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Y DOCK MB663USR 2.5吋硬碟抽取盒拆機分享,質感不錯!

首先來看看產品的一些介紹:



ICYDOCK中銨科技在近幾年來推出了不少外接盒的產品,從一般的USB2.0外接盒,到傳輸速度超快的eSATA外接盒、磁碟陣列外接盒等等,都可以看到ICYDOCK產品的蹤跡。不過在消費者選擇日益增多之後,多介面、方便使用安裝、質感OK的外接盒,也隨著廠商競爭、Cost Down之後,越來越難找到。這一次從中銨科技ICYDOCK取得的這款產品:MB663USR 2.5吋硬碟抽取盒,是一款具備了3.5吋內接盒,加上2.5吋外接抽取盒功能的產品,消費者可以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兼顧速度與便利,其實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接著讓我們往下看吧!



中銨ICYDOCK MB663USR 2.5吋外接盒正面,由一組3.5吋內接盒+2.5吋外接抽取盒構成。



3.5吋內接盒後方特寫,以大4pin+SATA Cable,直接連接到主機板,提供標準SATA 3.0Gbps傳輸速度。



按下右側的按鈕,就可以輕鬆退出2.5吋外接抽取盒。



抽取盒本體有散熱設計,可以減少硬碟運轉時的熱量堆積。






抽取盒後方特寫,當抽取盒取出後,接上USB線材,就可以變身成為2.5吋、可以帶著趴趴走的外接硬碟了。



安裝硬碟時,MB663USR的免工具設計,只要輕輕推一下開關,就可以安裝硬碟。



內部是由一組SATA+USB2.0橋接晶片構成,將兩種最普及的介面合而為一。



細節部份也不錯,電路部份特別加上絕緣設計,防止「相打電」啦!~



內附的說明書、螺絲包、還有2.5吋外接抽取盒專用的皮套,可以提供資料較為周密的保護。



原廠附贈的USB2.0傳輸線材,用料很實在,不偷電路,所以是單路設計,接上之後即可直接供電,不用找「Y」字頭來供電了。

其實,USB2.0的規範裡面,對於電力的定義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在許多外接盒的設計上「能省則省,能偷則偷」的案例,則是非常容易被使用者發現的。不僅是外接盒而已,許多低成本的主機板、筆記型電腦、機殼前置面板等,其USB接孔的設計,在電力上也會有所取捨。所以在消費者端,才會發生像是「插機殼USB2.0前面板抓不到,插在後方插座才抓得到」這種光怪陸離的現象。是故,建議大家在選購外接盒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看線材,也要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設備端,才不會發生相同的事情。

如果真要愛德華說,這款產品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於,消費者除了可以享受USB2.0普及的傳輸便利性之外,同時也可以享受到SATA 3.0Gbps的傳輸速度。怎麼說呢?雖然說USB2.0的傳輸速度其實已經夠快了,不過理論值480Mbps的USB2.0,如果以MB當作單位換算,一般來說傳輸速度大約在30MB/s上下而已(如果想成是3MB的MP3檔案,大概一秒可以傳輸10首...),出門在外,跟朋友傳傳檔案,也算夠用了。不過如果回到家裡,如果還在用每秒30MB的速度傳檔案,那當然是不夠「爽」了。有了SATA內接設計,只要把MB663USR的外接盒插入機器,就可以用SATA 3.0Gbps的速度來傳輸資料,每秒傳輸速度保守估計也可在80~90MB之間徘徊,那也就是3倍於USB2.0介面的速度,聽起來是不是很讚呢?

先寫到這邊,測試的資料後面再補 XD...

2009-11-15 7:33 發佈
請問這款外接傳輸可以用SATA轉eSATA嗎?
如果可以
電源是使用USB2.0傳輸線材嗎?

ZRR wrote:
請問這款外接傳輸可以...(恕刪)


外接可使用eSATA轉SATA,搭配USB電源,我買了一個挺不錯用的,現在都直接帶出門,
回家才塞進PC~傳輸快真的很方便
bear3x3x wrote:
外接可使用eSATA...(恕刪)


請問這款可以使用一般2.5" 7200轉硬碟嗎???
外接會不會有不夠電的問題呀?
以前只用過5400轉的
就常常發生不夠電的問題
1DsIII+24LII+35L+85LII+135L+16-35LII+24-70L+小白兔+580EXII以上.....全都沒有Qrz
饅頭蛋 wrote:
這邊有舊的文章htt...(恕刪)


各有好處吧!如果想利用軟碟機空間的人,到是不錯的選擇,起碼不用怕外接盒滑來滑去,也享也不錯的速度~
不過如果之後有USB3.0的版本,我想也不賴~
就這麼一個心得!!

ICY DOCK 的產品太貴了...
貴囉! 不過現在人講求質感的也很多~也肯多花一點錢!!
昨晚收到貨from PCHOME
貴就算了,連質感、作工,大大po的有太大的美化

2.5"抽取盒開關難開,若不輔以一字起子協助的話,我看就算指甲摳斷了還沒打開
買到機王?

今天同事又po了幾個相關的產品(價格便宜)給我,我想我應該會想退貨了吧

withsr wrote:
昨晚收到貨from ...(恕刪)


應該是第一次吧! 裝入硬碟後應該可以很順利彈出,主要是需要有硬碟來頂彈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