硬碟,否則讀寫頭有可能刮到碟片,造成檔案毀損無法讀取。
奇怪…為什麼要轉USB??已經一堆鄉民建議直接接sata線了…USB速度慢,電也不穩定,比較會有抓不到硬碟的問題我的隨插即用用的是SATA排線,一般是要用桌上型電腦才能像我這樣搞…blockquote>Jason@aa wrote:是,我用SATA轉USB...(恕刪)
如果真的資料很重要,就請別自己再亂搞了,直接交給店家處理,希捷在台灣有專門的資料救援中心,可以打電話去問看看。自己亂搞通常都不會變好,反而加深救援難度,如果又用了某些"好心網友"說的救援軟體,每操作一次就是又增加傷害一次,運氣好救回來就算了,運氣不好的話,本來救援只要幾千元暴增到變萬元反而得不償失。更壞的情況是本來能100%救回變成救不回...另外如果是內接硬碟有這張,可以救援免費。這是我當初買納斯狼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