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USB 3.0傳輸速度快, 還是 E-SATA快?


Day_night wrote:
兩個月前還很高興的一...(恕刪)


原來不是只有我遇到~我一直以為是我的USB3.0擴充卡有問題,換到第二張不同牌子的用也還是覺得很不穩
把USB3.0外接盒的變壓器換掉...
往往都是這裡出問題...
沒什麼差,HDD硬碟速率基本不超200m,USB3.0完全OK啦。當然要看轉接板上面的晶片好不好咯。
很奇怪我以前單碟1TB 7200不如現在單碟5700,科技又進步了?
kaworu.liu wrote:
理論上 看起來U3會快 實際上 E-SATA比較快 因為你裝HDD 還要透過bridge 會卡在這

其實這篇是兩年多的舊帖了,這個回答也是兩年多前的
話說兩年多前我也會毫不猶豫的認為這個是標準答案!

但隨著科技進步,過了兩年後有如下的產品:
USB3.0外接盒+SSD硬碟跑分分享
幾乎快將USB3.0的理論速度給逼出來了.....
蝦米爸爸 wrote:
其實這篇是兩年多的舊...(恕刪)


其實說實在的 那篇也不是最高速 ...Asmedia 1053E@Windows 8 開UASP有400 / 400 以上..@Windows 7 SP1 也是可以300/280..不過要挑SSD..

不過E-SATA就是SATA 依然也是500+/500+..我自己依然還是用E-SATA..穩的多..
kaworu.liu wrote:
其實說實在的 那篇也不是最高速 ...Asmedia 1053E@Windows 8 開UASP有400 / 400 以上..@Windows 7 SP1 也是可以300/280..不過要挑SSD..

不過E-SATA就是SATA 依然也是500+/500+..我自己依然還是用E-SATA..穩的多..

其實那篇也不用最高速,只要超過 300MB/s 以上就行了。(那篇的最高數字是435.37MB/s)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這牽涉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在討論這問題之前,請先看一下
維基百科對SATA的介紹
eSATA = SATA2 = 3.0Gbps
(請注意此logo下方的"3 Gb/s"字樣)

所以你說的500+/500+(MB/s)是怎麼來的?竟然比eSATA的規格值還高?

其中一個可能性是,製造eSATA外接盒的廠商並不是依照eSATA的規範去做,而是用bypass的方式處理,所以雖然號稱eSATA,但只是讓SATA3硬碟直接和電腦的SATA相連。
那你的電腦,你可能也是直接把主機板上的SATA3直接連接到eSATA外接盒吧?我稍稍看了一下PChome在賣的eSATA擴充卡,標示的速度就是"SATAII 300MB/s(3.0Gbps)",如果你有採用eSATA擴充卡,應該就不會有500+/500+的速度了。

再看一下聯強的技術問答
eSATA 簡介
『目前市面上有些產品的設計雖然標榜的是eSATA規格,但實際上可能是採用內部用SATA連接頭或像是IEEE 1394之類的介面規格,這些產品不符合eSATA 的規範,可能會產生匹配問題或者EMI問題,應該避免使用。』

雖然非正規的使用方式不被建議,例如買所謂的"SATA轉eSATA擋板"(幾十元而已),但卻是一個簡單又不需要多花錢的方法,所以很多人也這麼使用(我以前也這樣用),但它其實不是真正的eSATA。

由於eSATA是SATA2的擴充規格,所以使用eSATA就等於使用SATA2,不需要多一道訊號轉換程序,穩定性比用USB3.0來的好這是無庸置疑的,且USB3.0的相容性問題有時也很令人頭痛的。
蝦米爸爸 wrote:
其實那篇也不用最高速...(恕刪)


去看一下電氣腳位吧.....上面只有七Pin TX RX + 接地而已

E-SATA轉板直接讓你插到SATA6G Port就是=SATA6G

E-SATA唯一罩門就是比較大顆PCB Layout必須預留空間

SATA是沒有在限制線材.只能在某些速度.你拿古董SATA1時代的線 現在接SSD 依然是500MB/Sec

LOGO =/= Spec spec也是每幾年都在修訂的..

聯強這種落後資訊的東西就不用說了..看SPEC最準..

其實錯最大還有一個就是 非E-SATA只能拔插50次 這種錯誤的以訛傳訛..

你自己去拿好一點的線材 沒金屬扣具的 拔插500次也是不會壞的..

好啦簡單來說 你現在買主機板..ASUS的上面放了Asmedia 106X的PCI-E to SATA 6G X2的E-SATA頭

你去接SSD 是不是可以跑400M左右..這樣不就破了E-SATA只有SATA II的問題..

再來比擴充卡好了
highpoint 1220這張卡板跟他的兄弟差別在於..SATA頭跟E-SATA頭...
裡面用的是9130(同9123/9128的系列)..

eSATA最大用處就是..耐拔插..這點是沒錯的..


kaworu.liu wrote:
去看一下電氣腳位吧....(恕刪)

認同K大的說法
eSATA也是有早期1.5Gb/s與新的6Gb/s的Logo



而中文/英文維基上的資訊也有點過時了
反倒是日文版的維基資訊還比較準確


另外像是HighPoint Rocket 622 (Marvell 88SE9128)也是eSATA 6GB/s介面、符合eSATA規範


HighPoint本身也是SATA-IO國際組織的會員
沒必要拿自家的產品砸自己的腳吧?
kaworu.liu wrote:
聯強這種落後資訊的東西就不用說了..看SPEC最準..

呵呵~~~
你這句話我同意,我其實也在想說
http://zh.wikipedia.org/wiki/SATA
這個資料有沒有過時落伍?
但我能找到的資料就是這樣

聯強技術問答所提到的現象:有些廠商拿實際是SATA的東西做成eSATA的介面
你如何確定現在的廠商不會拿實際上是SATA3(6.0Gbps)的東西做成eSATA的介面?

聽起來你似乎知道eSATA最新的SPEC已經改成6.0Gbps
那就請你指點一下這個最新的資訊囉,謝謝!

kaworu.liu wrote:
去看一下電氣腳位吧.....上面只有七Pin TX RX + 接地而已
E-SATA轉板直接讓你插到SATA6G Port就是=SATA6G

其實你講的這個,就跟我提到的bypass作法是一樣的意思吧

由於廠商可以拿SATA3來做eSATA介面的產品
所以市面上有"標示eSATA 6.0Gbps的產品"我也不會感到意外
但重點還是SATA-IO組織到底有沒有正式放出"eSATA 6.0Gbps"這樣的規格?

glen246 wrote:
另外像是HighPoint Rocket 622 (Marvell 88SE9128)也是eSATA 6GB/s介面、符合eSATA規範

感謝你提供的資訊!

但我剛剛看了一下SATA-IO的官方網站中關於eSATA的介紹
http://www.serialata.org/technology/esata.asp
http://www.serialata.org/documents/eSATA_Optimal_Storage_Interface_02_04_09.pdf
可能是維護人員太懶了,裡面的資訊竟然還落後你所提供的資訊
我再爬文看看是不是SATA-IO的官方網站也出包?

但如果你能從SATA-IO的官方網站直接找到eSATA 6.0Gbps的相關文件會更好!
畢竟廠商也可能自己走在前面用SATA3來做eSATA
蝦米爸爸 wrote:
呵呵~~~你這句話我...(恕刪)

我只知道SATA-IO的官方中文網頁還有錯字

STAT..

英文版的正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