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SSD裝快滿的速度剩多少?

現在QLC蠻便宜的;TLC也不貴,想知道裝快滿後的速度剩下多少???
2023-07-05 19:3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SSD 速度
有實測
SSD區分DRAM Cache、SLC Cache
若是SLC Cache的SSD
快滿時的速度會很感人
我記得好像約40-50M/S
in30000 wrote:
想知道裝快滿後的速度剩下多少

顆粒等級是關鍵 某一家的SSD 緩外速度可以達業界楷模
完全不用 擔心裝不滿就跑不到 10MB/s 超級佛心
zxcvbnm2434

全盤SLC+TSOP封裝淘汰片 最低跑100KB的我都有遇過 比正規SATA II SSD還要慢。512GB 588 488 常常在打折的外系廠商

2023-07-06 0:32
in30000
in30000 樓主

這間地雷廠有什麼特徵嗎

2023-07-09 0:24
SSD近滿的時候,只剩下一咪咪空間,就算是再組成SLC模式,頂多就1/4空間(QLC)
可能寫入一些,就開始QLC直寫
而且通常這時候都是極度髒盤(近滿盤)
主控還要處理垃圾回收
速度應該是很感人的
如果要體驗一下,可以去買個最便宜的隨身碟
大概就是那種體驗 XD
林素毅

現在消費類的產品應該沒有一家做QLC直寫...

2023-07-06 12:55
認真回。

扣掉3D XPoint那種貴到不太像消費級的以外。


就我所知追求寫入到滿盤仍不掉速的TLC NVMe SSD,

消費級業界高標大概就兩片。


一、2020年以前的舊版Phoenix主控的Samsung 970 EVO Plus,

可以寫入到滿盤仍維持1500MB/s。


二、同樣是2020年以前上市的舊版WD SN750,

寫入也可到滿盤仍維持1500MB/s不掉速。


雖然兩者的SLC Cache設計方式不太相同,

但基本原理都差不多。

都是靠著優良的主控策略及NAND額外容量的冗餘,

避免主控在SLC Cache用盡後的大量Trim跟Garbage Collection,

加上直寫NAND的技術達成。



跟當前主流就是SLC Cache能開多大給多大,跑分爽度有出來就好。

至於SLC Cache用盡之後就開始全盤Trim跟GC這種方式相比,

這兩片的SSD的策略可謂優秀。


但以現在血流成河的TLC SSD市場來說,

要再見到以這種策略製造的SSD,只能說很難很難了。

畢竟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成本高吶。
Gabriellin

我就用WD750 1TB當主系統碟,空間快用一半了,速度感覺還可以,沒掉健康值。

2023-07-06 13:52
P.Dirac wrote:
認真回。扣掉3D XPoint...(恕刪)


近滿盤的情況下,還要維持高性能
1.盤本身是否有許多的冗餘空間(OP)
2.這種極端狀況下,韌體是否會積極調度這些OP空間
這2個因素影響比較大

像是SN770 1T,本身有約1.1TB的空間=>約100GB的OP空間
在僅剩44.968GB的情況下(約95%占用)
寫滿全盤,主控會積極調度這些OP空間,組成SLC模式


(來源:B站,然天一大佬)

最後的44.968GB,大致上都維持在4000+ MB/s寫入

不過,我覺得這樣有點得不償失
本該用來續命用的預備區塊,卻是拿來跑性能用,損耗備用區塊壽命
(拿命換性能)
比較認同的做法,是直接TLC直寫就好(保命)

過大的SLC模式,甚至全盤模擬
雖然一開始都很爽,體驗好
但是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寫入SLC需要3倍的TLC空間
之後抹掉SLC,再把資料寫回TLC,起碼3倍寫入放大
zxcvbnm2434

直寫就打回原形了 廠商不願意開直寫 部分顆粒直寫只有120mb/s 不到 比較好的有800mb/s 而且開了直寫 壞塊ecc糾不過來時 丟數據會丟失嚴重 一般都是請工坊開

2023-07-09 0:28
昨天傳檔案,電腦端跟外接SSD都是GM7000 2TB,傳輸介面USB3.2 Gen2×2,影片檔1.01TB,全程幾乎維持在1.7~1.8G的傳輸速度。
zxcvbnm2434

看介面不准 要看外接盒的僑控用哪顆 JM576 還是螃蟹9102B

2023-07-08 8:30
另類觀點: 掉價的3C產品正好迎合了庶民科技享樂主義, 對我而言沒有裝快滿掉速這回事: 1T就當500G用, 2T就當1T用, 12支就當6支用.....因為都已在這麼感人的價格前提之下使用, 我只享受飆速的快感, 只要別太熱情, 其它議題就都還好...

~~ M2 SSD 應該是買來飆的 ..... ~~


沒快取後速度真的很慢.....反正千萬不要裝滿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