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SSD當行動硬碟真的不好嗎?

行動硬碟只是作為暫存而已
千萬不要以為買了HDD的就可以永久保存
兩年前的時候快閃記憶體很貴
現在價格已經便宜太多
自然是買速度越快的越好
不建議當作備份用的資料碟
今天我公司同事的電腦掛了
SSD讀不到
金士頓的KC2000
用不到一年
幸好我只把它當成系統碟
還有另外裝一顆HDD
把HDD拔掉換到備用機上就可以讓同事先用
SSD再送回去換
快樂很簡單,但要簡單卻很難
現在的SSD硬碟,應該會逐漸地由SATA介面轉為NVMe介面,好處就是取其NVMe的傳輸介面,是直接採用PCIe,所以速度有機會提升到1GB,這遠比SATA的600MB來的還快!

至於,熱累積的問題,就要看你使用得時間長度而定,如果是大量資料、長時間的傳輸,因為速度快,那勢必就會帶來高溫,雖然說多數的外接盒都採用金屬介面散熱,但這對SSD或是控制器的壽命是否有影響?就很難給個答案。

至於傳統硬碟跟SSD碟來比較,我是覺得如果要說損壞率,我相信只要是高處落下,那陣亡的機率一定也挺高的。我曾經有個朋友,存放照片的硬碟掛了,當時的硬碟空間約莫600MB,維修公司開價,1MB=10元,所以它付了6000元,取回約九成的照片資料。我相信SSD的資料損壞,也一定有維修公司可以接受救援,所以兩者相比也差異不大啦!

老實說,如果是要當行動硬碟,我不會買到1TB,拿個250GB就差不多,以現在的傳輸速度來看,倒不如在家放個磁碟陣列,如果當天有資料需要從外地備份,拿這個250GB 回家COPY到磁碟陣列,也花不了多少的時間。要不1TB的資料帶來帶去,可以預期哪天真的掛了,那要救回來所花的心力,可能也是讓人頭大的!

多數人都該是拿行動硬碟備份資料,但我必須說,除非你是單一檔案資料量大,那NVMe的傳輸效能就能夠遠勝於SATA,要是資料夾裡的檔案大大小小一堆,那整體速度其實也快不上哪去! 倒不如買個SATA SSD的隨身碟,況且除非你接的USB Host的介面是USB3.2 Gen2,其擁有1 lane 10Gb的能力,那NVMe才有效用,要是接到5Gb的Gen1介面,那最高速也不過5~6百MB,那還是SATA 介面的SSD就夠了。

至於傳統SATA硬碟呢?如果身邊剛好有淘汰下來的,那我覺得選個好的轉接盒,效能也不會差太多,要是沒有的話,要買SSD行動硬碟前,唯一要考量的就是,SSD硬碟長時間不過電,資料會慢慢地消失損毀喔,也許這也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但如果你是想存放更久的話,就得仔細的評估。
taipoo wrote:
我是看了下面這篇文章(恕刪)


如果要備份為何不nas為主 SSD已搬移為主
不是不好, 只是兩年多前比較貴而已. 現在價格還好.
其實用SSD搭配好的USB或TBT轉SSD盒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電腦本身的接口要夠快.
越高速越熱, 買兩個便宜的散熱鰭片貼轉接盒外殼就可以明顯降溫.

若用HDD外接盒要很小心震動, HDD相對脆弱.
SALTIRE wrote:
傳統轉盤硬碟容量大價(恕刪)


我也是會移動的選ssd
然後傳統硬碟都放家裡
不過要掛在os底下
如果要傳資料就用網路傳
taipoo wrote:
我這次購買的應用,應(恕刪)


太大顆了吧...
行動硬碟不就是要小顆麼?
小顆快速....

行動硬碟還買3.5" 的,帶出去還要外接電源,
感覺是在找自己麻煩....

我自己是用 NVME的外接SSD
速度飛快...真的已經回不去了。
速度快、省電、輕巧、防摔 光這幾個特點。

我是不會買一般的2.5" HDD 當行動硬碟。

給你參考一下我的NVME的外接盒,測速值
一般USB 3.0接口 讀寫基本上都是到頂了480MB/s
若接到Type-C 街口可以達到1000MB/s

這些一般傳統的硬碟是無法比較的
SSD, 最好能加強散熱, 我機殼裡面就死過2個裸體的M2...^^"
後來就買散熱片來貼, 頭好壯壯.
看需求!

SSD 可以當系統碟 (開機快) 不放資料

資料碟 還是用傳統的即可
若因工作需要帶來帶去,就買顆外殼可耐摔耐碰的SSD
taipoo wrote:
我是看了下面這篇文章(恕刪)


我一直當行動碟
比機械盤耐撞擊
沒啥不好的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