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組了一隻 intel 12代 i7
採用了 MSI Z690 EDGE WIFI DDR4 的主機板
機殼則使用附送的 MSI Forge 111R (然後上機時玻璃手滑直接炸開)
該機殼能使用額外鎖一個 2.5" 裝置
以及兩個 3.5" 槽或 兩個 2.5" 槽
目前在該主機上面已經有下列兩樣儲存裝置
M2_1 : 三星 980 pro 500GB ,
作為 Windows 11 系統碟
(型號感謝 jaredsam 板友指正)
M2_2 : 金士頓 NV1 1TB
預計作為遊戲碟
M2_3 : 三星 980 1TB
預計作為資料碟
M2_4 以及 SATA III 六個槽全部空置
我的系統建置預想 :
C : 系統 (一個硬碟)
D : 遊戲 (一個硬碟)
E : 資料 (一個硬碟)
其中 E 是比較不能出差錯的部份
在預算有限 (約 3k 上下, 最大浮動到 5k 上下) 的情況下
查找了原價屋的報價系統
我有幾個想法 :
1. 再買一隻 1TB Pcie SSD 做為資料碟
這個方案對於資料的要求比較嚴苛了點
我需要花時間精神對較常用的熱資料拉出並排除不常用的冷資料
以精簡資料量, 而我沒有把握能精簡多少資料量
(因為我尚未開始分類檔案)
有推薦用啥 pcie SSD 嗎? XD
2. 買個 2TB 的 2.5" 5400轉 裝進電腦機箱內
然後把資料倒進去
2.5" 的機械碟會不會比 3.5" 要可靠一點, 就防震來說?
不過我不很傾向這個方案
這代表我機子還是有個機械硬碟
只是從三台減少到剩一台
3. 錢灌上去再買個 3.5" 企業級的 4TB 來接手
對於舊資料來說這是最方便的方法
但一來傷錢, 二來它還是機械硬碟
老問題還是會存在 (老問題下面有詳細說明)
4. 買個 WD 4TB My passport 2019 掛在機箱旁的櫃子上
然後把資料倒進去
經由 USB 3.0 或更快的槽位連在電腦上
並把資料碟往電腦旁邊的書櫃放
5. 1 + 4 兩方案同時實行
那 My pasport 2019 就能當純冷資料碟用了
我較常用的資料丟在 pcie SSD
並隨時能備份去 My Passport 上頭
6. 更好建議 (但我的用途而言基本不需要 NAS, 也沒空間跟預算上 NAS)
各位有什麼看法呢.
---- 我的資料量推算 : ----
遊戲資料量實際不明
但一些 steam 遊戲加上戰艦世界這算算粗估應該 400G 跑不掉 = =
那隻金士頓 NV1 是個 QLC , 應該... 沒問題吧? OAO
資料區未整理總計約 780GB
粗略推估常用資料量可能有 100GB(音樂) + 450GB(圖.影)
其中後面那個 450GB 是有機會再精簡的只是能精簡多少尚且是未知數
---- 立案原由 ----
作為睽違十年新買的電腦
用來取代漸漸有點力不從心的 i5 3550
我是打算給新電腦一個期許
就是盡可能在機內減少使用 "機械硬碟" 的數量
本來想上來問新電腦菜單
但後來我就跟認識的學長兩人討論完了
然後不自覺的把 i5 12500 變成 i7 12700 ...
前陣子用了十年的新巨HU2掛點
之後陸陸續續舊電腦上面的 3.5" 硬碟群
WD 2500HHTZ (系統)
Toshiba 4TB 7200rpm (遊戲 / 主資料碟)
WD 6401 (640GB, 次級備份)
都出現程度不一的損傷, 6401 那隻還直接掛掉 =A=
因為這十年資料量慢慢增加
原本的離線備份碟就只有 1TB 容量, 最近發現快滿了
緊急購置 SMR 規格的 Toshiba 4TB 5400rpm 3.5" 要當做離線備份磚
剛完成全部備份.
喔, 有些資料因為壞軌拉不出來, 還好不是重要的資料區 - -a
那麼, 新機從預想的 i5 12500 跳上 i7 12700 搭高級板
額外爆出近萬花費進而壓縮到真正該買的東西預算下
我打算在新電腦上面做到盡量不要用到機械硬碟
就算用也可以考慮外接放到一旁櫃子上
於是我想到要用以上的方案來解決
至於為啥會有以上方案
因為我的硬碟會有損傷除了家中供電不穩
(所以我有買在線互動式 UPS , 定期更換電池, 並做離線備份)
還有就是因為空間太狹小導致經常踢中腳邊的主機箱這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自覺就會踹到, 所以那堆硬碟有些轉了十年才掛真是強大)
空間太狹小跟供電不穩是雙重硬傷
我的房間是上舖床下面電腦桌椅+書櫃
加上老媽硬要塞一堆食品進我房間號稱冷氣房比較不會把吃的曬壞
我光是上下床都要直接跨過地上那堆生生不息的雜物才能抵達目的地...
所以真的沒空間去想額外的東西.
也許要是省一點錢買 i5 的話硬碟預算就不用卡這麼緊了 (眼神死)
感謝各位看完我的廢話.
那當然是走外接離線才對,甚至要組 RAID才行
但傳輸速度就被限制在USB3了
你把硬碟裝同一機器內,是保留速度,
但就較不能保證安全了
那樣的預算很難有大容量+安全性可言
一定要有所犧牲,看你重視資料安全,還是容量,還是速度了
如果以 3000-5000為預算,
但是要以安全性為考量.犧牲速度
會建議以雙槽 DAS 來規劃.
買個雙槽外接盒,再補兩顆硬碟上去
可以先裝一顆, 未來有預算再補一顆組 RAID增加安全性
如果不想犧牲速度,但是就是犧牲安全性了
那就買兩顆硬碟組 RAID 放機器內
如果是怕振動造成傳統硬碟故障,
那就買雙槽 M.2 磁碟外接盒,
一樣先買一條 M.2 , 未來有預算再補一條組 RAID 增加安全性.
內文搜尋

X