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Buffalo HD-LBU3 2TB 節能先鋒USB3.0外接硬碟 真的買到賺到!!【附拆機說明】


yinhell wrote:
看硬碟照片 5V 0...(恕刪)


嗯...
那條USB3.0的線凸出來的地方我也不太懂,
就等會研究的人來說明吧
yinhell wrote:
看硬碟照片 5V 0...(恕刪)

別傻了XD 當然是不行...至於能過LOGO 當然是U1/U2/U3都支援才過的了...所以你不可能買到只支援U3的..
沒有3.5吋 不吃12V 0.5~0.8A的

至於2.5吋能動原因是2.5吋只需要5V 當然3.5寸可用在2.5寸上 但是外接盒不一定有設計可以吃bus power
所以不裝變壓想動2.5吋 那就是原廠有把此功能跳起來給你用..

供電來說 以帳面計算HDD耗電約5W 外接盒晶片耗電約是1W~2W 故整台耗電 不會超過8W

變壓器是一個12V變壓器 然後5V是靠PCB版上降轉的..
這陣子也有在考慮3.5吋的外接硬碟

本來巴比祿的開箱文有點小心動 但如果內裝硬碟不是希捷就可以考慮考慮...

看來還是選擇內接硬碟+USB3.0外接盒好了...

凸出那一塊是USB2沒錯吧?


kaworu.liu wrote:
別傻了XD 當然是不行...至於能過LOGO 當然是U1/U2/U3都支援才過的了...所以你不可能買到只支援U3的..
沒有3.5吋 不吃12V 0.5~0.8A的

至於2.5吋能動原因是2.5吋只需要5V 當然3.5寸可用在2.5寸上 但是外接盒不一定有設計可以吃bus power
所以不裝變壓想動2.5吋 那就是原廠有把此功能跳起來給你用..



不懂
可不可以解說的更詳細?
lovesharepc wrote:
凸出那一塊是USB2...(恕刪)

當然不是這樣分辨XD...相同的頭 同時就是U1/U2/U3
不是U1 一組TX RX U2 U3 各一組 (哪來那麼多腳位定義)


以下是USB 3.0 腳位定義
USB 3 pinout
Pin Color Signal name
('A' connector) Signal name
('B' connector)
1 Red VBUS
2 White D−
3 Green D+
4 Black GND
5 Blue StdA_SSRX− StdA_SSTX−
6 Yellow StdA_SSRX+ StdA_SSTX+
7 Shield GND_DRAIN
8 Purple StdA_SSTX− StdA_SSRX−
9 Orange StdA_SSTX+ StdA_SSRX+
Shell Shell Shield
這台不錯, 個人就收了兩台, 不過我心臟沒那麼大, 不敢拆機。


kaworu.liu wrote:
當然不是這樣分辨XD...(恕刪)


USB 3.0 腳位定義還真的蠻多的,
就不是讀電子的,
所以還真的蠻多看不懂,
真的感謝kaworu.liu分享


kellindil:
不過我心臟沒那麼大, 不敢拆機...(恕刪)


若是鑑賞期過了,
就拆來討論看看呀,
畢竟現在太多大廠外接盒都不介紹裡面放什麼硬碟,
至少自己支持的外接盒,
也能讓大家信任你推薦的是不錯的囉~
就算在鑑賞期內,
找不到有人分享前,
已經先知道裡面是一顆很爛的碟,
那要退換也還來得及對吧!!!
前提如你說的,
心臟果然真的要很大顆,
可是若能分享給大家不要在挑到一顆爛外接盒,
這也算是一個功德囉
至少不要在被黑心的大廠給欺騙啦...
雖然外接盒是塑膠的,
但是它的密合度真的不錯,
若對於不想去換內碟的朋友,
還算是一個蠻好的推薦,
因為它內部還對硬碟加了防震墊
kaworu.liu wrote:
當然不是這樣分辨XD...相同的頭 同時就是U1/U2/U3
不是U1 一組TX RX U2 U3 各一組 (哪來那麼多腳位定義)


以下是USB 3.0 腳位定義
USB 3 pinout
Pin Color Signal name
('A' connector) Signal name
('B' connector)
1 Red VBUS
2 White D−
3 Green D+
4 Black GND
5 Blue StdA_SSRX− StdA_SSTX−
6 Yellow StdA_SSRX+ StdA_SSTX+
7 Shield GND_DRAIN
8 Purple StdA_SSTX− StdA_SSRX−
9 Orange StdA_SSTX+ StdA_SSRX+
Shell Shell Shield


對不起 因為都是我自己猜測
但USB2.0跟USB3.0應該是分開的吧?
USB3.0定義5支腳 規格上不能與2.0通用

我的2.5吋硬碟採用Micro-B USB 3.0
維基百科

USB 2.0 connector on the side of the specification standard micro USB 3.0 connector are aligned pin-minute increase in the standard.
No.1:power (VBUS)
No.2:USB2.0 differential pair (D-)
No.3:USB2.0 differential pair (D+)
No.4:USB OTG ID for identifying lines
No.5:GND
No.6:USB3.0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
No.7:USB3.0 signal transmission line (+)
No.8:GND
No.9:USB3.0 signal receiving line (-)
No.10:USB3.0 signal receiving line (+)

USB2.0 與 USB3.0 接腳是分開的
但USB2.0又不向下支援USB1.0 (我的創見500GB StoreJet 25D3隨身硬碟)

USB3.0 type-B 好像多出來那一小塊才是USB3.0
好有趣的作法,都是再塞入USB3.0的腳

參考過這篇受益良多http://asia.sunix.com.tw/news/sunix-newacs-85.html


奈力特 戰神 2.5吋 500GB USB3.0 SATA 行動硬碟
這台接頭卻相當不一樣
是A-type 對 A-type
這台的設計官方說能支援USB1.0 相當有趣阿
lovesharepc wrote:
對不起 因為都是我自...(恕刪)


是的 你說的沒錯 我講的方式讓您誤會了~非常抱歉

接腳是這樣定義 我的意思是說..頭一定會向下相容... 而測試WHQL時候 一定也是全部都要測試...除非他沒有測試WHQL 不然基本是全部都要通過認證 (在WHQL測試項目就有切換速度的測試)
除了WHQL之外 還需要拿到USB-IF的認證
DTM 1.5必定支援測試的是以下三種 最新的是DTM1.6

USB 2.0 高速
Hi-Speed 480Mbps 約60MB/S(60,000KB/S)
USB 1.1 全速
Full Speed 12Mbps 約1.5MB/S(1,500KB/S)
USB 1.0 低速
Low Speed 1.5Mbps 187.5KB/S(192000Bytes/S)

基本上能動USB 3.0 而其他不會動 這代表這IC在設計時候失敗了..不可能在市面上出現


而接腳不是全部都是分開 而是一般USB2.0向下相容的一組 3.0一組 而不是全部的TX/RX皆分開

而接頭當然是沒有向上相容的...向來只有向下相容...所以A-TYPE的會做成上下兩個接腳 (原來4P跟新增5P)
====================節錄====================


USB介面之所以被廣泛推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向下相容性,,最新的USB3.0也承襲了這項優勢,USB3.0接口可以相容於舊式USB2.0與USB1.1裝置,使用者可以將既有的USB裝置安插在最新的 USB3.0接口,如此可以大幅加速USB3.0的普及性,此外USB3.0傳輸線增加一組差分信號線,並由原先的四根PIN增加為九根,電源輸出也從5V/500mA增加到5V/900mA,讓現行90%以上的的USB設備可以不再接額外的電源順利使用,再加上高達5G的傳輸速度使得USB3.0介面如虎添翼
=======================================================


而USB新的接腳其實都是新增腳位 並沒有改變原來USB2.0腳位

依照spec.規範bus power就是提供5V 而3.5吋需要的12V是變壓器提供 而額外需要的5V是靠IC轉出來的
歹勢! 想請問一下這外接盒的殼上有電源的按鍵嗎? 可以提供開關嗎?

或是那種一接上電源不用開關就亮了~?

(我好想找有開關的啊!)

謝謝~@@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