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開箱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

您好,想針對以下問題請教使用過的人提出的使用經驗或建議,希望能獲得相關資訊與說明:

關於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

1.
此款產品在台灣是否能從 Intel 原廠或授權經銷商處購買到?
購買後是否享有保固?若無保固,是否建議其他有保障的購買途徑?
此產品的主要優缺點為何?是否適合用於資料中心或高效能應用環境?
關於 MLC 類型產品的推薦?

2.
如果 Intel DC P3520 已停產或難以取得,是否有其他類似的 MLC SSD 產品推薦?
在考量性價比與穩定性的前提下,是否建議選擇其他品牌或不同架構的 SSD(MLC製程)?

3.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改外接碟建議有?

希望能以客觀透明的方式提供建議,幫助我更有效地做出選擇。如果有其他可信度高的參考資料或網站能進一步查詢,也懇請一併推薦,感謝!
2024-12-15 15:2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ntel 1.2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您好,想針對以下問題...(恕刪)


U.2 SSD一般主機板根本用不了
zxcvbnm2434

大多家用要用 U.2 轉PCIE X4 使用

2024-12-15 16:19
grason00

U2可以轉M2 就能在一般主板使用

2024-12-16 11:05
傻呼呼的阿智 wrote:
此款產品在台灣是否能從 Intel 原廠或授權經銷商處購買到?


西台灣一定買的到

INTEL SSD早就倒了 已由海力士接手
聯強也沒代理INTEL產品

TSOP顆粒 大概就是2000-3000PE

建議直接上 INTEL 5000 系列 超大QLC 30.2TB 壽命大概200PE
寫一圈掉2%健康度

U.2 WD SN640 840 都是大雷 發熱大戶
有實力直接上 E.1S 美光版本 7450 以上產品
可以認同這類企業級產品資料實在難找,要研究很久時間,手上有兩個120GB的S3510,這類產品不追求速度,穩定是唯一賣點,有掉電保護,蠻適合來放大量重要文件。但電子產品就是這樣,炸主控或顆粒一樣完蛋,不過用起來心理很踏實,有就是比別人耐用的錯覺
西台灣應該還剩一點,不過買到礦盤機率極大,要有心裡準備
以下是針對您的問題的詳細回答:

1.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 購買及產品分析

(a) 台灣是否能購買?

可購買途徑:
Intel DC P3520 系列因屬於資料中心級的 SSD,可能已停產,但仍能在二手市場、IT 經銷商或專門販售企業硬體的平台(如 eBay、Newegg 或台灣某些專業硬體經銷商)找到庫存。
授權經銷商:建議查詢 Intel 官方網站的「合作夥伴計畫」找台灣地區的授權經銷商。
平行輸入:部分硬體進口商可能仍有存貨,但保固會較難保證。

(b) 是否享有保固?

若從 Intel 官方經銷商購買,原廠會提供 5 年有限保固(前提是產品尚在保固期內且符合使用條件)。
若購買二手產品或平行輸入,則保固問題需視銷售方提供的條件而定,原廠多數不負責。
建議的購買途徑:優先從官方授權經銷商購買以確保保固,若僅能購買二手,選擇可信的二手商(例如有高評價的 eBay 賣家)並注意交易條件。

(c) 主要優缺點分析

優點:
使用 MLC NAND,可靠性較高,壽命長(寫入壽命達到約 1-3 DWPD,適合高讀寫工作負載)。
支援 U.2 接口,可實現低延遲及高 IOPS,適合資料中心應用。
與 SATA SSD 相比,擁有更高效能(讀取速度約 1,700 MB/s,寫入速度約 1,350 MB/s)。
支援 Intel 的 NVMe 驅動程式,優化性能和穩定性。

缺點:
讀寫速度雖高,但與最新的 NVMe Gen4 SSD 相比,屬於過時產品。
功耗較高:在高負載下功耗可能達 10W。
目前市場供應量有限,購買和維修可能成為問題。

(d) 適用場景
適合:資料中心、高效能運算、虛擬化環境(如 VMware)、資料庫應用(如 OLTP)。
不適合:對效能要求不高的消費級用途,或需最低功耗的場景。

(e) 關於 MLC 類型 SSD 的推薦
Intel DC 系列本身是資料中心市場的主流選擇之一,但隨著 QLC、TLC 技術逐漸成熟,MLC SSD 已逐漸淡出市場。若仍執著於 MLC SSD,可以考慮:

三星 PM1725a 系列:相近的效能和耐用性,支援企業級應用。
Micron 9200 系列:高效能,亦為 MLC 設計。

2. 若 Intel DC P3520 已停產或難以取得,替代方案推薦

(a) 替代產品推薦
三星 PM983 系列(QLC 但優化為資料中心級別):雖非 MLC,但穩定性、性價比佳。
Micron 7300 系列(TLC NAND,較新技術,功耗低):對企業應用友好,提供廣泛容量選擇。
Western Digital Ultrastar DC SN640:專為資料中心應用設計,提供高效能和可靠性。

(b) 是否建議選擇其他品牌或架構?
若考量 性價比與穩定性,可以接受更廣泛的選擇,例如 TLC 或 QLC 架構 SSD,尤其是最新一代的企業級產品在壽命和性能上幾乎不輸過去的 MLC。

建議品牌:
三星(如 PM1733, PM9A3):業界領導者。
Micron(如 9400 系列):良好性價比,耐用性高。
Western Digital:專業資料中心產品。

3. 將 Intel DC P3520 改為外接碟的建議

(a) 是否建議改為外接碟?
由於此產品為 U.2 接口,外接需要額外的轉接設備,並且會限制效能:
轉接卡需求:U.2 轉 USB 或 Thunderbolt 設備,性能會因轉接損失。
效能限制:原本高效能的 U.2 接口在 USB3.2 Gen2 等轉接環境中無法完全發揮效能。

(b) 使用建議
若改為外接碟僅用於備份或存取大文件,可以嘗試以下方案:
購買 U.2 to PCIe 或 USB 外接盒(如 Sintech 或 AIC)。
建議搭配 Thunderbolt 接口的轉接設備,以盡量發揮其速度。

(c) 不建議的情況
如果您追求持續高效能(例如實時處理數據或頻繁寫入),不建議將其用於外接環境,因為其優勢會因轉接方式而大幅降低。

其他建議與查詢資源
Intel 官網:Intel Support 可查詢產品規格及授權經銷商。
硬體論壇:如 PTT Hardware 板、Reddit 的 r/homelab。
企業 SSD 比較網站:ServeTheHome。

希望以上資訊對您有所幫助!若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出。
現在要買MLC的SSD應該只剩下二手
這年頭SSD要找MLC已經不容易了
早就已經TLC QLC化

srwe wrote:
U.2 SSD一般主機板根本用不了


透過轉接就行,U2轉M2
或是U2轉PCIE都可以,不過會降速
U2本身還是走PCIE的


一些非win系統的多媒體box、router內存私有雲、泛NAS情境,

INTEL DC S3710 儘管也算的上人死車不壞

你也搞不清楚這些系統作不作TRIM

還是用25nm MLC比較保險,作為一些過渡存取或是個人重要密碼訊息文件筆記本等

=======================

多台PC、副系統的開機碟,我就只用這相對低廉 INTEL DC S3610 , 主遊戲運行存放 DC P3700 ,

==============

系統碟 當然就是 奧騰 4800X 5800X

========

目前個人尚不會考慮入手也容易的美光、三星、東芝的資料中心存儲方案
您好,關於您對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 的問題,以下是整理的資訊與建議:

1. 關於 Intel DC P3520 1.2TB MLC U.2 SSD:

購買途徑與保固:

此產品在台灣的供應可能有限,主要透過線上拍賣平台如 Yahoo 拍賣、露天拍賣等購買。
比價網
購買時,建議選擇有良好評價的賣家,並確認產品是否享有保固服務。
由於部分產品可能為二手或福利品,保固可能不完整,購買前應詳細詢問賣家。
主要優缺點:

優點:
採用 MLC(多層式儲存單元)技術,提供較高的耐用性和穩定性。
適合資料中心和高效能應用,具備良好的讀寫性能。
缺點:
可能已停產,市場上供應量有限。
價格相對較高,且保固服務可能不完整。
適用性:

此產品設計用於資料中心和高效能應用環境,若能確保產品來源可靠且享有保固,仍可考慮使用。
2. 替代產品建議:

其他 MLC SSD 產品:

若 Intel DC P3520 難以取得,可考慮其他品牌的 MLC SSD,例如三星 PM863a 960GB MLC U.2 SSD 或東芝 HK4R 960GB MLC U.2 SSD。
購買時,應考量產品的性價比、穩定性以及供應商的保固服務。
其他架構的 SSD:

若無法找到合適的 MLC SSD,可考慮 TLC(Triple-Level Cell)或 QLC(Quad-Level Cell)架構的 SSD,但需注意其耐用性可能較低。
在選購時,建議選擇知名品牌的企業級產品,以確保穩定性和可靠性。
3. 外接使用建議:

外接方案:
若計劃將此 SSD 作為外接硬碟使用,需確保有相容的外接盒或轉接卡,並支援 U.2 接口。
此外,需考量散熱問題,確保在高效能運作時不會過熱。
參考資料:

購買資訊可參考比價網站,如 BigGo:
比價網
產品評測與詳細規格可參考技術網站,如 IcILive:
ICILIVE
希望以上資訊能協助您做出最佳選擇。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